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阿魏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四十五。主治脾胃冷熱氣不和,食毒,脾胃中宿積。
基本介紹
- 名稱:沉香阿魏丸
-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沉香、木香各三分,川芎、當歸(銼,焙)、蓬莪術(炮)、陳橘皮(去白,焙)、延胡索、檳榔(銼)、吳茱萸(醋浸一宿,炒)、益智仁、桂(去粗皮)、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草豆蔻(去皮)各半兩,阿魏(瓷器中醋浸一宿,生絹濾去砂,入面煮糊)一兩半。
用法用量
上藥搗羅十五味為細末,用阿魏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每服五七丸,以生薑、橘皮湯送下;血氣,以溫酒醋湯送下。
主治
脾胃冷熱氣不和,食毒,脾胃中宿積。
重要文獻摘要
《實用中醫兒科學》:“關於胃脘痛的治療方法,宋代《聖濟總錄·心痛門》記載了用蓽澄茄丸、沉香阿魏丸及丁香湯等治療胃心痛。”
《醫方類聚》:“體弱之人,谷氣不足,脾胃既虛,冷熱之氣易為傷動。蓋脾胃者,倉廩之官,布化精氣,灌養四旁,其氣虛弱,則食飲或冷或熱,多致不消,使陰陽交爭,冷熱相搏,故令脾胃不和也。治脾胃冷熱氣不和,食毒,脾胃中宿積,用沉香阿魏丸方:沉香、木香備三分,芎勞、當歸(銼,焙)、蓬莪術(炮)、陳橘皮(去白)、焙延胡索、檳榔(銼)、吳茱萸(醋浸一宿,炒)、益智仁、桂(去粗皮)、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乾姜(炮)、草豆蔻(去皮)各半兩,阿魏一兩半。瓷器中醋浸一宿,生絹濾去砂,入面煮糊。右一十六味,搗羅十五味為細末,用阿魏糊控和,杵三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生薑橘皮湯下五七丸;血氣,溫酒醋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