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蓋竹小腔戲

沙縣蓋竹小腔戲

沙縣蓋竹小腔戲,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傳統戲劇,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小腔戲亦稱“江西戲”、漢劇小腔,於清末開始在蓋竹流傳,逐漸替代了蓋竹當地原有的大腔戲。沙縣蓋竹小腔戲音樂曲調以西皮、二黃為主,吸收梆子腔、道士腔和民間小調,用小嗓細音行腔唱戲。表演動作帶有木偶表演的痕跡,不少動作直接來源於生活,細膩逼真。

2015年7月23日,蓋竹小腔戲入選沙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5年10月21日,沙縣蓋竹小腔戲入選三明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縣蓋竹小腔戲
  • 批准時間:2015年10月21日
  • 非遺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保護單位:沙縣富口鎮文化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演出時間,表演特徵,行當角色,伴奏特徵,戲班組成,拜師儀式,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小腔戲亦稱“江西戲”、亂彈、土京戲、漢劇小腔,屬於原始的皮黃腔戲曲,廣泛流傳於閩西三明地區的尤溪、永安、大田、沙縣,以及龍巖地區的龍巖、漳平、上杭、連城等地,因為用小嗓細音行腔,故得名。
據專家考證,小腔戲傳入福建的渠道可能有兩條:一條是由江西毗鄰福建的石城、南豐等地傳入永安,繼而流傳至尤溪、南平等地;另一條是湖南的祁陽戲(祁戲)經贛南客家地區流入連城,再傳至龍巖、漳平等地演變而成。傳入時間大約為清嘉慶年間。小腔戲在南平曾被稱為“南劍戲”,其曲調亦流行於民間鼓吹班。清鹹豐到光緒年間(1851—1908年)是小腔戲興盛時期,其行當角色從“四門九行頭”發展到10個角色,演出範圍從本村擴大到外鄉,又流行到沙縣、永安、大田、明溪等縣。
沙縣蓋竹村從明末開始就有演唱戲曲的傳統。據傳,蓋竹戲班原先是唱大腔戲的,清朝末年,小腔戲傳入蓋竹,遂改為以唱小腔戲為主,兼唱大腔戲,後來純粹演小腔戲。

文化特徵

演出時間

每逢重大節慶、廟會,小腔戲就到村中雲慶庵古戲台,為村民演出,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七月初八、八月十三、十月十八,每逢各路神仙誕辰日,都是小腔戲演出的主要時段,演出範圍也從本村擴大到外鄉。

表演特徵

沙縣蓋竹小腔戲音樂曲調以西皮、二黃為主,吸收梆子腔、道士腔和民間小調,用小嗓細音行腔唱戲,可根據不同劇目的劇情需要,選用不同的唱腔曲調,主要有西皮、流水、下江、金板、倒板等幾種。唱詞以七字和十字齊言句為基本格式。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虛詞襯字。讀音以中州韻為主,雜以方言,謂之“土洋腔”。表演動作帶有木偶表演的痕跡,不少動作直接來源於生活,細膩逼真。

行當角色

沙縣蓋竹小腔戲行當角色主要為正生、小生、老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以及雜行。各行當有各自的科介程式,其口訣云:大花平頭,二花平眉,掛須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臍。

伴奏特徵

沙縣蓋竹小腔戲伴奏樂器為鼓、板、大鑼、小鑼、小鈸、嗩吶、二胡、月琴、京胡;伴奏音樂有大開門、道子、魁星鑼、換道、洗馬鑼、財神鑼、緊過場、緊道、如道、進城、小得勝等。

戲班組成

小腔戲班通常由16人組成,俗稱“16把椅”,戲班成員多為草根演職員,演出時是演員,沒有演出下地乾農活。在農村,能在“三寸板”(戲台)上踏“千層底”(戲鞋)的人,常被鄉民看作文武雙全之“能人”。

拜師儀式

蓋竹小腔戲不僅唱腔上保留了古風古韻,就連拜師儀式也是原汁原味。蓋竹小腔戲培訓班拜師儀式由戲班師傅主持,在本村雲慶庵古戲台舉行,儀式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步,“偷雞”。按傳統,每一個想學戲的弟子,都要“偷”一隻雞,而且要“偷”村里最潑辣的女人養的雞。“被偷者”緘默不語,並不委屈,反而為榮,感覺為村裡的戲班出了力。學戲弟子如果中途放棄,雞的主人就會追著罵他,要么賠雞,一根雞毛賠一隻,要么繼續學戲,才肯罷休。“賠雞”不易,只有繼續學戲。
第二步,喝雞血酒。雞抓來後,由師傅宰殺,將雞血滴進酒碗,擺放在戲神祖師爺田、竇、郭三公的神像前,師傅手持三炷香,默念“和合符”,希望祖師爺保佑新收的弟子團結和睦。禱畢,他端起雞血酒喝一口,弟子們緊隨其後,每人喝一口。
第三步,封台。師傅走到戲台中央,一邊口中默念,一邊持香在空中書寫封台符文,此舉是為了防止各路野神打擾弟子們學戲。
第四步,分發劇本。鄧師傅先將劇本按不同角色一字排開,淋上雞血酒,安排各弟子飾演各自角色,並將對應角色的唱詞,分發到每名徒弟手中。
最後一步,敬茶。師傅和戲班前輩坐在戲台中央,弟子們面向他們三鞠躬,奉上熱茶,師傅們喝了熱茶,拜師禮成。

代表劇目

沙縣蓋竹小腔戲主要傳統劇目有《千里走單騎》《古城會》《轅門斬子》等。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鄧建華 ,1962年4月出生於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沙縣蓋竹小腔戲三明市第二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鄧建華從小跟著戲班邊學戲邊外出演出,隨戲班走遍鄰近村子和三明的碧溪、長溪等地,參演了《鎖陽城》《雙虎山》《天水關》《郭子儀拜壽》等眾多傳統劇目。學成之後常在劇中扮演大花、二花、三花、副生等多行當,並掌握了二胡、嗩吶、笛子等後台所需器樂,成為戲班多面手。此外還得父親秘傳,學會了老戲班在演出前的請神、安神、淨壇、淨台以及演出結束後的謝神、送神等法事科儀。他作為戲班第5代師傅,熱心收徒傳藝,在蓋竹村兩委和富口鎮文化站的協助下,積極推進小腔戲的繼承和發展,促進小腔戲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繁榮。

保護措施

2015年10月21日,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同時公布沙縣富口鎮文化服務中心為“沙縣蓋竹小腔戲”項目保護單位。
2016年,富口鎮蓋竹村小腔戲劇團在蓋竹村慶雲庵免費開班培訓,5名戲曲愛好者現場拜師學藝,為小腔戲藝術傳承注入新生力量。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2015年9月25日,沙縣富口鎮蓋竹村小腔戲劇團在古戲台上唱起古戲,以傳統戲曲喜迎佳節,吸引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前往觀看。
2016年8月9日,蓋竹村當地村民以自己的方式過“七夕”,古戲台前,越劇“十八相送”、當地民俗特色——小腔戲等輪番上演。
2017年4月23日,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20周年系列活動暨悠然三明四季行·沙縣吃貨匯踏青嘗鮮季蓋竹村分會場吸引了400多名自駕遊客前往踏青郊遊。古戲台上具有小腔戲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