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汶河漁鼓
- 地點:山東省
- 類型:傳統戲曲藝術
- 形成於:16世紀
藝術特色,歷史沿革,
藝術特色
汶河漁鼓是一種風格粗獷的傳統民間藝術。山東梆子又名“高調梆子”,自清末明初就在泰安市的東平、寧陽一帶流傳。其常用的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板、一鼓二鑼、飛板、起板、裁板、二犯、金鉤掛、一串鈴、倒反拔等;樂器主要有板胡、二胡等。傳統劇目有〈五鳳嶺〉等。 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流行於萊蕪、泰安、新泰一帶。其唱法以真聲為主,吐字清楚。女腔尾音翻高八度,以假聲,男腔中有“力嗓”,以假聲唱出。其板式有一板、二板、三板、吊鑼、快慢、四虎頭、扎黃等;主弦為大胡琴,亂彈為吹腔及風攪雪;羅羅用嗩吶,灘簧用橫笛、小海笛、二胡等伴奏。 手龍舞在泰山腳上流傳了200多年,這種舞蹈起源於泰山地區的民間祈雨儀式。每逢大旱,泰安的百姓便組織上百名的小伙子,每人手持一雙布作的小白龍,在白龍池邊翩翩起舞,以引白龍出洞降雨。屆時,百對金龍搖首擺尾,盤旋騰躍,好似龍的海洋。 汶河漁鼓是流行於泰安境內的各種漁鼓唱腔的總稱。它源自道家唱經曲調,亦名“道情”。汶河漁鼓形成於16世紀,清中葉後成為一種興盛的說書形式。汶河漁鼓可分為靠山紅、兩坡羊、寒腔漁鼓等不同流派,其曲調質樸,風格粗獷。
歷史沿革
泰安漁鼓起源於商末周初,起初叫“三根木”。近代泰安漁鼓的師爺為鄒縣人,清末開始在泰安收徒授業,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鼎盛。隨後又興起了另一個分支叫“汶河漁鼓”,源自於道家唱經曲調,亦名“道情”。它最初形成於12世紀,清中葉後也成為一種興盛的說唱形式。那時在泰山東麓泰萊平原和汶河一帶幾乎每個集市上都有漁鼓表演。
泰安漁鼓原唱形式是老藝人一人擊鼓打板說唱,多在集市上表演,也在田間地頭說書餬口。曲調質樸、風格粗獷、低沉、悲調蒼涼。表演時,或站或坐,無拘無束,收放自如。傳統劇目有《薛剛反唐傳》、《回龍傳》、《劉公案》、《包公案》、《楊家將》等,但正式開書前一般先表演“八大塊”(橋、塔、鬼、霧、虎、夢、狼、牙)作為鋪墊。
解放後,為適應表現現代生活的需要,泰安出現了“泰山新漁鼓調”。演唱藝人保留了傳統泰安漁鼓的韻味,汲取了山東民歌和地方戲曲中的音樂、舞蹈元素,學習借鑑了山東梆子、萊蕪梆子的精華,對唱腔和表演進行了大膽革新創造。唱腔及伴奏歡快熱烈,尾音婉轉優美悅耳,抑揚頓挫,韻味十足。其旋律音調朝氣勃發而又親切上口,洋溢著動人的歌唱性格,加深了觀眾聽覺記憶,從而使一些觀眾在離開劇場時已能哼唱其中的片段。這種“過耳成誦”的現象在其他劇種中十分罕見。泰山新漁鼓調,具有幽默、詼諧的風格,它基本上是一個喜劇形式,其表演風趣性很強,笑料很多。非常口語化,當地化,貼近民眾,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格調鮮明,柔中見剛,情隨聲起,疾徐有致,餘音繞樑。
演出形式,可大樂隊伴奏,場面宏大而熱烈,更加吸引觀眾。可多人同台表演,用現有的曲調可創作各類優秀作品,並適應各種場合演出。在表演上,以說唱為主,動作為輔。既有說書人對聽眾的表敘,又有故事中人物的直接活動。表演時,往往通過具體細膩的動作,幫助聽眾更清楚形象地感受故事內容,體會到藝術的真實感,其動作相當精煉、美化。這說明只有真正把潛藏在語言裡的思想感情挖掘出來,才能使語言光彩奪目,產生強烈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