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沂源縣誌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95年9月
- 始修於:1982年10月
簡介,資源,榮譽,縣誌內容,
簡介
沂源縣始建於1944年,歷史上未修過志。新編《沂源縣誌》1982年10月始修,共蒐集文字資料1700萬字、 口碑資料100餘萬字,於1995年9月定稿付印。本志上限1944年(部分內容至清代) ,下限1990年底,部分內容適當下延。全書設: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經濟管理、農業、林業、工業、商業、糧食、交通·郵電、財稅、金融、城鄉建設、黨派群團、政權·政協、政法、軍事、民政、人事·勞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醫藥·衛生、風情習俗、人物等26編。
最早的山東人“沂源猿人”即孕育生長在沂源。元朝至民國時,沂源為沂水、臨朐、蒙陰三縣屬地。1944年建縣後,先後隸屬中共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和沂水專區、臨沂專區、臨沂地區行政公署,1990年1月1日劃歸淄博市。沂源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層巒疊嶂,峰秀谷幽,有山頭2075個,河流1600條。境內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1990年轄6鎮、11鄉,678個行政村、1039個自然村。有漢、回、蒙古、藏、滿、壯、朝鮮族7個民族,計56786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0.44%。
資源
境內礦藏資源較多,有鐵、金、銀、銅、鋅、煤炭、石膏、鋁礬土、鉀長石、石灰石、石英石、方解石等。生物資源豐富,主產小麥、玉米、地瓜。沂源的土特名產黃煙、蘋果、花生、蠶繭久負盛名。家畜、家禽品種繁多,其中沂蒙黑山羊聞名全省。野生動植物有上千個品種,其中沂源全蠍全省產量第一,享譽全國。沂源景色秀麗,歷史悠久。有著名的“沂源猿人”化石遺址、上崖洞舊石器遺址;有中儒林墓葬群和一批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有東安古郡治所和古齊國長城遺址;有荊山寺、棲真觀、神清宮、織女洞、隋唐摩崖造像等古蹟;有山東第四高峰魯山森林風景區及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群。傑出人物有明代吏部尚書杜澤、河南按察使江孔燧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沂源人民有12749人參軍,有1768人為國捐軀。 1990年, 全縣農業總產值16529萬元;糧食總產148254噸,比1978年糧田面積減少13%, 總產量增長7%;果品總產量3.9萬噸,比1978年增長79%。全縣林木覆蓋率由1978年的21%提高到32.3%, 被國家評為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沂源工業起步較晚,1949年, 全縣工業產值僅10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
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2730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2.3%。已形成採掘、電力、機械、建材、化工、玻璃、造紙、紡織、製革、塑膠、服裝、食品等18種行業的工業體系,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1333家。
1953年,全縣第一條公路博沂路建成通車,翌年開通長途電話。
1990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568.8千米,擁有客、貨車2447輛,年客運量105萬人次,貨運量113萬噸。全縣有郵電局、所19處,郵路總長257千米,郵電業務總收入286萬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沂源縣教育事業逐步建立起由幼兒教育到成人教育、普通教育到業餘教育的教育體系。
1990年,縣城建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和文博圖書檔案機構。鄉(鎮)建有廣播放大站、 文化站、電影放映隊等。
1978年至1990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29項,其中有41項為省市級獎。
新編《沂源縣誌》重點突出了沂蒙革命老區特色,在政權政協、黨派群團、民政、軍事等編章重點記述。在《軍事》編中,重點記述了沂源人民抗擊日偽的事跡及解放戰爭中的南麻戰役。自然地理編重點記述了作為沂蒙山腹地的沂源縣的地貌、山崮、河流、自然資源等特點。
《沂源縣誌》在農業、林業等編,詳細記述了沂源縣在新中國成立後,大力開展造林綠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種植果品、花椒、黃煙、藥材等經濟作物的情況。 沂源縣既是革命老區,同時又是貧困山區縣。志書翔實地記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採取綜合措施,對沂源縣進行扶貧開發的事例。
199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6元。 沂源雖然是山區農業縣,但工業也有自己的特色。志書在記述這些內容時,重點表現由“大躍進”時上馬的一批工業企業,在20世紀60年代國家進行經濟政策調整時,實事求是地保留了一批企業,後來這批企業成為全縣的經濟支柱。在工業編中,沂源悠久的採煤業的發展變化情況記述的也較有特色。
榮譽
新編《沂源縣誌》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縣誌內容
【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
鑑古知今銘記歷史愛好和平
——記沂源人民的抗日鬥爭史
沂源縣地處沂蒙革命老區,位於山東省中部,歷代以來兵家必爭之地,1944年5月建縣,抗日戰爭爆發後,沂源人民英勇開展抗日救國鬥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
據省檔案館《沂源縣誌》檔案記載,藤田茂率領日本陸軍五九師團,於1945年5月掃蕩沂源,在文坦、青龍、大泉、歷山等地區,殺死民眾4272人。十餘戶民眾被殺根絕,被打傷者1087人,被抓去的青年不知下落者250名,牽去耕牛兩千多頭,驢子兩千多頭,騾馬93頭,燒毀房子一萬多間。在大泉地區與我魯中二團作戰,我軍被打死80名,民兵2名,打傷我軍32名。
藤田茂所犯罪行不只大掃蕩那么簡單,五九師團竟然實施了細菌戰。藤田茂供稱,1945年5月,在山東沂水西北28公里的石橋“殺害很多中國人民”,“放火,全部燒毀石橋村”。同月“作戰期間,使令防疫給水班使用霍亂菌,實施了細菌戰”。
在攻擊豪山的八路軍時,藤田茂還指使日本“使用了瓦斯彈、瓦斯筒”。“為了預防遭受八路軍所埋設的地雷之害,則稱謂領路,使十幾名人民先行的事實是使令實地趟地雷了”。
東里店位於沂魯山區腹地,是一座經濟比較繁榮的村鎮,1939年初,為國民黨山東省政府臨時駐地。1939年6月,日軍發動了對魯中山區的大“掃蕩”。6月7日上午,日軍飛機7架,朝東里店襲來,接連投下數枚炸彈,東里店東村騰起股股沖天火柱,上千斤重的碾砣,被炸得飛出村外,砸死兩個行人,沿街的商店、飯館等都被炸得牆倒屋塌。接著又遭到第二批8架飛機的轟炸。短短的十幾分鐘,大火燃遍全村,3天3夜未熄,4000多間房舍化為灰燼。6月10日,日軍一架飛機又向東里店投擲了10枚燃燒彈,殘存的房子也被燒毀。日軍前後兩次轟炸,共炸死約300人,其中東里店鎮就有84人喪命。
中國共產黨在沂源境內的活動始於1928年。當時,中共山東省委特派員孫兆彭在沂水一帶發展黨員,建立組織。11月,沂水縣委先後派共產黨員李松舟(李清濰,沂水人,1923年由王盡美、鄧恩銘介紹入團)、黃簡齋(沂水大崮後人,1927年入黨)、劉華亭(劉鐵英,沂水人,1923年入黨)去東里店(現屬沂源縣)國小任教。不久,建立了沂源境內第一個黨支部——東里店國小黨支部。李松舟任書記,黃簡齋任組織委員,劉華亭任宣傳委員。黨支部建立後,積極利用各種形式,向學生和教職工積極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教育。同時,在進步教職工中發展黨員,先後介紹教員蔡銘九、校工翟以溫入黨。
1929年4月下旬,東里店國小黨支部領導師生開展抵制日貨鬥爭。每逢東里店大集,蔡銘九便領著學生到集市上查抄、沒收日貨,並將日貨堆於村口,進行焚燒,廣大農民也自覺拒絕購買日貨,很快形成了一個民眾性的抵制日貨的浪潮。
東里店國小黨支部在發動民眾抵制日貨的同時,還按照縣委部署,開展農民運動。劉鐵英與當地農民劉希泉,經過充分醞釀,成立了農民協會,會員很快發展到七、八百人,從村到區建立健全了領導班子,區農會開辦了農民夜校,培養了一批農民骨幹,領導農會會員與當地土豪劣紳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沂水縣三區、八區的農會會員和廣大貧苦農民、工人、店員、學生以及縣警備隊員駐東里店的士兵3000餘人集會,紀念濟南“五、三”慘案。劉鐵英、劉希泉講了話,號召廣大貧苦農民,愛國志士團結起來,組織起來,與全國人民一道,打倒土豪劣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暴行。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沂源境內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1929年5月12日,沂水縣第一次黨案發生,國民黨沂水縣縣黨部和縣政府大肆逮捕共產黨員,並武裝包圍了東里店國小,李松舟、劉華亭被捕,黃簡齋被通緝,東里店黨支部因遭嚴重破壞而停止活動,農民協會也被迫解散。
1937年7月7日,全國抗日戰爭爆發,以國共兩黨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為反對日本侵略者,我黨派人到沂源境內發展黨組織,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4月,八路軍四支隊派黨員耿迪甫到東里店一帶發展黨員,建立了中共沂水縣第三區委委員會,耿迪甫任書記,這是沂源境內最早的一個區委。7月,蒙陰縣委派馬子成到黃莊黨支部,房聿良任書記;9月,建立了黃莊區委(七區委),馬子成任書記。同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派蒙陰縣委的陳精忠去魯村(原蒙陰縣八區)開闢工作,發展唐建、鄭淑儉(鄭威)入黨,10月,建立直屬省委領導的魯村特支,陳精忠任書記;11月,八路軍四支隊民運部王濤到國民黨省府駐地東里店做統戰工作,發展了楊琳、江波、翟坐標等人入黨,隨後建立東里店黨支部,楊琳任書記;冬,八路軍魯東八支隊在三岔店(原臨朐縣五區)活動,發展房子明等人入黨。年底,沂水縣委派秦昆到悅莊(原沂水八區)一帶,與失掉聯絡的老黨員接上關係,建立了中共沂水縣第八區委員會,秦昆任書記,到1938年底,沂源縣境內已建立4個區委,11個黨支部,黨員發展到130餘人。同時,建立了“獨立營”、“四支隊十二中隊”、“回民連”及“黃莊常備隊”等抗日武裝。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淪陷,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年底,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率省府機關、教導團、海軍陸戰隊退駐魯村、東里店。1939年1月,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採用“防共、限共、溶共”的方針,沈鴻烈也亦步亦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劃分“省會區”,在魯村召開全省軍政聯席會議,推行“寧偽化,不赤化”的反動政策,夥同國民黨新編四師吳化文部、蘇魯戰區游擊第五縱隊秦啟榮部,不斷製造摩擦事件。
1939年6月,日本侵略軍對沂蒙山區進行了首次大“掃蕩”,國民黨省府及所屬部隊潰敗,其縣、區、鄉政權垮台。在此期間,沂源境內的黨組織迅速恢復發展,並遵照山東分局的指示,抓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先後建立了三區、八區、魯村區等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國民黨的縣、區、鄉政權相繼恢復,形成了兩個(敵占區三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在國民黨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期間,吳化文部搶占了八區,破壞了魯村區的黨組織。1940年6月,在黃莊戰鬥中,沈鴻烈竟指揮新四師及海軍陸戰隊與日軍相配合,向八路軍進攻。八路軍一縱和山東縱隊首長徐向前等致電聲討,並堅決予以反擊。從此,在沂源境內,抗日軍反頑反摩擦的鬥爭越來越激烈。同年8月,八路軍一、四支隊在一一五師六八六團一部配合下,組織了一次討吳化文、秦啟榮部的戰役,收復了魯村等地,再次建立了魯村、黃莊兩區抗日民主政府。
1941年至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了最艱難的時期。日軍對沂魯山區多次進行數萬人大“掃蕩”,並實行“總力戰”,先後推行了五次“治安強化運動”。同時,國民黨頑固派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瘋狂製造摩擦,沂源地方大部被“蠶食”。1943年1月,以吳化文投敵為標誌,敵、偽、頑合流,他們聯合製造了“哀鴻遍野,十室九空”的縱橫百里“無人區”。為改變沂源境內的形勢,魯中軍區奉山東軍區之命,發動了第一、二次討伐吳化文的戰役,攻克了大張莊、石橋、東里店等數十處偽軍據點,收復了大片土地,建立了東里、大泉兩區抗日民主政府,改變了我對敵鬥爭的形勢。沂源境內的黨組織積極帶領民眾,配合我軍主力開展武裝鬥爭,博萊縣大隊、魯村區中隊、張黃區中隊、沂水三區區中隊靈活機動打擊敵偽力量,南岩民兵隊、東唐莊民兵隊也多次攻克偽軍據點,創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由於軍民合作,沂源境內的對敵鬥爭形勢有了好轉。
1944年春,抗日戰爭開始局部反攻,我魯中部隊在第一、二次討吳戰役後,又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第三次討吳戰役,向吳化文部發起全面進攻,一舉收復村鎮1000餘個,解放人口30萬,沂源地方大部解放。為鞏固、擴大根據地,加強對原沂水、臨朐、蒙陰三縣邊緣區的領導,魯中區黨委研究並請山東分局批准,決定在這一帶建立新縣治———沂源縣。同年5月,沂源縣委建立,邊一峰任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趙滌塵任宣傳部長,岳洪春任縣委委員,沂源縣有魯中區黨委直接領導。隨後,張格心帶魯中整支工作團到沂源幫助工作,岳洪春任參議長,杜純封、耿篤忱任副參議長,12日,成立沂源縣抗日民主政府,選舉岳洪春為縣長。縣政府下設民政科、文教科、財糧科。並以悅莊為中心建立青龍區,以南麻為中心建立歷山區,以南北安樂為中心建立安樂區,以太平莊為中心建立太平區,以文坦為中心建立文坦區。確定了區委、區政府的人選並任命公布。同年夏,組建沂源縣大隊,岳洪春兼任大隊長,邊一峰兼任政委,邢樂峋任副大隊長,史輝任副政委。
同年7月,以沂源為中心成立魯中區黨委五地委(魯山地委),沂源隸屬五地委。1945年8月,五地委撤銷,沂源縣劃歸魯中二地委領導。
沂源縣委、縣府建立後,積極領導全縣人民開展了減租減息、反奸訴苦和大生產運動,開辦文教,民兵幹部訓練班。並帶領全縣人民民眾反“掃蕩”,開展武裝鬥爭,打擊吳偽殘部。1945年5月,沂源軍民在石橋伏擊了日軍五十四旅團一個大隊及偽軍一部,粉碎了日偽的“掃蕩”。同時,吳化文部也在我軍民長期圍困和強大政治攻勢下撤離,黃莊、魯村一帶解放。
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沂源縣黨組織在八年的抗戰中,得到了鍛鍊和發展,培養了一批革命幹部,建立了地方武裝,也積累了較豐富的鬥爭經驗,為抗戰勝利後還擊國民黨的進攻,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準備了條件。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反動派妄圖獨吞勝利果實,陰謀發動內戰。我黨在爭取國內和平民主的同時,把立足點放在加強自衛戰爭準備上,沂原縣委針對勝利後存在的和平麻痹思想,及時教育廣大幹部民眾,認清蔣介石的反動本質,識破其和談的陰謀,時刻準備回擊反動派的挑戰。並把大批優秀子弟送到自己的部隊,保衛勝利果實。同時,積極貫徹黨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抽調一批幹部,由縣長岳洪春帶隊隨軍支援東北。10月,沂臨邊縣縣長杜善甫調任沂源縣縣長。
1946年2月原縣委書記邊一峰調魯中區黨委,劉延博任沂源縣委書記。為加強領導,沂源縣將安樂區與太平區合併為安平區,此時,全縣轄8個區,96個黨支部,660個黨小組,2833名黨員。
1946年夏,沂源人民按照“五四”指示,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廢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制度,使全縣無地和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解放了生產力,翻身農民保衛勝利果實,努力發展生產,積極支援前線,為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魯南、萊蕪、孟良崮等戰役中,英雄的沂源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線。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魯西南強渡黃河,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月底,國民黨軍隊再次向魯中進犯,7月初侵占沂源。外逃的偽軍政人員、地主、惡霸及其他壞分子,也組成還鄉團,尾隨而來,瘋狂鄉人民反攻倒算,沂源形式急劇惡化,在上級黨的領導下,沂源黨組織領導全縣人民,一是組織軍工烈屬、部分幹部轉移外地區;二是組織在家的黨員、幹部、民眾堅持“縣不離縣,區不離區”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殊死搏鬥,堅持了陣地,保護了民眾利益。
南麻戰役打響,全縣人民積極支援,8月,軍民合作全殲了固守在大泉區松山上還鄉團,沂源全境解放。
1947年,由於敵人的破壞和天災,全縣災荒嚴重。1948年春,為加強生產救災工作的領導,魯中區黨委派出大批幹部來沂源幫助生產救災工作。3月,華東局派主持土改指揮部工作的賀致平任沂源縣委書記,原縣委書記劉延博改任副書記,同時任命魯中區黨委秘書長李建梓任沂源縣縣長,全縣轉入了生產救災。經過一年的努力,生產救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6月,縣委書記賀致平調走,由縣長李建梓主持縣委工作。10月,縣委副書記劉延博再次調任新泰縣委書記。11月,李建梓兼任縣委書記。
1949年2月,縣委書記李建梓調走,劉延博再次調任沂源縣委書記。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召開,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全縣人民積極支前,同時,還抽調百多名地方幹部和工作人員隨軍南下,到新解放區開闢工作。隨後,縣委、縣政府根據上級指示,對全縣幹部進行了調整充實,從農村優秀青年中提拔了一批新幹部。開始了以恢復發展生產為中心的各項建設工作。至9月,全縣8個區和縣直機關建立黨支部359個,黨員發展到6293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沂源和全國一樣,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參考《沂源史志》桑元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