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力搏爾式摔跤

沙力搏爾式摔跤

沙力搏爾式摔跤,流行於內蒙古阿拉善、甘肅等蒙古族聚居區的傳統體育運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沙力搏爾式摔跤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模仿公駝相互爭鬥動作特性而命名的,也是是衛拉特蒙古族獨創並保留至今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烏日斯那達慕盛會中體育比賽的主要項目之一。沙力搏爾式摔跤在阿拉善盟各蘇木鎮和新疆、青海、甘肅的部分蒙古族聚居的地區較為盛興。沙力搏爾式摔跤比賽前,跤手遮著蓋頭出場,當裁判員掀開蓋頭時,跤手們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沙力搏爾式摔跤參賽人數必須是2的乘方數,不分體重級別,一跤定勝負。

2008年6月7日,沙力搏爾式摔跤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Ⅵ-2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力搏爾式摔跤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
  • 遺產編號:Ⅵ-22
歷史淵源,運動特色,規則,特點,服飾,傳承保護,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根據世代相傳的“朝力布爾”系法和出土的匈奴時期的文物圖案以及《江格爾英雄傳》記載證明,沙力搏爾式摔跤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沙力搏爾”一詞是褲子的意思。沙力搏爾式摔跤和蒙古搏克、日本相撲、自由式摔跤等好多方面都有共同之處,也有它獨特的地方。沙力搏爾式摔跤技藝中的砍鏟、膝折、抓領等動作,是模仿公駝相互爭鬥動作特性而命名的。
沙力搏爾式摔跤沙力搏爾式摔跤
阿拉善地區冬寒夏熱、風大沙多、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其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要想在這樣的一個惡劣環境中生存的話,生活在這裡的蒙古族牧民具有十分高超的生存技能。數百年來,生活在阿拉善地區的蒙古族牧民不斷與自然環境作鬥爭,馴養牧畜和捕獲野獸,具有高超生活本領。其生產生活基本上都和繩索緊密相連,他們需要用繩子捕獲獵物、捆綁牲畜、攔截牧畜,為其生活帶來便利。牧民逐漸將其演繹發展成為一種娛樂工具,捆綁在自己的腿上和腰上,藉助繩索來做角牴、角力活動,這就是最初的沙力搏爾式摔跤起源,所以也被稱為是“朝力搏克”或者說“韁繩搏克”。
歷史上阿拉善地區曾湧現出搏克夏力賓、毛呼賴等蜚聲國內跤壇的摔跤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阿拉善沙力搏爾式摔跤在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下,經過廣大體育工作者和運動員的挖掘整理,列為旗、盟、自治區那達慕大會和少數民族運動會的比賽和表演項目。

運動特色

規則

比賽前,跤手遮著蓋頭出場,當裁判員掀開蓋頭時,跤手們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
沙力搏爾式摔跤參賽人數必須是2的乘方數,不分體重級別,一跤定勝負。競賽時赤足穿三角短褲從賽場兩角迎面而上,分別抓好對方短褲後開始進攻。
沙力搏爾式摔跤不受場地、服裝的限制,隨地可以進行,平時歇息閒暇,人們自然地圍成一圈,雙方各出一人互搏,依次進行比賽。
在“烏日斯”盛會上經過篩選獲勝的選手,可以得到綿羊等九樣獎品和“神聖摔跤手”的稱號。獲勝者將羊夾在左腋下,把其餘獎品夾在右腋下行禮三次後退場。
沙力搏爾式摔跤表演沙力搏爾式摔跤表演

特點

沙力搏爾摔跤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沙力搏爾式摔跤是最原始的摔跤形式之一,是世界上在沙灘上進行的摔跤項目。
  2. 沙力搏爾式摔跤表現出了和諧、和平的一面,因為它不像其他摔跤搶抓,在雙方抓好固定抓把後方可開始,所以它有較強的觀賞性,對身體無傷害,服飾材料柔軟。
  3. 沙力搏爾式摔跤從出場儀式、運動員服飾、稱號標誌物、裁判服飾都具有獨特特點,包含了更多的文化韻味。

服飾

沙力搏爾摔跤的服飾有短褲、蓋頭。跤服的顏色分為益色和綠色,藍色代表天空,綠色代表草原,蓋頭是紅、黃、藍色的綢緞做的。
沙力搏爾式摔跤表演沙力搏爾式摔跤表演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沙力搏爾式摔跤流傳了上千年,有關它的起源、規則、儀式、技巧、服裝、判罰等內容,代代傳承。隨著遊藝方式的變遷,這一遺產的文化內涵逐漸被忽視,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影響逐漸消失,使得這些民間的文化體育項目難以維繫,加上部分民間藝人後繼無人,該項目瀕臨失傳境況。

傳承人物

那巴特爾,出生於1941年1月,男,蒙古族,內蒙古阿拉善人,摔跤運動員、教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沙力搏爾式摔跤代表性傳承人。
那巴特爾那巴特爾

保護措施

2019年6月,為將沙力搏爾式摔跤傳統體育項目傳承下去,在相關部門及傳承人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阿拉善·中國沙力搏爾摔跤協會、沙力搏爾研究中心、沙力搏爾傳習所專門保護機構。建立了專門的訓練場,常年對本地區摔跤選手進行集訓,面向社會,開展傳習活動,免費為摔跤愛好者提供場地和技術指導。先後多次召開研討會,對68項沙力搏爾摔跤相關課題進行了研討論證,成功舉辦了國際沙力搏爾高峰論壇。先後出版發行了40餘萬字的蒙漢文《沙力搏爾摔跤》專業書籍。建立12個沙力搏爾摔跤傳承基地,使得沙力搏爾式摔跤的普及與推廣走向了常態化道路。阿左旗及時總結各地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少數民族運動會、舉辦了三次國際沙力搏爾“金腰帶爭霸賽”、兩次巴丹吉林國際沙力搏爾大賽、兩次全國“金腰帶爭霸賽”,兩次全國“搏克夏力賓杯”沙力搏爾摔跤大賽及哈薩爾搏克沙力搏爾大賽。建立了阿拉善·中國沙力搏爾網站,大力的宣傳、傳承、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沙力搏爾式摔跤表演沙力搏爾式摔跤表演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5年8月26日,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體育場舉辦了全國首屆“夏利賓杯”沙力搏爾式摔跤大賽。參加比賽的有來自北京、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等五個省區市的128名摔跤手,比賽中他們將進行團體和個人賽的角逐。其中,30名全國健將級摔跤手將進行金腰帶爭霸賽。冠軍得主將會獲得價值三萬元的鑲嵌寶石的純金腰帶。
2012年9月23日,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巴彥浩特賽馬場舉行了第二屆全國沙力搏爾“金腰帶”爭霸賽。來自新疆、青海、甘肅、北京及內蒙古12個盟市旗縣的17支代表隊、26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