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雙鳳,女。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博士後。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JSPS);1995年5月至2005年11月,留學日本;2005年11月回國至今在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工作。2005年晉升為教授,2007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2009年8月起任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兼職)。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導,微納傳熱與節能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委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熱管專業組委員,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熱能工程分委會委員,廣東省節能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專家成員,日本傳熱學會會員,在日華人計算流體力學學會會員,在日華人汽車工程師協會理事。並擔任多個國際國內專業權威期刊的審稿人。主持及參加國家或省部委級項目十餘項,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核心以上期刊表論文15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80餘篇。申請專利30餘件(授權10餘件)。是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多種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的評審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雙鳳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4年9月
- 職業:教授
- 性別:女
個人簡介,教育/工作經歷,研究方向,
個人簡介
近年來共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近三十名,所指導的研究生獲得包括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廣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工程熱物理年會優秀論文獎、華南理工大學十大學術之星、華南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創新基金等多項榮譽,並指導本科生在省級、國家級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
教育/工作經歷
2013-至今,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5-2013,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2003-2005,東京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博士後
1991-1995,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講師
1985-1988,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助教
1999-2003,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研究生/博士,庄司 正弘
1988-1991,天津大學,熱能工程系,研究生/碩士,李厚生
1981-1985,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本科/學士
研究方向
(1)航空、電子及光電領域(LED)散熱技術研究
除先進翅片的研發外(自然對流),還採用風冷及水冷(強制對流)。重點研究有相變化的散熱技術,比如,各類微型、非常規的熱管研發及性能研究,包括脈動熱管(OHP/PHP)、環路熱管(LHP)及均熱板(V.C.)等。
(2)工業節能(減排)技術研發
主要指餘熱余能的利用。包括新型換熱器的研發及餘熱利用系統設計;熱聲轉換裝置的研發及其基礎理論研究。此外還關注節能環保型熱泵、空調等。
(3)微納傳熱與流動研究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微通道內的多相流動與傳熱研究。主要指微通道分歧管內的多相流相分配規律及混合規律;伴隨有化學反應的分離與混合規律;非牛頓流體的流動與傳熱規律研究等。2)納米流體的製備、理論研究與套用。製備新型的納米流體,利用納米流體直接吸收太陽輻射能。利用納米顆粒優異的光吸收性能和納米流體良好的熱輸運性能, 將納米流體用作直接吸收式太陽能集熱器等系統的循環工質,以達到提高其熱效率的目的。
(4)相變儲能及其它新能源利用中的熱物理問題
太陽能利用中的熱物理問題;燃料電池的水熱管理;電動汽車的散熱與餘熱利用,動力電池熱管理等。相變儲能材料以及相變儲能技術,微/納膠囊相變材料的製備與熱性能,納米流體潛熱輸送與傳熱特性。採用分子動力學與耗散動力學的方法,結合實驗對動力電池電極材料、電池熱管理材料、相變材料、納米流體等體系的微觀/介觀熱物理特性進行探索。
(5)能源政策與戰略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為區域能源預測以及區域能源需求與經濟成長之間關係,即通過區域能源消費狀況調研,充分了解區域能源消費狀況,選取適當模型對區域的能源需求進行預測,同時運用適當模型分析區域重點產業能源需求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