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村位於福建省仙遊縣大濟鎮境北部,清代及清代以前稱汾陽,汾陽村李姓人口占全村的70%,並在明代從鳳山勛陽自然村遷徙定居,就以李氏的郡望堂號“汾陽”命名,俗稱下汾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汾陽村
- 別名:下汾陽
- 所屬地區:福建省仙遊縣大濟鎮境北部
- 人口:2010年3550人
歷史沿革,人文古蹟,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1949年底,接岱自然村從度尾劃歸大濟管轄,1955年,泗洲自然村從尾坂鄉劃歸汾陽鄉管轄。2000年11月,劃出虎壠等4個村民小組,成立虎壠村民管理委員會,直屬大濟鎮管轄。2010年,汾陽村設16個村民小組,全村有964戶,3550人,其中男1827人,女1723人。耕地1500畝,有林地2890畝。汾陽東面接叭船頂山,北部靠五樓山,西部靠五樓山、東山,大濟溪(俗稱蜚烏溪)從中部穿越而過,溪水清澈透底,山青林茂碧綠,蜚烏街就在這青山綠水環繞之中,於宋明時期,蜚烏街形成了小集鎮,是個交通要衝,永泰、德化、鳳山、西苑、社硎、度尾的行人從蜚烏經過,看到溪水潺潺流經街旁,使這裡的客棧更加引人入勝,旅客都想在蜚烏客棧度過美好夜晚,使這裡客棧夜夜暴滿。到了清及民國時期,蜚烏街初步繁榮,商店多了,農產品、山貨也豐富多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有了新的發展。1954年,攔溪築壩,創建興山渠,使境內水利灌溉得到改善。1958年底,建造一座1200平方米的戲院和一個6萬立方米的山塘。
1959年,汾陽夜校(民校),因措施落實,辦學出色,堅持不散,被評為“全國先進鐵民校”,國家教育部副部長董純才率領各省、市、自治區教育廳長到汾陽參觀學習。當時民校負責人李瑞玉被評為省、地業餘教育先進工作者。
1967年1月,發動民眾建造汾陽水庫,該庫10萬立方米,壩高13米,灌溉農田300畝,使汾陽村旱澇保收面積達90%以上。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自古以來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甘薯、花生等,產量又高,仙遊糖廠窄軌鐵路開列到蜚烏,甘蔗直接由糖廠小火車運輸,這促進了汾陽甘蔗生產的發展,民眾也增加經濟收入。20世紀80年代初起,民眾大力發展蘑菇種植,由於這裡菇料資源豐富,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蘑菇,給民眾增加不少經濟收入。村里還有近千人富餘勞力到廣東及閩南各地經商或打工,所以村里新建的樓房不斷增多,統計新樓建築面積有1.5平方米。1995年,為改善辦學條件,民眾集資70萬元,將汾陽國小翻建,把原土木結構的校舍重建為混凝土結構三層教學樓,建築面積達850平方米。同年,開通蜚烏至接岱長2000米,寬4.5米的村道。1998年,投資25萬元,擴建與尾坂交界處至汾陽的公路,並鋪設水泥路面,蜚烏至坑北公路也鋪設水泥路面,使境內交通更為捷便。2010年,境內4條村道全長2.6公里,全部鋪設水泥砼路面,投資70萬元。擴寬蜚烏三角埕至度尾聖山東洋村,村道全長2.67公里,並鋪設水泥砼路面,總耗資近100萬元。境內各自然村其安裝路燈150盞。投資12萬元整修村部,使村部面貌煥燃一新。
人文古蹟
境內後埔、橋頭自然村為革命基點村,20世紀40年代,民主革命時期,黃國璋、黃愛群、劉佐周、陳新獻等革命志士,以後埔、橋頭為據點,開展革命鬥爭。
境內歷史名人有明代監察御史李鼐。名勝古蹟有美茶岩、慈雲堂、湖仙堂、青山新祠、蜚烏宮、錦龍宮、錦山宮、南山寺、馬宮、岺頭宮等。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