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沁州志》載:金太宗天會六年(1128)改威勝軍治為沁州城。明洪武元年(1368),沁州轄沁縣、武鄉、沁源三縣拒記匪。因三個縣的盲藝人都說一個調子,而盲藝人又歸“三皇會”領導,盲藝人說唱書段以三弦為主要樂器,行書時又叫“老州會”,三弦書亦名“老州調”由此而來。
據藝人韓榮先(1918-1980)、魏德勝(1895-1962)、張國珍(1911-1985)回憶,沁州盲藝人組織“三皇會”成立於清順治十年(1965年),因此可以認定至遲在明末清初,三弦書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了。會中說書人均為盲人,老百姓又叫他們為“暗子隊”。因盲藝人除說書外還兼“ト卦”,所以老百姓又稱他們為“先生”。“老州會”每年五月初五舉行例會,敬奉“三皇爺”。據近代盲藝人回憶,清代中葉老州會分三會,即“北會”、“南會”和“新成會”。由於日本侵略者入侵,新成會和南會在1938年以後、北會在1940年以後都再沒有活動。
藝術特色
演出形式
三弦書的演出形式早期為一人懷抱三弦,腿綁摔板,兼用小鐃,遊走四方,說唱乞食,餬口謀生。後因一個人出門難處甚多,便開始收帶徒弟,並在搭檔行藝中發展形成了一人彈三弦併兼用摔板和小鐃說唱,另外一人拉二汗乎充把伴奏並輔助說唱的表演形態。還有一人為主、多人分持摔板、小鐃、反二把、笛子、四胡、二胡、琵琶、笙和洋琴等伴奏樂器輔助說唱的情形。傳統的表演主要為坐著說唱。後來的一些高台演出,也有主要說唱者站立表演,其他伴奏和輔助說唱者坐著演出的情形。表演前,通常先要演奏一段器樂曲牌,接著吟誦四句“提綱”,然後“起板”或稱“叫板”,之後轉入“正書”說唱。傳統節目以長篇為主,一部大書如《清列傳》就有45回。一般節目也大都在30回至60回之間,可連續演出一至兩個月。
曲本體裁
三弦書的曲本體裁為散韻相間體,以韻文為主。其中的韻文唱詞,有七字句式的,也有十字句式的。曲本的篇幅長、中、短篇均有,以中長篇為主。短篇曲本多為純粹的韻文體式。三弦書的唱腔曲調為板腔體,由月調和平調兩類組成。其中,月調包括平板、垛板、顫板、哭板等板式和唱法;平調唱腔由六個腔句構成,主要用來說唱一些短篇的小段節目,曲調優美。
藝術流派
三弦書最遠可以上溯到清代中葉的1778年,傳承已有9代。由於傳承地域的不同,藝人間又分為北會、南會、新成會(新成立的)三個舉蜜匙跨支脈。在當地的民間祭祀和民俗禮儀中,三弦書藝人表演求雨、求安的神書和祈求五穀豐登、牲畜興旺的牛王書、馬王書和羊王書等,其中寄託和表現的不頁仔匪喇只是簡單的娛樂消遣與審美需求,更是一種崇尚神聖的社會理想和生命意識的特殊表達。
經典劇目
三弦書的曲目有長承嚷篇、中篇和小段。長篇主要有《清烈傳》(45回)《金鐲記》(51回)《五色雲》(50回)《烈女傳》(48回)《絲鸞帶》(64回)《牙牌記》(63回)《仙寶傳》(24回)等;中篇主要有《高文舉夜宿花亭》(3回)《武大郎賣燒餅》(2回)《單刀赴會》(1回)《羅成算卦》(1回)《宮門掛帶》(1回)《小姑賢》(1回)等;小段主要有《反菜園》《老寡婦上墳》《搶銅錢》《奇巧斷》《大腳王》《三女婿拜壽》《拙老婆》等;其中笑話段有《兩頭忙》《胡圪謅》等。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時代變遷帶來的壓力。由於如今娛去漿嫌樂方式多樣化,三弦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挑戰。再加之詢狼愚地方曲藝的局限性,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電視、電腦等媒介的普及使人們心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三弦書只有逢年過節時才上演,人們對它的痴迷程度降低。
演藝人員老齡化。隨著時代的變化,年輕人再無學習三弦書的興趣,盲人這一固定的曲藝說唱者來源也轉向新型行業。雖然沁縣文化館每年過節時也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但效果微乎其微,同時,創作人員由於文化素養較低,創作不出相對較廣的曲目作品,只能臨時借鑑其他劇目,但由於與時代產生較大差距,導致相應的觀眾流失。因此,演藝人員老齡化、專業寫作人才較少成為三弦書發展的瓶頸之一。
聽眾範圍縮小。由於電視、電腦等現代傳媒衝擊,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不斷充裕,人們更渴望新的、刺激的娛樂方式,年輕人更傾向於網際網路、電影、小品相聲等競技節目,因此,地方曲藝如三弦書就慢慢淡出人們視野,聽眾大量流失。
保護措施
社會尤其是政府的支持,特別是在資金上的支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金投入,建立專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同時注重民間資本對地方曲藝保護工作的參與,努力使三弦書在得到保護的同時也成為地方戲曲藝術開放的公益性事業。
戲曲工作者的思想意識要創新。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文化輸出,新的曲藝需要創作,需要具備創新的曲藝思維。總之,要緊跟時代步伐,擁抱大眾生活,回歸民間土壤。曲藝相關知識的普及以及新作品的宣傳。
傳承人物
栗四文,1961年生,男,漢族,山西省沁縣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三弦書(沁州三弦書)傳承人。長篇曲目有《烈女傳》《汗衫記》《金鐘記》,短篇小段、笑話有《劉方舍子》《朱洪武放牛》《文曲星落凡》《王員外休妻》《羅成算卦》《搶銅錢》《大腳王》《大換班》《打來呆》《觀花》《樊梨花觀夫》《七郎搬兵》《趙州橋》《包公夸桑》《狸貓教虎》《打藥方》《鞭打紅娘》《王小三》《兩頭忙》《搶銅錢》《大郎賣餅》等。
重要演出
2018年10月15日,在揚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儀式上,三弦書《十七棵松》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
經典劇目
三弦書的曲目有長篇、中篇和小段。長篇主要有《清烈傳》(45回)《金鐲記》(51回)《五色雲》(50回)《烈女傳》(48回)《絲鸞帶》(64回)《牙牌記》(63回)《仙寶傳》(24回)等;中篇主要有《高文舉夜宿花亭》(3回)《武大郎賣燒餅》(2回)《單刀赴會》(1回)《羅成算卦》(1回)《宮門掛帶》(1回)《小姑賢》(1回)等;小段主要有《反菜園》《老寡婦上墳》《搶銅錢》《奇巧斷》《大腳王》《三女婿拜壽》《拙老婆》等;其中笑話段有《兩頭忙》《胡圪謅》等。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時代變遷帶來的壓力。由於如今娛樂方式多樣化,三弦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挑戰。再加之地方曲藝的局限性,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電視、電腦等媒介的普及使人們心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三弦書只有逢年過節時才上演,人們對它的痴迷程度降低。
演藝人員老齡化。隨著時代的變化,年輕人再無學習三弦書的興趣,盲人這一固定的曲藝說唱者來源也轉向新型行業。雖然沁縣文化館每年過節時也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但效果微乎其微,同時,創作人員由於文化素養較低,創作不出相對較廣的曲目作品,只能臨時借鑑其他劇目,但由於與時代產生較大差距,導致相應的觀眾流失。因此,演藝人員老齡化、專業寫作人才較少成為三弦書發展的瓶頸之一。
聽眾範圍縮小。由於電視、電腦等現代傳媒衝擊,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不斷充裕,人們更渴望新的、刺激的娛樂方式,年輕人更傾向於網際網路、電影、小品相聲等競技節目,因此,地方曲藝如三弦書就慢慢淡出人們視野,聽眾大量流失。
保護措施
社會尤其是政府的支持,特別是在資金上的支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金投入,建立專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同時注重民間資本對地方曲藝保護工作的參與,努力使三弦書在得到保護的同時也成為地方戲曲藝術開放的公益性事業。
戲曲工作者的思想意識要創新。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文化輸出,新的曲藝需要創作,需要具備創新的曲藝思維。總之,要緊跟時代步伐,擁抱大眾生活,回歸民間土壤。曲藝相關知識的普及以及新作品的宣傳。
傳承人物
栗四文,1961年生,男,漢族,山西省沁縣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三弦書(沁州三弦書)傳承人。長篇曲目有《烈女傳》《汗衫記》《金鐘記》,短篇小段、笑話有《劉方舍子》《朱洪武放牛》《文曲星落凡》《王員外休妻》《羅成算卦》《搶銅錢》《大腳王》《大換班》《打來呆》《觀花》《樊梨花觀夫》《七郎搬兵》《趙州橋》《包公夸桑》《狸貓教虎》《打藥方》《鞭打紅娘》《王小三》《兩頭忙》《搶銅錢》《大郎賣餅》等。
重要演出
2018年10月15日,在揚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儀式上,三弦書《十七棵松》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