沭水街,也稱沭水村,其實,沭水是一個統稱的地名,現在包括沭水一村,沭水二村,沭水三村,沭水南嶺,沭水西嶺以及十畝地,坐落在沭河南岸,西靠南北通渠青沂大道,據載大道始建於金天會五年(1127年)。
沭水街四面靠山,周遭環水。南有梨山,西有母住山,北有硯台山、筆架山,東有九頭山;北靠沭河,西有鴨子汪,十二蓮汪連成一片,汪內都有水桶粗的噴泉,水花四濺,蓮荷相映,鵝鴨戲水,一派水鄉景象。西南向來水,經南門奔東門流去;東南方來水,徑直奔向東門。兩股水都流經雙龍橋下的沭河水道,自然形成了一圈護村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沭水街或者沭水村
- 行政區類別:村委會
- 所屬地區:沂水縣高橋鎮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區碼:276411
周圍景觀,標誌景點,石獅子,沭水石鼓,雙龍橋,著名人物,傳統技藝,沭水手繡,高橋手繡,
周圍景觀
沭水街村西有古驛站,附近有“官店林”。其中一座大墓內有鐵纜吊著的兩口棺木,墓地兩側有紅、綠兩株芙蓉樹,樹幹一人合抱,花開時節,紅綠相配,霞光映射下,紫氣沖天,一片祥瑞景象。沭水街有四大門,都是大塊青石地基,青磚門洞,門樓檐下掛3個瓮大的宮燈,夜來燈燃,幾十里外都能看到。門樓垛口或牆頂上架著大炮12門。沭水街今存有宋朝、清朝石碑百餘通,僅觀音堂就有幾十通。
標誌景點
石獅子
沭水二村村南有四座石獅,因為沭水是一水地,用四個石獅子鎮水妖,現四個石獅子都在。以前天旱的時候,老人們就拿紅染色,染到石獅子的眼睛上,石獅子眼紅就要下雨,用來求雨。
沭水石鼓
村北官鋪汪處有兩面石鼓。據老人傳說,在元朝時官方在此設一“小四衙”,管理沭水街一方事務,以後此地成了官家的草料場。
雙龍橋
雙龍橋位於沭水三村,馳名大江南北,曾被著成評書《響馬傳》,民間廣為流傳。其中一節說羅成打破龍泉寺,鴨子江搬兵路過雙龍橋,大戰三天三夜等。雙龍橋上原有一塊靈石,上面刻有兩條烏龍,因此得名雙龍橋。傳說通過觀察烏龍表面顏色變化,可以預測天氣。這塊石頭後來被盜走,有人說曾經在杭州博物館裡見到過,不過未曾證實。
雙龍橋東百米處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建牌坊一座。牌坊實為一塊碑,碑分兩塊,高3米。頂部刻有二龍戲珠,微妙逼真;中間有“聖旨”二字;下部書寫“巾幗貽徽”四字,遒勁有力。碑身左邊書:欽命翰林院侍講編修提督山東學政。
著名人物
劉維垣父子
清朝末,劉維垣父子雙雙中舉,在家東人稱老舉人小舉人。其中,小舉人中全國第一百七十一名進士,放安徽省青源縣縣令。劉維垣未進京應考就將其父老舉人旗桿撤去,進京後高中進士,家中豎進士旗桿,褂進士及第篇。縣官到了沭水南嶺以南、沭水以北、龍泉寺以東、西致八里廟子都要下轎,不準鳴鑼開道,步行出沭水街。凡是販賣私鹽的百姓只要踏進以上四處鹽巡就不敢追了。進士之子劉德鏊從小就愛畫十八羅漢圖,他畫的十八羅漢圖爐火純青。父子二人在安徽侯缺十三年窮困無援,安徽省總督大人之也酷愛畫十八羅漢圖,但不懂真諦妙訣。帶重金欲拜劉德鏊為師,劉德鏊不但不收此徒,而且一筆不贈,致其父困守安徽十三年無缺。劉德鏊之子劉玉泰從十幾歲就學著刻制影子戲《西遊記》,為學會刻制影子戲請師訪友變賣十大畝地作費用,費十多年心血完成《西遊記》八十一回的影子戲的製作。他刻的那山山水水、天宮、石府、神將妖兵,雲飄風吹,達到了鮮艷活顯登峰造極之地步。劉玉泰費十年心血完成《西遊記》影子巨作,堪稱一代藝人。但他永不滿足,在藝術上做到精益求精,每逢農閒拿出來上演影子戲《西遊記》讓觀看者評論、提意見進行改進。劉玉泰對影子戲的製作上演成為絕頂高手,遺憾的是不會唱。家東劉治嵐會唱此調。二人合夥一人演,一個人唱成為搭檔。奇的是劉治嵐不識一字,八十一回《西遊記》全部唱下來,此腔調又是哪裡學的真乃奇才一個。
李洪升
劉魁五
家東老秀才劉魁五,字星元。少年時高中秀才,但其父不準再考踏入仕途。劉魁五寫一百個福子摞起來再用刀子裁,這一百個福子不準裁下一線墨跡來,寫絕了,是沭水街文人泰斗。
劉啟法
從清朝到1950年代前,沭水街都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東西兩街商家字號達幾十家。商家們以唱戲來聚集人氣,促銷貨品,也發展繁榮了戲曲文化。
劉啟法在沭水街辦劇團三十七年,任業餘劇團團長三十七年。對沭水劇團的開辦花費了心血,他不但熱愛辦戲耍,自己還有一套拿手絕活竹板戲。他的竹板戲在山東快書的基礎上改編,隨口就來,使聽者聽而不厭,捧腹狂笑。在魯南地區堪稱一絕,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縣召開藝人會議指名讓他參加。
大年過後,正月初五唱到正月十六,此後每逢節令必唱。其中僅沭水街戲班就能演唱京劇60齣。《白蛇傳》《梁祝》《打魚殺家》《美人計》《杜十娘》《監江驛》《鳳還巢》《蘇三起解》《三堂會審》《拾玉鐲》等。呂劇有《小姑賢》《王定寶借當》《牆頭記》等。
《智取威虎山》。
傳統技藝
沭水手繡
沭水手繡是傳統的手工藝品,在沭水集附近的沭水南嶺村,沭水二村廣泛流傳。多年來,當地女紅好的姑娘、媳婦們,在田間地頭小憩時,即掏出針線,縫製一些繡球、荷花、燕子、鯉魚、蜈蚣等傳統小玩具。每逢年節喜慶,拿來饋贈親友。下至幼女,上至老嫗,都能飛針走線。當地孩子是在手繡作品陪伴下長大的。出生時,街坊好友即送來虎頭枕道賀,男孩兒用紅線,女孩兒用綠線。孩子們喜愛的布娃娃,都是自己媽媽、嬸嬸們做的。近年來,婦女們用布頭、彩錢繡制的飾品已走向市場。農家婦女加入到手繡隊伍,手繡品種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
高橋手繡
1991年,高橋鎮從事手繡的婦女達到2000多人。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和十月初八高橋山會,成為手繡工藝品的展銷會。如今,高橋手繡工藝已形成祺榴、龍、鳳、虎、荷包、牡丹、桃、燕子、蝴蝶、羊、兔、花籃、中國結等20大類、180多個品種,年產量達120萬件。全鎮手繡加工戶發展到27個村,從業8000餘人。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及國內部分省市。
2003年3月福州“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命名暨經驗交流大會”上,高橋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手繡)之鄉”。
2007年,高橋手繡被市政府公布為臨沂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