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縣誌》,書名。1944年祝世德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汶川縣誌
- 性質:書名
- 作者:祝世德
- 創作時間:1944年
《汶川縣誌》,書名。1944年祝世德撰。
《汶川縣誌》,書名。1944年祝世德撰。內容簡介 凡七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山川;二職官、鄉里;三賦稅、役法、學校;四交通;五祀典、風土;六選舉、孝義、瓦寺土司;七古蹟、藝文、瓦寺土司及風土。所載羌族資料,頗為珍貴...
”此種情景,說明執著的佛教徒是當真的,而且在盤龍山才有虎豹相伴,現在盤龍山附近還有雪豹出沒,過去,民國版《汶川縣誌》記載獸屬中有白熊(熊貓)、黑熊、虎(大山有之惟不常見)、豹、野牛(黑犢)等等。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盤龍山...
其他等9小類,其中多數是第一次對外公布的;文獻碑文65通,分別摘錄於清同治《理番廳志》、乾隆《保縣誌》、道光《綏靖屯志》、道光《茂州志》,中華民國《汶川縣誌》、《松潘縣誌》、《南坪鄉土志》,新編《南坪縣誌》等文獻。
《汶川縣誌》記“縣(治綿池)南十里飛沙關嶺上里許,地平衍,名刳兒坪。有羌民數家。地可種植,相傳為聖母生禹處。有地址數百步。羌民稱為禹王廟,又稱為啟聖祠雲”。惜禹王廟已於“文化大革命”時被毀,僅存殘垣斷壁,而飛...
雜谷腦河,位於四川省中部。發源於鷓鴣山的南麓,經理縣境內的米亞羅、雜谷腦、薛城等地,而後進入汶川縣,在威州鎮匯入岷江。全長158公里(《理縣誌》稱157.4公里),流域面積4629平方公里(《汶川縣誌》稱4630平方公里)。在理縣,雜...
壽溪河,地處汶川縣境南部,上游為西河。《汶川縣誌》載: “西河,源出終年積雪之大塘山"。(注;現汶川縣和大邑縣之交界處)。 “入灌縣境,稱壽江,以其經老人村故名。西河是壽溪河的上游和主流,從源頭至三江口約40公里,...
衙署公差、遞送公文、交納官麥糧等項內容。這是在羌民的反抗鬥爭下,土司被迫在某些方面作出的讓步和改善。碑文對研究土司制度下土官與土民的關係,各階級的社會經濟地位等均有一定價值。出處 碑文輯錄於《汶川縣誌》。
據《汶川縣誌》載北宋熙寧九年威戎軍使始築土城,政和六年改延寧軍,宣和三年廢軍為砦。南宋、元均置汶川縣。明置威州屬成都府“弘治中知州趙符節幹部趙方築城包玉壘其內。”1989年1月29日阿壩州人民政府將威州城遺址公布為州級文物...
冉駹聚居在汶川、理縣、茂縣、黑水、松潘等山區土地貧脊,羌民窮困。民國(公元1912—1949年)《汶川縣誌》記道,羌民“終歲辛勤所得,城然有限,故富少而貧多。日食雜糧、五味之調味未曾入口;常穿麻布,衣裳錦繡那能著衣。一有急需,雖...
據《汶川縣誌》載:縣治二十餘公里處有飛沙關,山上有一平地,地名石紐山刳兒坪。《禹志》云:禹生於石紐。《益州記》述:石紐山者,今其地名刳兒坪,坪上原有禹王廟,聖母祠,社稷,今已毀,尚有遺志。飛沙關口絕壁上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