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地區的歲時傳統節日、婚喪嫁娶相沿成習,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陰風俗
- 地區:江陰地區
- 食材:麵條
- 概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集場,春節,概述,菜系,元宵,清明,立夏,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陽,冬至,臘八,臘月廿四,除夕,婚嫁習俗,
集場
作為一種漢族民俗文化活動,城鄉廟會節場由來已久,昔時帶有濃厚封建迷信色彩。人們為祈求神靈保佑,消災降福,擇定傳說中某個菩薩的生日,在廟會演戲酬神。更有迎神賽會,燒香念佛,民間雜耍紛呈,於是商販雲集,買賣興隆,沿襲成俗。廟會之日,家家備菜。如山觀的香山,有大小廟宇8座,從清鹹豐年間起,農曆三月十五為廟會節場,各路菩薩被抬出,更換新袍,接受祭祀,然後按古時官場,全副執事儀仗,掮旗打傘,浩浩蕩蕩"出會"。其中夾著漢族民間文藝"蕩蕩船"、"茶酒擔"、"踩高蹺"、台閣"仙牛打水"等。整座香山連同周圍倉廩橋、占文橋、三甲里、王家埭4個小集鎮熱鬧非凡,農民們趁此一年一度節場,買回自己所需農具和日用品。江陰君山農曆三月廿七、廿八廟會節場,盛行拜香會。各鄉善男信女,結隊成群,手捧香凳,頂禮膜拜,稱為"文香";更有"吊肉香"者,用多枚鋼針勾在臂膀上,下掛銅鑼、香爐,最重達50餘公斤,稱為"武香"。全城路之為塞,是日物資交流興旺,店家莫不利市數倍。
解放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文化科學的逐步普及,廟會不禁自絕。從1953年起,江陰縣人民政府為了活躍農村經濟,積極提倡利用各地廟會之日,舉辦城鄉物資交流會,人們習慣仍稱為"節場"。買賣商品,走親訪友,結合演戲、放電影、體育比賽,內容更新,備受人民民眾歡迎。
過了元宵節,江陰各地就陸續開始集場了!從農曆二月初八到八月二十八,江陰大大小小有40多個集場。
春節
概述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從初一至初五,民間均有約定俗成、名目繁多的節日活動。正月初一凌晨,須燃放爆竹,稱為“開門炮仗”,取“開門迎春,指日高升”的口彩,亦有“驅病消災”之意。合家老小穿戴一新,在家長的帶領下,祭天地,拜祖宗。然後,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給孩子發“壓歲錢”。早餐吃團圓、糕饅,取“合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吉利。善男信女清晨前往寺廟,焚香膜拜。更有虔誠者爭先趕到廟裡燒頭香,以討大吉大利。中午吃麵,意兆長壽。晚餐燜食除夕所剩飯菜,寓意“年年有餘”。入夜早睡,就寢不點燈。年初一這天,忌動剪刀,禁掃地,也不能外出倒垃圾,否則會被看作倒掉財運。初二開始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賀節,江陰有“拜年拜到正月半”之說。正月初五為“路頭菩薩生日”,清晨接“路頭”,請“財神”,晚了怕被別人搶走,所以從初四半夜至初五黎明,爆竹聲不絕於耳。年初五這天,商店店主要請全體夥計吃“路頭酒”,店主如要辭退夥計,便以吃雞頭的方式在酒席上確定下來。 舊時從初六起,大小商店開始營業,稱為“小開門”,正月十八過後,稱為“大開門”。
祭祖
說到習俗,江陰的風俗還是沒多大區別,大致和其他地方一樣。江陰人一般會在年前祭拜祖宗又叫過年,但必須先撣過灰塵,蜘蛛網後才可以祭拜。具體要有魚有肉,豆腐百葉,青菜,年糕饅頭,豆芽,鯿魚,共十幾道菜,還要等香燒完化紙錢,經。最後放爆竹關門,然後家裡就不能有人出去了。可是婆婆家就和我們家不一樣,他們不像我家必須要十幾個菜,也不需要等香燒完再化紙錢。年初一要吃團圓,整個年頭年尾都要放爆竹,開門爆竹和關門炮仗。年初二一般是給娘舅拜年,然後到正月十五也要吃團圓。之後年就算過完了。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撣蛛網。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我們叫大掃除
而且我們這兒必須要打掃好衛生,撣灰塵,蛛網後才可以請老祖宗吃年夜飯,你們要祭祖嗎? 我們的祭祖,請老祖宗吃年夜飯必須要準備年糕,饅頭,還要魚肉等共十幾道菜系,準備洗臉盆,毛巾,還要敬三回酒,我家是共三十六個酒盅,然後盛飯,燒紙錢,經,等一切完後也就是老祖宗吃完才能收拾桌子,最後自己家人才可以吃晚飯,吃完收拾完還要放關門炮仗,放過就要關門,不能出去了。
貼春聯
不過現在好像年輕人都不講究了,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貼了。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不過這個福到還是幾乎家家都會帖的,還有的人家貼那種福娃,一對的恭喜發財的那種人像。
除夕
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我們家都是吃完年夜飯一起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吃年糕 ,糰子,餛飩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一年比一年高,也叫步步高。現在的年糕已經多樣化了,血糯的等。以前我們家是做年糕,現在吃得少了,就買現成的。還有的地方要做糰子,吃餛飩。我們家餛飩是必包的,糰子就買現成的。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我們家一般都是老爸放,現在老公偶爾也會放。
吃團圓
年初一早上我們這都要吃團圓,那種小小的,加點紅糖。也有的還要蒸年糕,饅頭,記憶中小時候就是也吃年糕,饅頭的,現在好像隨意了,但團圓還是家家都吃得。
菜系
江陰春節期間的吃,包涵著深厚的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寄託著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追求。吃什麼?怎樣吃?大有一番講究。特別是:每道菜點除了有自己的名字外,還有一個吉祥的稱謂和寓意。
以下是江陰菜系的寓意:
1、糕,稱為:“年糕”,寓意:職位、收入、年齡年年增高。
2、糰子、團元,寓意:合家團圓、萬事圓滿。
3、餛飩,稱謂:“堆財”,寓意:財寶不斷進門,整整齊齊堆放在家中。
4、麵條,稱謂:“壽麵”、“銀線”,寓意:身體健康、長壽八百,做什麼都能賺錢,好友眾多、往來不斷。
5、水芹(切成寸段),稱謂:“稱心”,寓意:事事稱心、處處稱心。
6、黃豆牙,稱謂:“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時時如意。
7、水芹炒(拌)豆芽,稱謂:“稱心如意”,寓意:心想事成、事事稱心、件件如意。這個和鯿魚一樣祭祖也常用。
8、紅白蘿蔔條,稱謂:“興隆”,寓意:事業興盛隆昌、金條銀條滿屋。
9、蔥,稱謂:“聰明”,寓意:天資良好、頭腦發達、接收知識能力強。
10、河蝦,稱謂:“彎彎順”,寓意:辦事即使遇到曲折也會順利地辦得紅紅火火。
11、鰱魚:稱謂:“連年有餘”,寓意:家境良好、年年有餘糧、余錢。
12、鯽魚:稱謂:“節約有餘”,寓意:勤儉持家,有積蓄、有盈餘。
13、芋艿和魚頭,稱謂:“遇頭”(機會),寓意:機遇眾多,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14、豬肝,稱謂:“珠冠”,寓意:頭戴珠冠、地位顯赫。
15、豬耳,稱謂:“順風”,寓意:辦事一路順風。
16、豬舌,稱謂:“賺頭”,寓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17、豬頭肉,寓意:永爭第一、位居頭牌。
18、豬蹄,稱謂:“招財”,寓意:財運招手即來。一般會和肉圓一起煲湯,裡面加木耳,等,家家不同,個人喜好。
19、扣肉或走油肉,稱謂:“元寶肉”,寓意:家中富足,元寶常存。幾乎每家請客吃飯都必備的菜。
20、荷包蛋,稱謂:“錢包”、“元寶”、“金寶”(進寶),寓意:財運亨通、收入豐厚。
21、總篤,稱謂:“全家福”,寓意:合家團聚、福壽臨門。和現在的火鍋一樣的,裡面什麼都可以放。
22、筍乾,稱謂:“升官”,寓意:仕途順暢,職位不斷上升。
23、髮菜,稱謂:“發財”,寓意:財運旺盛、財帛豐盈。
24、蓮心,稱謂:“連心”,寓意:同心合力、心心相連。
25、花生,稱謂:“常生果”,寓意:健康長壽、常生不老。
26、紅棗,稱謂:“早子”,寓意:早生貴子。
27、甘蔗,稱謂:“節節甜”,寓意:一節更比一節甜,生活質量越來越好。
28、荸薺,稱謂:“馬蹄”,寓意:春風得意馬蹄急,仕途順暢、晉級快速。
29、菱角,稱謂:“玲瓏”,寓意:靈活、可愛。這個一般是長輩,外婆為將要上學的孩子準備的。
30、梨:稱謂:“伶俐”,寓意:靈活、利害。也是為塊要上學的孩子準備的,放在新書包里。
31、蘋果,稱謂:“平平安安”,寓意:太平無事。
32、芝麻,稱謂:“節節高”,寓意:生活和發展水平節節增高、越來越高。
……
江陰人春節吃的菜點有許多,不管各家各戶的經濟情況如何,有幾樣是必須吃的。
如:水果、乾果中的“紅棗”、“花生”、“甘蔗”、“蘋果”、“荸薺”、“菱角”。
冷菜中的“水芹”、“黃豆芽”、“大蝦”、“豬乾”、“豬耳”、“豬舌”、“豬頭肉”。
熱菜:大菜中的“筍乾扣肉”、“蘿蔔篤肉”、“豬爪燴肉元”、“清湯整雞”、“紅燒鰱魚”、“百葉絲炒菠菜”、“炒青菜”。
湯菜中的“全家福”、“火鍋”。
江陰人春節之所以要吃這幾道菜點,就是因為這每道菜點中各自蘊涵著美好的寓意、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接灶君是元宵習俗之一,從正月十三起,家家便在灶前掛荷花形燈盞,在屋檐下懸點彩燈。晚上要在灶上設香祭供,迎接灶君。江陰澄江鎮、璜土、西石橋等地則在除夕夜接灶神。元宵節晚上例食湯圓。入夜,各地舉行燈會,調龍燈,跑馬燈,舞獅子,滿街歡騰;鑼鼓聲,鞭炮聲,歡笑聲,響成一片。舊時,江陰城鄉燈會以城隍廟懸燈敬神為最盛,正月十三“上燈”後,延至正月十八方才“落燈”。長壽的百鳥燈、西石橋的茶花擔、三寶村的花蹺、山觀的盪湖船、申港的段龍舞、利港的調九獅、華士的漁籃花鼓也素負盛名。
清明
公曆4月5日(有的年份為4月4日)為清明節,民間均有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江陰人把清明掃墓稱為“填墳”,填墳的時間並不限定在清明當天,有“前十日,後十日”之說。不過,第一年填的新墳,則必須在清明當日祭掃。插柳和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風俗。舊時,江陰人不僅在墓上插柳,更有在清明節早上在門楣插柳的習俗。婦女們則鬢插青柳,稱為“戴柳”,意在消災避禍。
立夏
立夏在公曆5月6日前後,我國習慣把這一天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這一天,江陰有飲自釀白酒、嘗“三鮮”的習俗。澄江鎮、西鄉璜土、利港一帶的立夏三鮮分為地上(莧菜、青蠶豆、蒜苗)、水中(銀魚、白蝦、子鱭)、樹上(楊梅、櫻桃、枇杷)三類,東鄉長涇、文林一帶的立夏三鮮只分地上和水中兩類,北國則只有地上三鮮一類。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其時盛夏漸至,蚊蠅百蟲日盛,人們把五月視為“惡月”,家家都在門上懸蒲劍,貼符錄,以驅魅鎮邪,澄江鎮和西鄉璜土、利港等地還在門上貼鐘馗像,表示驅鬼降妖。室內點燃菖蒲、艾葉,熏煙除蟲,淨化空間。自古以來,端午節都要用青蘆葉裹糯米粽,粽子有三角、小腳、荷包等形狀,有赤豆粽、白米粽、鮮肉粽等品種,與鹹鴨蛋、雞蛋同煮。午刻飲雄黃酒,名曰“賞午”。幼兒穿上虎頭鞋,大人用手指蘸上雄黃酒,在小孩眉心寫一“王”字,並塗於耳朵、手足心,據說能避“五毒”(蛇、蜈蚣、蟾蜍、蜘蛛、壁虎)。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這都是民間紀念投江殉國的楚國詩人屈原而普遍流行的風俗。江陰城區南起五雲橋,北抵黃田港,彩旗招展,鼓樂齊奏,龍舟競發。
夏至
夏至,顧名思義,即夏天正式來到的日子。這一天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起,秧苗開始分插,進入“頭蒔”。諺語云:“端陽勿吃粽,死了無人送;重陽勿吃糕,死了無人扛;夏至勿吃餛飩,死了無不墳墩。”家家戶戶在夏至吃餛飩,取和合之意,尤習慣吃莧菜餛飩,據說可免疰夏。夏至前後,江陰周莊一帶的新婚女子,娘家要備竹蓆、蚊帳等物送去,名曰“辦夏”。出嫁女子亦備鹹鴨蛋等物回娘家。諺語云:“夏至有風三伏熱”。人們認為,夏至這天有風無風與三伏天熱與不熱有關。
七夕
農曆七月初七之夜即七夕。相傳牛郎織女此夕相會於銀河鵲橋,民間有乞巧的習俗,鼓這天又稱“乞巧節”。早先,江陰女子在這一天都要採下紅色鳳仙花,搗爛後塗染指甲,以乞手巧。七夕之夜,民間女子都要擺香案,備瓜果,且拜且祁,向織女求賜紡紗織布、縫衣繡花的技巧。是夜,婦女們還要在月下食巧果(一種油麵糖點心),結彩線,並以絲縷等穿七孔針,穿得快者,即為得巧,表示能多乞到巧。
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是日,各家各戶不分貧富,都要置酒菜“祝饗”,祭祀祖先,謂之“過七月半”。這天晚上,江陰澄江鎮等地習慣在門外祭祀野鬼,曰“齋孤”。當晚還要在人們經常走過、到過的路邊、井邊、河邊,敲擊器皿,焚化紙錠。青陽等地還要散放飯糰,以“結鬼緣”賑濟孤魂野鬼,西鄉一些地方叫“設顧”。而各家主婦都要告誡子女,切勿在這天晚上走出家門,以防碰著野鬼。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江陰地區中秋節早晨有吃糖芋頭的習慣,有的在芋頭中搓上幾個糯米糰圓,食之甜甜糯糯,合家團團圓圓。除了糖芋頭外,周莊等地還有吃百合、餛飩、糰子等,長涇等地則有食自煎米粉餅、抄發芽蠶豆的習俗;西鄉還流行用麵粉製成圓如月亮的薄餅,以芝麻、韭菜、豬油、油酥、糖等作餡,稱“月亮餅”或“亮月餅”,十分可口。中午食月亮餅或鹹膩頭。中秋節的晚餐備好豐盛佳肴,平時在外的人這一天要爭取趕回來,合家團聚,共進晚餐,故而又稱“團圓節”。晚飯後,一般都要在院落邊吃月餅、菱、梨、藕,邊賞月。以往,江陰城內居民有中秋夜到文廟跑三橋的習俗,不少人將跑三橋當作祛疾交運的大事,謂之“過運”。中秋之前,已婚或將婚之男子,一般都要備齊月餅、煙、酒、藕等禮品,赴岳父母家“張八月半”。親友之間夜往往以月餅相贈。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謂重陽,又名重九。“九”與“久”諧音,有長壽之寓意,故近些年將重陽節定為敬老節。是日,家家吃重陽糕。據說重陽糕的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本是秋收後的一種嘗新食品。重陽節歷來有臂佩茱萸囊、飲菊花酒、登高秋遊之習俗,古人將茱萸稱“辟邪翁”、將菊花稱“延壽客”。舊時,江陰城郊居民常常在這一天攜帶酒具,結伴登君山遊覽。重陽次日亦有人登高宴飲,俗稱小重陽。
冬至
冬至成節始於漢代,盛於宋代。這天白晝最短,此後白天日漸見長。江陰民間有“冬至大如年”、“冬至賽小年”的說法。冬至隔夜稱為“冬至夜”,人們照例都要在家裡設齋、祭祖。冬至夜的“冬夜飯”,有的人家邀集親友聚餐,過去地主辭退長工亦在這天,故有“冬至夜,有錢的吃一夜,無錢的凍一夜”的民謠。江陰西鄉及青陽等地還有一俗,冬夜飯的菜餚中必有胡蔥燒豆腐,俗語稱:“若要富,冬至隔夜吃碗胡蔥燒豆腐。”“蔥”意為鬱鬱蔥蔥、蓬蓬勃勃,“豆腐”在江陰方言中與“兌富”諧音。“乾淨冬至邋遢年”,冬至前後逢雨雪,則年夜會放晴;反之,年夜會有雨雪,道路邋遢泥濘。
臘八
古代有獵祭的詞素,孤兒,農曆十二月稱“臘月”,十二月初八為“臘八”。傳說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寺僧要在這一天熬“七寶五味粥”敬奉佛祖。江陰的一些寺廟臘八這天煮粥施主,以結善緣;贈粥貧民,以示賜齋。民間臘祭祖先與佛教臘八敬佛之俗相融合,後僅留下“臘八粥”之習俗相沿至今。“臘八粥”即用八樣蔬菜果品煮粥。一般可放進棗、栗、芋艿、蠶豆、赤豆、黃豆、花生米、白果、山芋、豆腐、百葉絲、青菜、胡蘿蔔等,講究些的還配有蓮心、核桃肉、桂圓肉、銀耳等。江陰農村,除了吃臘八粥,有的地方還在這天專門釀酒,稱為“臘酒”,據說臘八釀的酒可久藏。
臘月廿四
臘月半一過,年景漸現,家家戶戶都要里里外外進行一次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年,俗稱“撣檐塵”。江陰東鄉有“十七十八,越撣越發”之說,西鄉則將“撣檐塵”安排在臘月廿四送灶神之後驚醒。到了臘月廿四,要用糯米、麥芽糖做成“齋灶糰子”送灶君,祈求灶君“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臘月廿四前後,更夫擊坼巡夜,串街走巷:“寒冬臘月,小心火燭,水缸滿滿,灶門潔淨,前門關關,後門撐撐”。在農村,臘月廿四晚間,還要到田頭燒把火“照田財”,祈求來年豐收。
除夕
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夜為“大除夕”、“大年夜”、“年三十”。屆時,家家要貼春聯,掛年畫,備菜餚。外出者不論多遠,務必在年前趕回,合家團圓。入夜封井,接灶神堂前紅燭高照,祭祖之後,合家老小,共聚一桌,吃“年夜飯”。菜餚中,長輩會關照孩童討口彩:吃點青菜,有清有頭(懂事之意);吃點豆芽,如如意意;吃點菠菜,有巴有望;吃點芹菜,勤勤儉儉;吃點蘿蔔,興隆發財......按江陰的風俗,年夜飯要燒出鍋巴,數量上要多燒一點,特意留有剩飯,取“年年有餘”之意。大年夜關門前要放“關門炮仗”,多數人家堂前放一盆火,稱“旺盆”。全家人圍爐團坐,通夕不眠,謂之“守歲”。午夜鐘聲響起,千家萬戶鞭炮齊鳴,辭舊迎新。
婚嫁習俗
舊時江陰男女婚姻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不能自主。聯姻有所謂“六禮”,程式至為繁瑣: 納彩:男家 央媒向女家提親,女家答應議婚後,男家備禮去求婚。
問名:男家托媒人請問女方的名字和生年月日,稱“討八字”。女方應允,即請媒人將“庚貼”(出生年、月、日、時辰、生肖)送至男方,稱“送口生”。
納吉:男方將“口生”放在“灶神堂”中,3日內家宅平安,再請算命先生掐算,如雙方無“衝剋”,則擇日“定親”。“定親”不限年齡,有幼兒、少年,甚至在娘肚裡就相約定親,所謂“指腹為婚”的。
納徵:由男方將祖孫三代名字寫在“庚貼”上,連同彩禮(金銀首飾和衣物)放在聘禮盒內,送往女方。互換“大貼三代”,婚事即作定論。
請期:迎娶前,男方擇定吉日,用紅紙寫好,並備“壓帖”(禮金),托媒人將“日書”送給女方。一般送到第三次,女方才會收下。婚期確定後,根據女方要求,再給予禮金,稱“大送銀子”,以備女方置嫁妝。
迎親:結婚之日,新郎親自迎娶,男方備花轎迎親,女方備妝奩送嫁。雙方備酒筵款待親友。請“全福人”(夫妻雙全,有兒有女的婦女)鋪新床,稱“暖房”。迎親時要有兩盞男方姓氏的堂名燈籠,抬“旺盆”為前導。新女婿上門,還有索取“開門賞封”方讓進門的陋規,“花轎到了門前,還要半隻牛錢”。過門時,父母要請女兒吃飯,女兒須吃一點剩一點,討個吉利。上轎前,更衣洗臉上“頭面”,要向父母哭別。轎子起身,女家把新娘梳洗用的水潑出去,意為“嫁出女兒潑出水”,日後娘家不管了。男方要派人在半路候轎,見轎鳴炮,以示迎接。轎子停在男家門口,在爆竹聲中,點燃花燭,吃團圓,新娘由喜娘攙扶,腳踩布袋(象徵傳宗接代)、稻柴(象徵黃金條),進夫家大門。然後,新郎、新娘要拜天地、拜父母,還要對拜,統稱為“拜堂”。手牽紅綠汗巾,由一對童男童女手擎紅燭引入新房。新郎用秤桿挑起新娘頭上的方巾,寓為“稱心滿意”,夫妻行合卺禮,飲交杯酒。接著宴賓客,鬧新房。客散人靜後,全家再吃“合家歡”,新娘則把飯菜留在桌上,稱“留米囤”。之後,新夫婦在新房裡吃棗子桂圓(象徵早生貴子),蓮心核桃(象徵連心如意)和五隻雞蛋(象徵五子登科)。次晨,新娘由婆婆引見親長。新娘向長輩敬茶,長輩給紅紙包的“見面錢”。
回門婚後第三天,新郎帶禮物陪新娘回娘家,稱“雙回門”,女方設宴待客。新女婿拜見女方長輩,受“見面錢”,女方辦糕饅,裝成盒子,當天帶回婆家結人緣。
辛亥革命後,這種以男方付女方的身價為主要特徵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婚禮的繁文縟節,受到進步知識分子的衝擊,主張自由戀愛,推行文明結婚。新郎、新娘由男女儐相陪同,舉行結婚儀式,雙方家長和介紹人出席,並請地方有聲望人證婚。儀式有奏樂、唱歌,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新人相對鞠躬,在婚書上用印,交換飾物等。主婚人、介紹人、新婚人和來賓講話,以示祝賀勉勵,新人也要講話致謝,儀式熱烈隆重,但鄉間改變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