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氏刺鮁

沙氏刺鮁

沙氏刺鮁(學名:Acanthocybium solandri)是鯖科、刺鮁屬魚類。體長可達2米,體重40千克以上;一般漁獲體長1.2米左右,體重10-15千克。體很長,呈紡錘形,稍側扁。尾柄細,每側各有一大的隆直嵴,其上下方均有一小的隆起嵴。吻長而尖,成喙狀,其長為眼徑的5倍,下頜比上頜略長。尾鰭略呈半月形,分叉較其他馬鮁為淺。體背藍青色,體下側銀灰色,體側具深藍的橫帶約30條。

沙氏刺鮁為大洋性洄游魚類,游泳迅速。通常不集成大群而成對棲息於近海表層或礁岩附近的開闊海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移動,在溫暖的夏季進入涼爽的水域。以魚類、槍烏賊和烏賊為食。分布範圍廣,三大洋熱帶和亞熱帶各海區及近岸水域都有。中國產於南海、東海、廣東、海南島和台灣沿海;在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海域均可捕獲,以西沙和中沙群島島礁附近海區比較密集。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海域範圍,國家地區,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沙氏刺鮁最初是由居維葉(Cuvier)於1831年對其進行描述並將其命名為Cybium solandri。同年晚些時候,居維葉(Cuvier)將其更改為Acanthocybium solandri。屬名Acanthocybium源自希臘語單詞“akantha (意思是刺)”和“kybion”“-ou” (意思是鮪魚)。

形態特徵

體長可達2米,體重40千克以上;一般漁獲體長1.2米左右,體重10-15千克。剛孵化出的幼魚的體長為2.5毫米。體極為延長,呈紡錘形,稍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成喙狀,其長為眼徑的5倍。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大,端位,略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略具鋸齒緣;齶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缺如。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一背鰭中部急降至體側中部,再幾平直地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ⅩⅩⅢ-ⅩⅩⅦ,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10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分叉較其他馬鮁為淺。體側藍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約30條黑色橫帶。

生活習性

沙氏刺鮁為大洋性洄游魚類,游泳迅速。通常不集成大群而成對棲息於近海表層或礁岩附近的開闊海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移動,在溫暖的夏季進入涼爽的水域。以魚類、槍烏賊和烏賊為食。主要漁場在西沙群島的中建島、盤石嶼、羚羊礁、珊瑚島、金銀島、浪花礁、濱湄灘、湛涵灘、東島等礁盤海域。主要漁汛期為11月至翌年2月。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

分布範圍廣,三大洋熱帶和亞熱帶各海區及近岸水域都有。在大西洋中,從北美海岸到大約西經40°,從大約北緯35°到南緯38°。在北大西洋的卡羅萊納州(美國)和百慕達附近,該魚的豐度是高度季節性的,在溫暖的夏季更為豐富。它分布在墨西哥灣和中美洲西海岸。也出現在地中海和印度洋,從非洲東海岸到斯里蘭卡附近海域。此外,在印度洋至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經度約為西經150°也有分布。中國產於南海、東海、廣東、海南島和台灣沿海;在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海域均可捕獲,以西沙和中沙群島島礁附近海區比較密集。

國家地區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博內爾島、聖尤斯達修斯和薩巴島(聖尤斯特歇斯島、薩巴、博內爾島)、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維德角、喀麥隆、開曼群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賽普勒斯、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斐濟、法國、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肯亞、吉里巴斯、黎巴嫩、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納哥、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多黎各、團圓、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聖馬島(荷蘭部分)、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利南、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美國、萬那杜、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葉門。
沙氏刺鮁
沙氏刺鮁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加勒比海和佛羅里達附近的地點,產卵似乎會持續很長時間。在不同的成熟階段同時出現沙氏刺鮁可能表明某些地區全年都有產卵。在大西洋中部西部,產卵期在5-8月之間,6-7月的活動高峰。每隻產卵的雌性平均產卵量為6000萬。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沙氏刺鮁為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等等。肉近白色,脂肪多,肉味鮮美,除鮮食外,可製成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