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殹詩

汧殹詩

這是《石鼓文》中的第一篇詩。《史記·秦本紀》載:“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本詩所述即為這段史事。從詩的文字看,與《詩經·小雅》某些篇目中的風格相近,詩中描繪了魚游情景與捕魚場面: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捕魚,汗水涔涔,十分忙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汧殹詩
  • 作品出處:《石鼓文
  • 文學體裁:古體詩
  • 描繪:魚游情景與捕魚場面
原文,隸定,點校,轉寫,集注,集釋,

原文

隸定

汧殹沔〃丞〃皮淖淵
𩷑鯉處之君子漁
之澫又[小魚]其斿𧽾〃
帛魚皪〃其𥷟氐鮮
黃白其𩺂又鰟又
𩸊其𦚎孔庶臠之
𣬐〃𡊺〃�其魚隹可
隹鱮隹鯉可㠯𣞉
之隹楊及柳

點校

汧殹沔沔。丞丞皮淖淵。
𩷑鯉處之。君子漁之。
澫又小魚。其斿𧽾𧽾。
帛魚皪皪。其𥷟氐鮮。
黃帛其𩺂。又鰟〈另釋「魴」「魚尃(鮒)」「魚旉(鯆)」〉又𩸊。
其𦚎孔庶。臠之𣬐𣬐。
𡊺𡊺��。其魚隹可。
隹鱮隹鯉。可㠯𣞉之。
隹楊及柳。

轉寫

汧殹沔沔。丞丞彼淖淵。
𩷑鯉處之。君子漁之。
濿有小魚。其游𧽾𧽾。
伯魚皪皪。其跳氐鮮。
黃白其翩。有鰟〈另釋「魴」「魚尃(鮒)」「魚旉(鯆)」〉有𩸊。
其液孔庶。攣之𣬐𣬐。
𡊺𡊺��。其魚維何。
維鱮維鯉。何以𣞉之。
維楊及柳。

集注

①汧(qiān鉛):水名,汧水出陝西隴縣汧山。
②殹(yě也):即“也”字。
③烝:眾多。
④皮(bǐ彼):借為“彼”。
⑤淖:作河曲之水柔和解。
⑥□(左魚+右上日+右下女)(nián年):鮎魚。
⑦澫(lì厲):即“濿”字。蓋言水齊胸之處。
⑧□(左走+右散):“散”之繁文。此篆從四、從走、從散,會意,作四處走散解。
⑨□(左帛+右樂,音lè樂):言魚在網中活蹦亂跳。
⑩□(上竹+中氵氵欠+下皿,音liǔ柳):即“罶”字,是一種魚能游進去而出不來的竹製漁具,浙東水鄉稱魚笱。
⑾氐(dǐ底):“底”之省文。
⑿鯿:從魚從編省,當作魚網解。舊說謂魚名。
⒀□(左魚+右尃,音fù縛):從魚從縛省,蓋言魚被網所縛。舊說謂魚名。
⒁□(左魚+右帛,音mián綿):從魚從綿省,被網之魚力綿不得動彈也。舊說謂同“鮊”,即白魚。
⒂□(左立+右月,音qì氣):即“湇”字。《廣韻》:“去急切,羹汁也。”
⒃臠:《儀禮·有司徹》注云:“膴,刳魚時割其腹以為大臠也。”
⒄□(上下結構,?+口+比+史,音shì士):羅君惕雲:“臠之□□者,意謂取魚將臠,魚則躍去也。”
⒅□(上汗+下土,音hàn汗):“汗”之繁文,會意字,汗流入士。
⒆□(左走+右尃,音tuón團):□□,猶言忙忙碌碌。
⒇隹:通“惟”。
(21)可:古文“何”。
(22)⑦鱮:《廣雅》:“鰱,鱮也。”
(23)橐(náng囊):同“囊”。

集釋

汧河流水潺潺,
河曲有眾多的深潭。
鮎魚和鯉魚在那裡成群結伴,
下河去捕魚的是隨行的官員。
小魚在齊胸深的水面上,
頃刻間四處游散。
帛布的魚網裡魚鱗閃爍,
竹編的魚罶里鮮魚交錯其間。
黃麻編的帛網裡,
大魚在掙扎小魚已氣息奄奄。
要做的魚羹很多很多,
刳魚時魚兒活蹦亂跳還想逃竄。
人人大汗淋漓忙忙碌碌搶著乾。
都有些什麼魚呢?
儘是些鯉魚和白鰱。
拿什麼來收拾呢?
唯有用楊柳枝條串連。
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