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上飯包
- 產地:台灣台東縣
- 得名時期:日治時期
- 特點:必須用池上米,用木盒裝
池上米,池上飯包起源,歷史,影響,
池上米
早期池上的居民以阿美族、卑南族、平埔族、閩南人、客家人為主,生活型態以狩獵、捕魚、畜牧、農耕為主。日治時期之前,池上鄉所種植的稻米品種主要是旱稻品種的再來米,之後由日本山形縣引進蓬萊米。而由於池上地區的環境適合稻米生長,因此池上米也成為台灣地區進貢日本天皇所使用的稻米。
池上飯包起源
昭和年代初期,移民陸續由台灣各地移入池上開墾。而李約典、林來富夫婦,也在這一時期由台北三重埔遷移到池上並居住在池上火車站前,昭和15年起開始在池上車站月台上販賣番薯餅,此為池上飯包的前身。二戰之後,李約典夫婦改賣竹葉包飯糰,即是第一代的池上飯包。
之後李約典夫婦之子李丁保在車站任職,李約典夫婦於是便將飯包便當帶到火車上賣,而在李約典夫婦之後,由李丁保的妻子李陳雲繼承家業繼續從事賣便當的工作。而當時在花東地區鐵路行駛的是蒸汽火車,由花蓮到池上必須花費七個小時,池上到台東則要五個小時,旅客途中無法下車購買食物而必須挨餓,於是李陳雲開始改飯糰為飯包,一方面補貼家用,一方面服務旅客。初期的池上飯包是以竹葉包裝,配菜有魯肉、黃菜頭、烤肉乾、豬肝、瘦肉片、一小塊蛋餅、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炸蝦餅及梅子,售價為新台幣1.5元。1962年起,池上飯包由原來的竹葉包飯糰改以用竹片盒裝飯,為今日所廣為人知的池上便當。
歷史
1859年(鹹豐九年),西拉雅人(馬卡道亞族)至「新開園」。1910年(明治43年),「新開園」改名為「池上」。
1939年(昭和14年),李約典夫婦開始在月台叫賣蕃薯餅(池上飯包前身)。
1948年,開始製作「御便當」在池上月台叫賣, 每個定價1.5元(第一代飯包)。
1962年,改用木盒包裝,池上通水、通電(第二代飯包)。
1976年,池上飯包菜色變化(第三代飯包)。
1988年,池上飯包店原址發生火災。
1995年5月16日,創立第一家悟饕池上飯包店。
2000年10月25日,合併池上飯包老店正式改名「悟饕池上飯包」,並開放連鎖加盟(第四代飯包)。
2002年3月10日,悟饕池上飯包入選年度十大風雲商品。
2002年6月9日,池上飯包博物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