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縣(汾西)

汾西縣

汾西一般指本詞條

汾西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臨汾市北部,呂梁山東南麓,北連呂梁市交口縣晉中市靈石縣,南接洪洞縣,西依姑射山隰縣蒲縣接壤,東鄰汾河與霍州市相望,總面積88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汾西縣下轄5個鎮、3個鄉。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常住人口98509人。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汾西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始建縣於北齊。傅夢臣位及元朝中書左丞,侯七乘官拜清代吏部觀政。近現代湧現出與彭湃一同就義的邢士貞、與習仲勛並肩作戰的李妙齋等共產黨早期優秀領導人。

2021年,汾西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80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90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442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6.047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711元,按2021年平均匯率計算為4295美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汾西縣
  • 外文名:Fenxi County
  • 行政區劃代碼:141034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臨汾
  • 地理位置:山西省中南部、臨汾市北部
  • 面積:880 km
  • 下轄地區:5個鎮、3個鄉
  • 政府駐地:永安鎮
  • 電話區號:0357
  • 郵政編碼:031500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98509 人(2021年常住人口)
  • 著名景點:興原寺、姑射山風景區、師家溝清代民居
  • 車牌代碼:晉L
  • 地區生產總值:28.08 億元(2021年)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汾西縣位於臨汾市北部,呂梁山東南麓,因地處汾水西岸而得名。

建置沿革

上古
汾西是古代勞動人民發祥地之一,據“勍香遺址”、“古郡遺址”。考古發現,早在七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汾西一帶就有人類活動。
唐虞、夏
屬冀州,為納總甸腹地。
仍屬冀州。
初,名彘。
屬晉國。
戰國
屬魏、後屬趙。
河東郡
汾西縣
師家大院
西漢
為彘縣地,亦屬河東郡。
屬魏,屬平陽郡。
也屬平陽郡。
南北朝
北齊置臨汾縣,屬臨汾郡。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隋末廢,屬臨汾郡。
武德元年(618年),復置汾西縣,屬呂州。
貞觀十七年(643年),屬晉州。
屬晉州。
河東路平陽府。
初屬漢東南路平陽府。
貞祐三年(1215年),屬霍州。
汾西縣
汾西縣地圖
屬晉寧路。
屬平陽府。
因之。
中華民國
初,屬平陽府。河東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山西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29日,汾西解放,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第九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屬晉南專區。
1950年01月,屬臨汾專區。
1954年09月,屬晉南專區。
1958年06月,與霍縣合區設霍汾縣。
1958年10月,撤銷霍汾縣,併入洪洞縣
1959年09月,復置霍汾縣。
1961年05月,恢復汾西縣建置,屬晉南專區。
1971年05月,屬臨汾地區。臨汾地區改為臨汾市後,汾西縣隸屬於臨汾市。
2020年2月27日,經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汾西縣退出貧困縣。

行政區劃

2021年5月6日,撤銷邢家要鄉,併入和平鎮。
截至2020年,汾西縣下轄5個鎮、3個鄉,另設有1個社區管理委員會。汾西縣人民政府駐永安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141034100000
永安鎮
141034101000
對竹鎮
141034102000
勍香鎮
141034103000
和平鎮
141034104000
僧念鎮
141034200000
佃坪鄉
141034201000
團柏鄉
141034202000
邢家要鄉
141034400000
社區管理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汾西縣,位於臨汾市北部,呂梁山東南麓,北連呂梁市交口縣晉中市靈石縣,南接洪洞縣,西依姑射山隰縣蒲縣接壤,東鄰汾河霍州市相望,介於北緯36°25′—36°48′,東經111°12′—111°41′之間,東西長約41千米,南北寬約39千米,國土面積880平方千米。
汾西縣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汾西縣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分布,是一個天然大陽坡,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種植。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800—1000米,境內最高點位於西部姑射山,海拔1890.8米,最低點位於東部團柏河,海拔550米,相對高差1340.8米。
汾西縣以中山丘陵為主,主要以黃土丘陵溝壑區和黃土殘垣溝壑區為主。黃土丘陵主要分布於縣域中部,主要包括勍香鎮以東大部分地區,占全縣總面積的29.1%;殘垣溝壑區主要包括縣境內東南部僧念鎮、和平鎮申村、張泉等地,占全縣總面積的27.3%;河谷主要分布於團柏河、對竹河沿岸,占全縣總面積的4.2%。

氣候特徵

汾西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特點為冬季少雪嚴寒,春季多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陰雨連綿。因海拔高差懸殊,氣候垂直分帶較為明顯。歷年平均降雨量為551毫米,主要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年均日照時數2600小時,以四月到八月最多,月平均243小時。年平均氣溫10.1℃,一月份最冷,平均-4.6℃,七月最熱,平均22.4℃。全年無霜期187天。全年受不同程度旱、洪、雹、凍等自然災害威脅。

水系水文

汾西縣河流除姑射山西坡4平方千米屬昕水河流域外,均屬汾河水系,年均經流深35.4毫米,經流量0.6億立方米。境內共有0.5千米以上的河溝670條,河溝密度4.4千米/平方千米。
境內主要支流有:團柏河(上段稱勍香河、中段稱關子爺河),源於隰縣道洪峪村東,流經縣域勍香、佃坪、永安、僧念、團柏五個鄉鎮至洪洞縣小河村古西南部入汾河。境內流長55.4千米。
對竹河(也稱加樓河),由靈石縣泉子坪村入縣境,流經對竹、永安、加樓、僧念至霍州的白龍鎮入汾河,境內流長36千米,佃坪河,源於佃坪鄉玉匣村,流經佃坪、邢家要、僧念鎮麻姑頭、大不掌村東南入團柏河,流長27.5千米。
溝西河源於邢家要鄉小善坡村北,經和平鎮張泉村西匯入洪洞縣轟轟河,境內流長14.5千米。君陽河源於邢家要鄉高家嶺村西,至邢家要鄉柳條子坡村西入洪洞縣境,境內流長10.5千米。
汾西縣(汾西)
姑射山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汾西縣水資源總量為1221萬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644.6萬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為900萬立方米,年人均水資源量300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10、全省的49%,屬於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水資源不足,難以滿足汾西縣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要求。境內較大的水庫主要有:它支水庫、羅殿水庫、塔上水庫等。

土地資源

截至2020年末,汾西縣耕地保有量38.5萬畝,基本農田保護29.3322萬畝。

礦產資源

汾西縣境內共發現礦種有10餘種,分別為煤、硫、石膏、鐵礦、鋁土礦、高嶺土、耐火粘土、石灰岩、地下水、磚瓦粘土等。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中煤、硫、石膏、鐵礦、鋁土礦儲量較大,高嶺土、耐火粘土、石灰岩、地下水等礦產資源儲量也非常可觀。其中,煤炭地質儲量達16.6億噸,含煤面積約350平方千米,占全縣國土面積的36.5%。
主要含煤地層是石炭系中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主要可採煤層有11#、10#、9#、3#、2#、1# 。鐵礦地質儲量2.1億噸,主要賦存類型有山西式鐵礦和鐵礦結核層。鐵礦石品位一般在40—50%之中,局部可達60%以上。石膏礦地質儲量達10億噸,品位一般在60—90%,在奧陶系中統地層內大面積分布,含礦層位多,礦體厚度大,礦石品位富,出露也較好。
2021年,汾西縣煤炭資源地質儲量6.37億噸,鐵礦石儲量0.07億噸,石膏礦儲量0.10億噸,鋁土礦儲量1.10億噸,硫鐵礦儲量0.31億噸。
汾西縣(汾西)
汾西縣師家溝古建築群

人口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常住人口98509人,比上年末減少5647人,全縣常住人口中,城鎮常住人口48443人,城鎮化率為49.18%。全年出生人口542人,出生率為5.20‰;死亡人口994人,死亡率為9.54‰;自然增長率為-4.34‰。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51034人,占51.81%;女性人口為47475人,占48.1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7.50,與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36相比增長了1.14。

經濟

綜述

2021年,汾西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80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兩年平均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902億元,增長6.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35%;第二產業增加值7.4427億元,增長7.5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5%;第三產業增加值16.0477億元,增長6.5%,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711元,按2021年平均匯率計算為4295美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汾西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514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1514萬元,增長14.1%。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分組成看,投資總額在500萬-5000萬的項目投資下降37.1%,投資總額在5000萬以上的項目投資增長36.6%。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下降48.0%,民間投資增長131.1%。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投資增長14.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持續為零。分構成看,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增長4.4%,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356.2%,其他投資增長261.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0.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7.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7.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1%。工業投資中,企業技改投資下降100%;製造業投資增加545.2%。2021年,汾西縣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項目)35個。在建項目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2021年,汾西縣新增固定資產69203萬元,比上年增加1077.9%。
財稅收支
2021年,汾西縣財政總收入15196萬元,增長1.4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0407萬元,下降11.9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458萬元,增長0.80%,教育支出22930萬元,增長16.26%,農林水事務支出33322萬元,下降9.52%。
人民生活
2021年,汾西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6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1元,增長6.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5元,增長21.5%。
能源
2021年,汾西縣全社會用電總量17446.97萬千瓦小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1646.61萬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的9.43%;第二產業用電7426.50萬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的42.57%,其中,工業用電6999.91萬千瓦小時;第三產業用電2733.93萬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的15.67%;城鄉居民用電5639.93萬千瓦小時,占全部用電量的32.33%。2021年,汾西縣規模以上發電量16437.86萬千瓦小時,上升3.86%。

第一產業

農業
2021年,汾西縣農作物種植面積407119.52畝,比上年增加769.52畝,增長0.19%。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89669.02畝,增加384.53畝;油料種植面積4060.50畝,增加105.00畝;中草藥材種植面積3620畝,增加995畝;蔬菜種植面積7708.80畝,增加748.80畝。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06062.59畝,增加4419.6畝;小麥種植面積148812.65畝,增加2293.55畝。果園面積5609.50畝,增加855.50畝。2021年,汾西縣糧食產量74600.94噸,比上年減少999.73噸,下降1.32%。其中:夏糧29143.34噸,增長3.24%;秋糧45457.6噸,下降4.01%。
林業
2021年,汾西縣森林面積29.217萬畝,森林覆蓋率22.2%;全縣活立木蓄積875160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3.33公頃,其中完成荒地造林面積233.33公頃。
畜牧業
2021年,汾西縣豬牛羊禽肉總產量14343.64噸,比上年增長7.25%。其中,豬肉產量2760.526噸,增長30.75%;牛肉產量337.50噸,增長6.29%;羊肉產量453.02噸,增長32.54%。禽肉產量10792.60噸,增長1.78%。年末生豬存欄31912頭,禽存欄3313516隻,禽出欄7392226隻。2021年,汾西縣生豬出欄35179頭。牛奶產量255.08噸,增長75.92%。禽蛋產量2549.91噸,增長4.01%。
生產條件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1945千瓦,比上年增長3.11%。機械耕地面積22965公頃,增長6.2%,機械播種面積18422公頃,增長7%,機械收穫面積8320公頃,增長14.6%。全縣農機化經營總收入達到2757萬元,增長7.6%。大中型農用拖拉機882台,小型農用拖拉機936台,農用水泵27套,農藥使用量25.29噸。全縣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4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數(省級),休閒農業經營主體6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105000人次。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5056噸,秸稈還田面積64500畝。全縣耕地保有量面積28471.93公頃,基本農田保護19554.8公頃,2021年批准建設用地2.50公頃。2021年,汾西縣土地面積874.54平方千米。年末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5處,水利工程投入資金1487.6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2021年,汾西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1%。其中,採礦業增長11.2%,製造業增長10.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4%。2021年,汾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4109.1萬元,比上年下降16.2%。分門類看,採礦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5508.2萬元,增長6.3%;製造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2867.6萬元,下降46.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733.3萬元,下降0.6%。2021年,汾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79.1萬元,下降50%。分門類看,採礦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9.8萬元,上年實現利潤總額106.3萬元,減少386.1萬元;製造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7萬元,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676.9萬元,減少709.6萬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91.6萬元,下降29.2%。2021年,汾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2.4%,與上年持平。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8.92%,比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建築業
2021年,汾西縣建築業增加值1611萬元,比上年增長19.8%。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利潤85萬元,比上年下降60%。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1年,汾西縣服務業增加值160477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613萬元,下降0.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888萬元,增長2.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996萬元,增長18.8%;金融業增加值22065萬元,增長2.1%;房地產業增加值46755萬元,增長4.4%;其他服務業增加值76485萬元,增長9.6%。
國內貿易
2021年,汾西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466.2萬元,增長22.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6236.1萬元,增長2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4230.1萬元,增長28.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169538.2萬元,增長22.1%;餐飲收入額10928萬元,增長33.7%。2021年,汾西縣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7412萬元,增長62.2%。年末全縣實有市場主體7300戶。其中:企業1319戶、農民專業合作社815戶、個體工商戶5166戶。按行業劃分,農業產業市場主體1774戶,其中企業315戶、個體681戶、專業合作社778戶。工業產業市場主體492戶,其中企業346戶、個體139戶、專業合作社7戶,規上企業9戶。建築產業市場主體113戶,其中企業85戶、個體28戶。商貿產業市場主體3401戶,其中企業209戶、個體3176戶、專業合作社17戶。服務產業市場主體1520戶,其中企業364戶、個體1143戶、專業合作社13戶。
對外經濟
2021年,汾西縣海關進出口總額233萬美元,增長505.7%。其中,進口額為零;出口額233萬美元。
郵電通信
2021年,汾西縣郵政業務總量1580萬元,增長0.70%。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固定電話2820部,下降5.59%;在網行動電話109877部,增長7.31%,其中:手機上網用戶104107戶,增長7.78%,5G行動電話用戶20071戶,增長54.68%。行動電話普及率111.54部/百人。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寬頻接入用戶37000戶,增長10.43%。
金融業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10555.11萬元,比2020年末增加32546.45萬元、增長8.61%。各項貸款餘額97018.42萬元,比2020年末增加4791.44萬元、增長5.20%。年末居民儲蓄存款存款338852.76萬元,比年初增長14.67%。
保險業
2021年,汾西縣保費收入6664.49萬元,同比增加432.76萬元,同比增長6.94%;保費支出1783.82萬元,同比增加713.24萬元,同比增長66.62%。
汾西縣(汾西)
汾西縣光伏扶貧電站併網

交通運輸

交通

汾西縣地處晉西,位於晉中、呂梁、臨汾三市的交匯之處,東距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北京—昆明公路(108國道)17千米,省道臨桃線貫穿南北,霍永高速橫跨東西,過境48千米,設有兩個互通,隨著臨大一級、西縱高速、大西高鐵、中南高鐵的建成,將使汾西處於高等級公路和鐵路交錯密布網路的中心地帶,縣城30千米半徑以內有高等級公路達到5條、鐵路達到3條。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境內公路通車裡程951.79千米。按行政等級分,高速公路40.00千米,比上年增加0.05千米;國道普通公路53.29千米;普通省道公路1.82千米;縣道公路160.77千米;鄉道公路225.05千米;村道公路222.48千米;自然村道公路248.37千米。

運輸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民用汽車保有量12706輛,其中本年新註冊汽車369輛。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8起,2021年,汾西縣道路交通死亡率4.72人/萬輛,比上年下降6.63人/萬輛。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21年,汾西縣有氣象台(站)1個。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單位1個,防雹、增雨受益覆蓋面積100平方千米。全縣有專業綜合地震台站1個,縣級地震台網中心1個,前兆台站1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普通中學9所,專任教師數646人,當年畢業2419人,年末在校學生5930人;國小12所,專任教師數549人,當年畢業1147人,年末在校學生7032人。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8.89%,國小、國中毛入學率達到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影公司1個,藝術表演團體1個;鄉村民眾文藝隊伍(文藝小分隊)45支,鄉土文化能人藝人工作14次,鄉村文化帶頭人工作33次,免費送戲下鄉70次,國內旅遊44500人次,比上年增長3.49%,旅遊總收入1820萬元,比上年增長4.00%。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共有廣播電視台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收視戶2801戶。

衛生事業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172家,其中,醫院4家,婦幼保健站1家,村衛生所143家,精神病院1家,鄉鎮衛生院8家。全縣衛生機構共有床位423張,其中,醫院床位200張,衛生院床位143張。衛生技術人員733人。

社會保障

2021年,汾西縣城鎮新增就業1714人。失業再就業505人,失業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107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控制在4.5%的目標範圍之內。2021年,汾西縣開展技能培訓3268人次,比上年增長36.17%;創業培訓90人次;崗前培訓714人次,比上年增長55.56%。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05350人,比上年末104276人增加1074人,增長1.0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89699人,增加52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5650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為417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7910人。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131845人,降低1.00%,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388人,比上年增加72人,增長0.98%;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24457人。
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295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5590811元,比上年增加794760元,增長16.57%;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的居民5087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3669542元,比上年增加3905297.22元,增長19.76%。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524人,發放供養金5253518元;臨時救助1580人。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10896572元。

環境保護

2021年,汾西縣環境綜合指數4.12,空氣品質一級以上優良天數60天,二級以上優良天數218天,PM2.5濃度均值為35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均值為8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均值為1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均值為1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濃度均值為1.3微克/立方米。截至2021年末,汾西縣建成區綠化面積77.4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3.2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16.67%。

安全生產

2021年,汾西縣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1起,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人,全年事故死亡人數1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36人/億元。

歷史文化

汾西縣境內主要遺蹟有古文化遺址五處,古墓葬三處,古建築七處。轄區內有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其中省級3處,市級5處,縣級30餘處,一般170餘處。
汾西文物古蹟主要有位於縣城東北約十千米處的興原寺、東閣、靈泉、師家溝。東閣是建於明代的觀音閣。閣樓分上下兩層,閣內現存保護完好的明代壁畫四幅。師家溝屬於清代民居,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擴建歷經80餘年,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

風景名勝

汾西縣(汾西)
姑射山風景區
南、北仙洞,是姑射名勝的精華所在。北仙洞建在東側山腰,亦名佛興寺,由50多間廟宇和30多眼窯洞組成,主建築大雄寶殿建於山崖半腰,臥於凹中。這裡群峰匯聚,三面朝山一面朝陽,四季景色變化多端;南仙洞位於西側崖間,依山勢錯落,是一處佛道共存的福地洞天,由70多間房屋、40多眼窯洞組成,明清時期形成西有祖師殿、東為韋陀殿、北為觀音閣的建築格式。
汾西縣(汾西)
師家溝古建築群
位於汾西縣城5千米處,清代窯洞民居群興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相傳是由師家四兄弟做官發達後始建,兩百多年間,歷經幾代精心修築擴張,形成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綜合體。建築風格具有典型的北方與山西的民居特色,分為主體和附屬建築兩部分。從始祖師文炳定居師家溝開始,經近百年的艱苦創業到第三代師法澤才逐漸發展壯大。
汾西縣(汾西)
汾西觀音閣
原名“興源寺”,位於汾西縣城北10千米的李安莊村,始建於唐代,現存均為明清建築。觀音閣依山勢而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各有傳奇。前院正面“寶閣”,正塑觀音,端坐蓮台。結構嚴謹、古樸、渾厚,造形美觀,玲瓏別致。中院磚窯3孔,兩窯供老君、地藏金像,一窯龍泉水順石灰岩層流出,清澈甘甜。後院為四合院落,樓上雕有“靈泉寶閣”四字,檐下磚雕“神洞”門額。“神洞”石灰岩自然生成,天地平廣,高丈余,深無測,洞內風聲呼呼作響,神話傳說是通往五台山的隧道。
汾西縣(汾西)
汾西真武祠
創建年代不詳,金大定年間(1161一1189年)改稱青山龍王廟,元大德二年(1298年)改稱青山廟,延祐二年(1315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均有重修,清順治十一年(1645年)創建真武祠,改稱真人廟,現存主體建築結構為元明清建築。廟依山而建,中軸線建有南門戲台、看亭、韋馱殿、真武殿、文殿、銅殿、玉皇樓,文殿兩側建有庫房院、禪院。廟內保存有元碑1通,明清重修碑、記事碑70餘通。

地方特產

汾西梨
汾西梨,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17年4月20日,農業部批准對“汾西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榮譽稱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汾西縣在其中。
2020年6月30日,汾西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0年7月,入選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