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亦仔

池亦仔(1888~1944) 原名施恭通,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出生在福清龍田鎮玉瑤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去世時,他才10多歲,便負起供養母、弟的生活重擔,飽嘗人生艱辛。由於窮困,30歲才與一啞女結婚,婚後生了11個孩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亦仔
  • 別名:施恭通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88年
  • 出生地:福清龍田鎮玉瑤村
民國20年(1931年)12月26日,他參加圍殲國民黨省防軍林靖部隊的龍高暴動。在火攻龍田文昌閣的戰鬥中,親手打死兩個匪兵。一年後,在中共福清特支書記何文成的教育引導下,參加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
民國23年初,他任中共福清縣委委員,負責交通聯絡工作。在險惡的環境裡,為地下黨組織傳送了許多重要的檔案、情報。同年6月,縣委領導龍高地區的貧苦農民在南西亭舉行暴動。暴動前,他既四處奔走,協助縣委書記何文成聯絡同志,發動民眾,又籌款備糧,搞好“後勤”。他的家成了暴動的聯絡站、指揮部。暴動後,一些被追捕通緝的同志跑到他家隱蔽、養病,他的家又成了革命同志的避難所、“療養院”。為了解決往來同志的食宿,他賣掉了3個女兒和全家賴以生存的幾畝薄田;為了償還籌備南西亭暴動的借款,又忍痛割愛賣了一個小兒子。為革命,他一家人經常挨餓受凍,5個兒女先後死於饑寒。
同年8月,他升任中心縣委委員,仍然負責“交通”工作。經過他多次奔走聯絡,翌年5月福清中心縣委與莆田中心縣委合併,成立中共閩中特委。特委決定在建立羅漢里、常太兩個游擊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的同時,恢復黨在城市的工作。他奉命進入福州城,以拉黃包車為掩護,在人力車工人中開展活動,與打入協職中學的陳振芳(程式)密切配合,恢復了地下黨在福州的組織活動。
民國26年春,他奉命把閩中游擊隊留在長樂的一些武器運回玉瑤村埋藏,事泄被捕。國民黨保全隊把他綁在村外的松樹上,嚴刑拷打,妄圖從他口裡“挖”出這批武器。他身上被砍傷10多處,鮮血淋漓,昏死過幾次,仍咬緊牙關,堅不吐實。敵人以為他活不成了,扔下他揚長而去。可是,他沒有死,在鄉親和同志們的細心救護下,頑強地活了下來。
民國30年9月,日軍撤出閩海地區,福清首次光復。長樂“江田事件”之後,福建國民黨頑固派又一次掀起反共高潮。閩中抗日游擊隊大部分隱蔽到海上,堅持鬥爭。他仍堅守陣地——玉瑤交通站,沒有轉移,一如既往地為黨工作。民國32年年底,國民黨特務化裝潛入玉瑤村,對他盯梢跟蹤。翌年1月14日,他再次被捕,關進福清縣監獄。在獄中,他置生死於度外,沒有暴露黨內任何秘密。直至被折磨得牙床變黑,全身浮腫,氣若遊絲,仍惦念戰友,不忘革命,民國33年2月1日逝世於獄中。臨終前,留下“我決不投降”,“請同志們保重”的遺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