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小米

沁縣小米

沁州黃小米是沁縣三寶之一。從清朝康熙年間進入皇宮成為貢米,歷經300年品質不衰,享譽華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沁縣小米
  • 榮譽:五穀之王
  • 地區:山西
  • 沁縣海拔:1100米
歷史,傳說,特色,營養,

歷史

小米被尊為五穀之王,自神農氏炎帝嘗百穀興稼穡以來,小米就一直陪伴著中華民族走到今天。
山西則是小米的故鄉。早在新石器時器,山西的黍(粟)作農業就發達起來,“晉人以吃粟為大宗”,至今,仍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穀子(未脫皮的小米)性寒喜陽,適宜在地勢高燥,土質偏鹼,氣候溫和,風速較大,溫差明顯的地域生長。晉東南大部地區丘陵起伏,海拔在1100米~1200米,土壤紅白相間,是生長穀子的優勢區域。據《山西小米研究》載,太行山以西、太岳山以東的地區,歷來是山西小米的主產區,也是優質小米生長的地方。
沁縣古稱沁州,地處濁漳河源頭,平均海拔1100米,是上黨北部著名的耕讀之鄉,也是著名的小米之鄉,傳統貢米沁州黃就出產於此。
沁縣三大寶:“雞蛋、瓜子、吳閣老。”這是山西沁縣民間美譽當地三大名產的順口溜。沁縣的雞蛋,個大皮紅,黃少清多,營養價值高;南瓜子則個大仁滿,含油量高,確實稱得上“寶”。“沁州黃”小米在1919年參加印度國際博覽會便飲譽海外,在國內連續被評為一級小米,獲“全國最佳小米”稱號。
沁縣小米生產歷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1萬年前,炎帝神農在這裡開闢了第一塊農業試驗田,當地至今保留著很多生動的傳說。而進入文獻記載的,早在《漢書》中已有清晰表述,“羊頭山世糜谷,沁水所出”,“羊頭山黍以定黃鐘”,縱橫沁縣西境的羊頭山生產的“黑黍”,在漢以後的歷代,都是朝廷修制“度、量、衡”的標準器物。2008年在沁縣段柳村出土的漢墓中,發現2000多年前的穀子,說明穀子是當時普通百姓的主要食物。

傳說

小米“沁州黃”為什麼叫“吳閣老”呢?這裡還有一段傳說。
相傳在明代時,沁州檀山一帶有座古廟,廟裡住著幾位和尚,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飢挨餓,他們看見廟周圍的土地荒蕪,
就開墾出來,種上了糙谷。經過幾年的精心栽培馴化,糙谷發生了神奇的變化。這種穀子,色澤蠟黃,顆粒圓潤,狀如珍珠,晶瑩明亮。煮成飯後鬆軟可口,味道清香,越嚼越香,遂起名為“爬山糙”。
到了清代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吳典,沁州人士,人稱“吳閣老”。在衣錦還鄉時,聽說“爬山糙”品質極佳,狀似金珠,熬稀飯鍋邊不掛米粒,蒸飯、切飯香甜味美。
為了證實傳言,便親自到檀山廟內品嘗,方知名不虛傳。當時他嫌“爬山糙”名字不雅,便稱之為“沁州黃”,在還朝時還帶了一些小米獻給康熙皇帝。康熙食後,大加讚賞。這樣“沁州黃”便成了年年向皇帝進貢的珍品。因吳閣老使“沁州黃”名揚朝野,久之,“吳閣老”也就成了“沁州黃”的代名詞。

特色

“沁州黃”是一個特殊品種,與一般作物宜種在肥沃土地不同。“沁州黃”之前只長在沁縣次村鄉檀山、王朝、石料、鈔溝、東莊等10多個自然村。把“沁州黃”引種到外地種植時,第一年尚有“沁州黃”的特色,第二年便會變種。據化驗分析,這一帶屬含碎料漿石的深褐色粘性土壤,耕種時既不能施磷肥,又不能施氮肥,否則就會減產。

營養

“沁州黃”不但煮飯味美甜香,營養價值也高於一般小米。當地百姓稱其為“金珠子”,並且有一句民諺:“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換不來沁州黃。”經山西農科院穀子研究所檢驗分析,“沁州黃”脂肪含量高達4.22%,比一般小米高l%~2.5%;可溶性糖類的含量為1.6%,也非普通小米可比;蛋白質、脂肪含量均高於一般大米、白面;其粗纖維含量則低於其他糧食品種。
據分析,“沁州黃”得益於獨特的氣候、土質。沁縣地處太行山深處,古語云:“萬峰環列,氣候早寒。”也就是由於這特殊的地理、氣候,特別適宜於穀子的生長發育,因此“沁州黃”才谷香味濃,植物脂肪、可溶性糖類、粗纖維、蛋白質含量均高於普通小米、大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