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厝村(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下轄村)

沈厝村(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沈厝村(沈厝),隸屬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位於錢東鎮東部,地處粵東沿海,東臨饒平縣城,西臨錢東鎮區,北靠高堂鎮區,占地面積5.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沈厝村戶籍人口8238人;截至2019年8月,沈厝村家庭戶數1673戶。

沈厝村轄5個村民組。2010年統計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5億。其中,工業產值1.2億,農業產值3000萬,人均純收入5300元。

2012年12月21日,沈厝村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2019年,沈厝村成功入選“2019年啟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40個示範村”名單;2021年9月3日,沈厝村被擬確認為2021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單位;2021年11月,沈厝村被評為第三批“潮州市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厝村
  • 別名:沈厝、沈厝鄉、沈厝大隊、沈厝管理區
  • 行政區劃代碼:445122117202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
  • 地理位置:錢東鎮東部
  • 面積:5.6 km 
  • 政府駐地:饒平縣錢東鎮沈厝辦公樓(朝陽大道248號) 
  • 電話區號:0768
  • 郵政編碼:515726 
  • 氣候條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0.82 萬(截至2021年末) 
  • 著名景點沈厝文化公園尖峰山三樅榕
  • 機場潮汕機場
  • 火車站:饒平站
  • 車牌代碼:粵U
  • 黨組織書記:沈偉濤 
  • 居民小組數:5 
  • 戶數:1673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54445122ME1932695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文化事業,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閩粵古道,潮劇文化,文物古蹟,重大事件,民俗風情,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南宋紹興年間(1130年~1162年),入饒始祖沈鴻岡從詔安白石遷至該地,創尖峰山下之“長富春村”,因該村落主姓為“沈”,後易名“沈厝村”。
1951年,稱沈厝鄉;
1958年,設沈厝大隊;
1983年,稱沈厝鄉;
1986年,設沈厝村委會;
1990年,稱沈厝管理區;
1999年,經饒平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沈厝村委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世紀50年代初,港墘和後巷同屬饒平縣第七區(錢東)沈厝鄉;
1953年,沈厝鄉拆出港墘區域成立港墘鄉;
1956年底,港墘鄉屬饒平縣錢東鄉沈厝村;
1958年,設沈厝大隊;
1963年末,港墘併入沈厝生產大隊;
1999年6月,港墘村從沈厝管理區拆出成自然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8月,沈厝村有居民小組數5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沈厝村位於錢東鎮東部,地處粵東沿海,東臨饒平縣城,西臨錢東鎮區,北靠高堂鎮區,占地面積5.6平方千米,自然資源豐富,物產豐饒。
沈厝村

地形地貌

沈厝村北部及西北部為山地丘陵,東南部為黃岡河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

氣候

沈厝村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溫度22℃,多年平均降水量2341毫米,是廣東沿海多雨地區,平均年日照率44%,平均相對濕度81%。

水文

沈厝村域河流主要有錢東鎮一支渠,從汕汾高速公路北的總乾渠分流,經施厝、上浮山、沈厝、李厝等村東流入黃岡河,並分流出三支渠和四支渠。
1958年以前,黃岡河下游分西溪、豬哥溪、漁櫥溪、大澳溪、東溪和東溪仔共6條支流入海。1958年,因饒平圍海造田,以及整治黃岡河項目,幹流改為東溪獨流出海,其餘五溪均因築堤攔水而流量大減,僅存西溪、豬哥溪還殘存,但均失去入海口。西溪自黃岡虎頭山南始,往南轉西流至錢東李厝村,在沈厝村入青山埭。

人口

截至2019年8月,沈厝村家庭戶數1673戶。

經濟

沈厝村原是個純農地區,現大部分人以生意貿易或打工為生,落戶的外資企業6家,內聯企業4家,民營企業20多家,帶動家庭小作坊。沈厝村制訂了發展經濟的策略:“宜魚則魚、宜蓮則蓮、宜果則果、宜蔬則蔬、宜工則工”的五宜發展格局,建立三高農業種植基地,較先引進的台灣水果番石榴就使30多農戶走上致富道路,靠魚、蝦、蓮、果、蔬致富的農戶不勝枚舉,南美白對蝦養殖是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村當地農民的主要工作和經濟收入來源。外資內聯企業的引進解決了沈厝村富餘勞力的出路。有近2000畝的連片高配置漁蝦池,近千畝連片蓮池。2010年統計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5億。其中,工業產值1.2億,農業產值3000萬,人均純收入5300元。
沈厝村地處錢東南部的青山埭片區,地勢低洼易澇,過去收成一直不大好,是低產田。1996年,沈厝村部分農民引進優質蓮種,將低產田改種蓮藕,大膽的嘗試,蓮藕種植的效益明顯高於種植水稻等其他農作物,於是蓮藕生產發展迅速,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種植戶們通過反覆不斷的摸索和探究,成功引進了優質蓮種“庭藕”,攻克並掌握了雙季蓮藕的栽培方法,第一季是夏蓮,在端午節前後上市,比一般蓮藕早20天;第二季叫秋蓮,在晚稻收割的時候上市,提高單產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每年夏季,成片的蓮田,荷香四溢。青山埭的蓮藕果實色白、節多、莖粗、味甜、口感脆、無污染。出產的蓮藕,主要銷往汕頭、潮州、揭陽等周邊城市的蔬菜市場,部分遠銷外地,有的通過速凍加工,出口瑞士和日本等國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50年09月25日,辦立饒平縣錢東鎮沈厝國小。
1993年06月01日,辦立饒平縣錢東鎮沈厝幼稚園
2018年6月27日,成立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教育促進會。
2017年8月1日,饒平縣國防教育訓練基地建設用地項目,在錢東鎮沈厝村舉行正式交地儀式。項目座落於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村,占地面積約32.197畝。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饒平縣開展國防教育訓練的重要陣地。
2019年10月,饒平縣錢東鎮沈厝國小新建教學樓項目公示啟動,擬建1幢四層教學樓,建築面積1896.92平方米,基底面積509.86平方米,新教學樓高度15.8米,北面退離用地紅線12.08米,東西面分別與已建三層教學樓相接。

醫療衛生

沈厝村設有村內衛生站。

文化事業

2016年2月,沈厝文化公園竣工投入使用。
2017年3月10日,饒平縣婦聯以“綠化饒平•巾幗行動”為主題,聯合縣林業局、縣社保局、錢東鎮幹部民眾等100多人,在錢東鎮沈厝村種植了一片巾幗林。同年12月,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饒平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和縣文化總館等單位協辦的2017“三百工程”文化惠民進基層巡演活動走進錢東鎮沈厝村,為當地民眾奉獻了一場文化藝術大餐。
2019年12月10日,錢東鎮在沈厝村文化公園舉辦廉政文化主題公園落成啟動。

基礎設施

1995年,建成沈厝辦公樓。
2009年,投資60多萬元建設錢東鎮沈厝村龍鳳山公墓,並配套管理處、停車場。
2013年,錢東鎮根據上級部門的批覆同意立項,批准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6200畝,建設地點為大隴、港墘、李厝、錢塘、沈厝、西港、下浮山、峙頭等8個村(居)連片農田,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有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護堤、沈厝村耕路過路涵洞工程最佳化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該項目於2015年1月份通過公開投標並順利開工,投資估算744萬元。
2014年9月初,錢東鎮沈厝村的村民自發籌款修建了三條水泥村道。沈厝村一片區的宮頭南路、二片區的富南路和四片區的荔園路原先交通一直不便,路面坑坑窪窪,爛泥滿地。為減輕村裡的經濟負擔,當地不少村民們自發籌款對這幾條村道進行了修建。三條村道開工鋪設水泥路和排污管道,半個月的時間全面完工,總長約630米,共投入資金60萬元,其中村民自發籌款40多萬,剩餘17萬由村里出資建設。同年11月,錢東鎮擬搶抓冬修水利的良好時機對鎮域內的四條渠段進行清淤,清理支渠段包括:從下浮山排洪閘到沈厝村,長880米,寬3米;西溪段,流經李厝、沈厝、港墘三村,長2200米,寬15米。
2015年7月27日,錢東鎮沈厝村推進專項治水,村內整治各主要池塘和主要溝渠,把髒臭的池塘建成休閒小景觀,變堵塞蒙的溝渠為流水;村外與高校合作建設OAB污水處理系統及人工生態塘,淨化水環境。
沈厝村(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下轄村)
污水處理站
2018年,沈厝村獲上級單位補助27萬元、村委會投入90多萬元,完成沈厝村通往沈氏六一祖墓及鳳山公益公墓寬4米、長1900多米水泥硬底化道路建設。
2019年,沈厝村委會投入資金210多萬元,完成沈厝村中堤路、新溪路(龍欣路)約3000米路基拓寬填高基礎工作。
2020年,沈厝村獲上級單位“四好農村路”項目建設資金約100萬元,用於標準路面寬3.5米水泥硬底化標準基礎;沈厝村委會投入約60萬元,提升到5米路面水路硬底化建設標準;另有企業捐資路基鋼筋及水泥路面增加厚度資金,完成約3000米水泥硬底化道路建設。
2021年6月,沈厝村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啟動。新建1棟公共廁所1、新建4棟公共廁所2、道路工程、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外立面修繕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約176平方米。
沈厝在原來村主幹道全面進行水泥硬底化亮化綠化的同時,向村外道路發展。通過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把違章建築拆下來,村里也拆了很多危房、豬圈、牛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面,在村主幹道和人群密集處設定了平安視頻,由治保會日夜監管,村還組織治安巡邏隊,通過伏擊有效遏制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交通

沈厝村地處粵東沿海,東臨饒平縣城,西臨錢東鎮區,北靠高堂鎮區,南與汫洲鎮接壤。087縣道(老G324線)穿村而過,距三百門深水碼頭11千米、G15瀋海高速錢東出入口6千米、G15瀋海高速饒平(黃岡)收費站7.9千米、距潮汕機場55.8千米、廈深鐵路饒平站6.5千米。

歷史文化

閩粵古道

宋元明清年間(1130年~1912年),由揭陽、潮州通往汾水關的閩粵古道,該線路:樟林(今屬澄海)—錢東大北山畔—林姜寺—錢塘(有宋橋)—小東—水帽(紫雲)—施厝—鋪尾—上浮山(現有中興街)—沈厝—李厝—龍眼城—黃岡—三霞—碧春—碧岡—仙春(一路往汾水關)—橫山—北山—大港所城千戶所(現有古驛站)—柘林古渡口。沈厝村為古驛道之一。

潮劇文化

1949年後,除專業劇團外,農村業餘劇團、文工團、文工組也很活躍,相繼建立,1954年至1958年,饒平縣共有業餘劇團(含文工組)120多個。改革開放後,農村業餘潮劇團重新活躍起來,沈厝業餘劇團相繼成立,經常演出。

文物古蹟

潮州市鄉村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沈厝村文物包括:宋朝非文物建築“沈六一墓”、清代文物建築“沈厝村沈氏大宗祠”、清代沈厝西祠堂、文物建築“鐵嶺衍緒宗祠”。
沈厝村(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下轄村)
沈氏大宗祠
位於村中心的祠堂前大池和村西面的四德堂池,分別是村內面積第一、第二大的池塘,為沈厝村風水寶地。
沈厝村(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下轄村)
村內小景觀-祠堂前大池步道

重大事件

圍海造田
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潮汕開始鬧糧荒,作為沈厝村中的文化人沈英名,見村前海濱有一大片淺灘,可圍成水田耕種,面積約六百畝。經徵得鄉人同意,著手擬出經緯,組織信用合作社,規定凡鄉人皆有投資入股的資格,並將其計畫呈準縣政府立案。民國二十九年(1941年)清明節後的第一個清晨,圍海造田工程動工。每天一千多名民工戰鬥在淺灘上,在多方的協作下,歷時六個月,合盛圍工程於當年中秋節完成,圍田六百餘畝,每年可產稻穀五六千擔。
修復海堤圍
民國三十二年(1944年)9月24日,沈厝村發生的風災。沈厝鄉里所有的圍田都崩決了,無路可行,沈英名巡察見圍中萬畝稻禾淹沒,從東大新、西大洋、南順、南盛、合盛、新圍、新興、新埭仔、三角仔等圍共決口167處,總長六、七百丈寬。當晚,全村父老擠滿一堂開會,商量計策,一致贊成開始修復堤圍。第二天清晨,由沈英名安排項目後,便分頭開始工作。沈英名則向縣政府及地區司令部請準沈厝村購買杉木用於修復崩堤。修復缺口工程,自八月初十日開始,直至越年春耕前完成,全部沙田都可耕種。據統計共費四萬餘工,平均每人各服工十天,完成修復。

民俗風情

紀念沈氏祖公誕辰
每年陰曆七月二十四晚是沈厝村紀念沈氏祖公誕辰的日子,東西兩個祠堂分別唱大戲(潮劇演出),村民家家戶戶都會鹵大鵝,邀請親戚朋友到家裡吃飯,成了村子裡每年必做的習俗。緣由是:當年沈氏祖公被官兵追殺,躲到鵝寮里,因驚動了鵝群暴露行蹤,險些被官兵殺害。所以每到祖公誕辰,全村殺鵝祭祖。

風景名勝

沈厝文化公園
沈厝村投入1300萬元打造沈厝文化公園,結合沈厝傳統歷史文化元素而建,集休閒、娛樂、健身、欣賞於一體,設計理念新穎,人性化程度高。園內配套足球場、籃球場、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早上有村民來這裡健身休閒,每年在桃花盛開時也吸引了周圍鄉鎮民眾來這裡遊玩,網紅直播也來這裡打卡直播。平時傍晚時就有潮劇票友來這裡唱潮劇,還有廣場舞阿姨來這裡跳舞,晚上人山人海。
尖峰山
尖峰山海拔232米,古時候作為沿海船隻的航標,作為認定點。
三樅榕
沈厝村有古樹名木3顆: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村委會南盛複線邊、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村委會三叢榕西側、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村委會三叢松。較為出名的古榕樹為三樅榕(三樅松),樹齡是150年以上。

著名人物

沈英名,字孟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生,饒平縣沈厝村人。廈門大學畢業,黃埔軍校第四分校學生,擔任該校《新軍日報》和汕頭《僑聲報》編輯。抗日戰爭時期在廣東韶關參加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十二期訓練。結業後回鄉組織錢東民眾抗日自衛隊,任隊長,率眾抗日。1950年到香港,後移居台灣,在台北文化大學和中華函授學校任教。對中國古典文學、詞學較有研究,著作有《孟玉詞譜》《詞學論要》《宋詞辨正》《敦煌雲謠集新校訂》《古詩文選釋》《中國文學史話》等。1995年去世。
沈之敬,又名思敬,民國四年(1915年)11月生,饒平縣沈厝村人,上海文治大學文科畢業。抗日戰爭時期,在廣東韶關參加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十二期訓練,曾任汕頭嶺海通訊社社長、中央通訊社抗日戰地記者、廣東省政府參事及新聞處長、廣東國民大學講師、廣東省參議會參議員、中華民國參政會參政員,後選為候補立法委員。民國三十年(1941年)至1949年任廣東省汕頭《大光報》主筆、常務編輯,為出版人之一。1949年移居台灣,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第21期結業後遞增為正式“立法委員”。曾任台灣“立法院僑政委員會召集委員”。1959年任台灣出席聯合國人權會議顧問。
沈炎貴,2016年9月入伍,下士軍銜,現任西部戰區陸軍某部偵察班班長。入伍後多次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比武競賽,被評為優秀義務兵1次、優秀士官1次。2020年7月,參加西部戰區陸軍組織的“陸軍偵察骨幹集訓比武”,沈炎貴在自己完成課目訓練的同時,帶領隊員主動和教練員一起研究訓練方法,因人施教。在最後的集訓比武中,帶領隊員取得了9個團體第一,在140名隊員中取得綜合排名第2的好成績,受到戰區陸軍通報表揚,榮立二等功。

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21日,沈厝村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2019年,沈厝村成功入選“2019年啟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40個示範村”名單。
2021年9月3日,沈厝村被擬確認為2021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單位。
2021年11月,沈厝村被評為第三批“潮州市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