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山墓群

汨羅山墓群

汨羅山墓群,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屈子祠鎮雙楚村、永青村境內的汨羅山上,範圍約2平方千米,是一座戰國時代的墓葬群。

汨羅山墓群包括“屈原墓”疑冢11座,均為五花土夯築。其中一座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刊立的“故楚三閭大夫之墓”墓碑,其餘十座也均有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刊立的“故楚三閭大夫之墓”墓碑。除此之外,墓群內還大量分布有東周至隋唐時期的中小型墓葬。汨羅山墓群成為研究湘楚文化民俗的典型墓葬以及研究屈原卒葬之地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9年10月,汨羅山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汨羅山墓群
  • 地理位置: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屈子祠鎮雙楚村、永青村境內的汨羅山上
  • 所處時代:戰國
  • 占地面積:約 2 k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187-2-020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汨羅山墓群(屈原墓),位於汨羅江北岸屈子祠鎮雙楚村、永青村境內的汨羅山上,自戰國起便沉睡於此,唐朝以來歷朝文獻均有記載。唐代杜佑《通典》與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明確記載:“羅江(汨羅江)有屈原冢”、“左徒屈原墓在縣(湘陰縣)北七十一里”。宋代胡嚞所撰的《經理汨羅廟記》記載“縣(湘陰縣)北六十里為汨羅江大夫正廟,故冢在焉”、“兩山對峙,一水縈迴,是為汨羅,其右為廟,其左為冢”。明代《大明一統志》記載,“屈原墓在汨羅山上,汨羅山即今烈女嶺,在汨水東北”。清代乾隆《湘陰縣誌》、光緒《湘陰縣圖志》均記載屈原墓在汨羅山。
汨羅山墓群
汨羅山古墓群
清代嘉慶年間已找不到屈原墓的準確位置。清政府為便於對古墓葬的保護,於是將汨羅山古墓群都定為屈原墓。
1983年9月~12月,湖南省博物館在汨羅山古墓群發掘出東周古墓葬數十座,並確認這是一批典型的戰國楚墓。
汨羅山墓群
汨羅山古墓群

遺址特點

汨羅山墓群包括“屈原墓”疑冢11座,範圍約2平方千米,均為五花土築。其中一座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刊立的“故楚三閭大夫之墓”墓碑,其餘十座也均有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刊立的“故楚三閭大夫之墓”墓碑。其中一座,形如小丘,高約6.5米,土堆底直徑約40米,墓碑高145厘米,寬55厘米。其餘皆小些。除此11座疑冢之外,墓群內還大量分布有東周至隋唐時期的中小型墓葬。
汨羅山墓群
“屈原墓”疑冢11座分布圖

文物遺存

1983年冬,湖北省博物館組織專家在汨羅山墓群進行了試掘,共發掘春秋戰國時期中、小型墓葬67座,出土陶器162件,有鬲、罐、缽、鼎、敦、壺、盒、豆、盤、盂、杯、勺、薰爐和紡輪。出土銅器30件,生活用具有鼎、壺、杯、鏡、砝碼、削、匕,兵器有劍、矛、戈、樽、帶勾、鏃,鐵器有鐵插、鐵刀,還有玉璧,琉璃璧、琉璃珠以及腐爛的漆器耳杯、盤等,均為典型的楚文物,說明這些墓葬為楚墓。春秋中期墓葬出土的器物中夾有越式鼎、越式矛,說明當時南楚文化還受到了吳越文化的影響。在戰國晚期幕葬中有一座秦墓,出土了巴式劍、巴式矛等巴文物,專家推測,墓主人可能是來自關中秦國軍旅中的一員武將,說明戰國晚期秦文化已經滲入了南楚文化。
汨羅山墓群
汨羅山墓群

歷史文化

詩詞
清初詩人周嘉湘有詩云:
女蘿薛荔長山限,憑弔秋風曳杖來。
冢土未銷江介憾,渚宮長剩劫餘灰。
黑魚嶺上寒猿泣,獅子灘頭杜宇哀。
二十四墳何處是,殘碑無字蝕蒼苔。
屈原
屈原(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和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曾受楚王重用,官至左徒。後因權奸排擠而遭放逐。在沅湘間顛沛20餘年之後,悲憤楚國復興無望,遂懷沙自沉於汨羅江而死。

研究價值

汨羅山墓群成為研究湘楚文化民俗的典型墓葬,以及研究屈原卒葬之地重要的實物資料。
汨羅山墓群
汨羅山墓群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汨羅山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汨羅山墓群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屈子祠鎮雙楚村、永青村境內的汨羅山上。
屈原墓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汨羅山墓群,路程約7.3千米,用時約1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