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水利志》是2009年出版的圖書,由江都水利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江都水利志
- 作者:江都水利志編纂委員會 編
- ISBN:9787802387058
- 頁數:634
- 定價:200.00元
- 出版時間:2009-12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江都水利志》內容簡介:江都位於淮河人江尾閭,京杭大運河、通揚運河穿境而過,境內水系發達,既是“魚米之鄉”,又是“洪水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給江都帶來洪澇災害頻繁。江都水利源遠流長,置縣兩千多年來,歷代江都人民堅持不懈的治水史功績卓著,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市人民經過六十年的艱苦奮鬥,江都水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骨幹水系框架基本形成,防洪除澇和灌排體系日臻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網路建立健全。為總結研究江都水利的演變規律和人民民眾興修水利、根除水害的歷史經驗,弘揚江都人民在水旱災害鬥爭中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再現可歌的治水史績和豐富的水文化,給未來水務事業發展留下寶貴的史料。根據省水利史志、揚州市、江都市地方志編纂規範要求,組織力量,編纂出版《江都水利志》。《江都水利志》編纂工作始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歷時二十多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85年,組織專門班子先後開展了兩次集中整理編纂,完成《江都縣誌》水利篇,收集整理的大量珍貴資料為《江都水利志》的編纂奠定了基礎。第二階段:2006年8月,根據《地方志工作條例》要求,重新啟動修志工作,成立《江都水利志》編纂委員會,按照兩輪志書合一出版的要求,在第一輪《江都水利志》初稿的基礎上,重新修定綱目,實行“開門修志”的方法,全員發動,集思廣益,全面收集資料,舉全系統之力投入志書編纂。經過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於2008年7月,先後完成《江都水利志》(稿)自審和複審,經修改後形成《江都水利志》(送審稿)。2009年5月,揚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揚州市水利局和江都市地方志辦公室聯合召開《江都水利志》(稿)評審會,與會領導和專家對志稿進行了評審,並獲得通過。
《江都水利志》設十七章、八十五節,約六十五萬字。本志書貫通古今、突出當代,詳實記載新中國成立以後江都市(縣)境域內的各項水利建設情況和水利史料,充分展示幾代水利人努力的成果,為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防汛、抗旱及水務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了一部有價值的珍貴史料,對進一步提高全市水務工作水平,加快水務現代化建設,更好地為江都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自然概況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氣候
第四節 土壤植被
第二章 水系水文
第一節 水系演變
第二節 長江水系
第三節 淮河水系
第四節 分片引排水系
第五節 湖泊
第六節 水位流量
第三章 水資源
第一節 水資源總量
第二節 水資源供需平衡
第三節 水質監測保護
第四章 流域性河道治理
第一節 裏運河
第二節 通揚運河
第三節 新通揚運河
第四節 三陽河
第五節 新三陽河
第六節 高水河
第七節 淮河人江水道
第八節 鹽邵河
第九節 泰州引江河
第五章 江堤護岸工程
第一節 江堤建設
第二節 嘶馬彎道
第三節 護岸工程
第四節 沿江涵閘
第六章 骨幹河道治理
第一節 白塔河
第二節 紅旗河
第三節 野田河
第四節 小涵河
第五節 邵仙引河
第六節 向陽河
第七節 灰糞港
第八節 瀂汀河
第九節 龍耳河
第七章 自流灌溉工程
第一節 灌區建設
第二節 總渠主要建築物
第三節 灌區補水站
第四節 灌區管理
第五節 灌區水利科研
第八章 農田水利
第一節 圩區治理
第二節 河網建設
第三節 田間工程
第四節 農田排灌
第五節 高產農田建設
第六節 試點工程
第七節 水土保持
第八節 橋樑建設
第九節 小農水改制
第九章 城市水利
第一節 城區河道
第二節 城區涵閘
第三節 城區防洪
第十章 防汛防旱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水情調度
第三節 經費器材
第四節 自然災害
第五節 重大抗災紀實
第十一章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
第一節 泵站工程
第二節 配套工程
第三節 工程效益
第十二章 工程管理
第一節 堤防管理
第二節 涵閘管理
第三節 河道管理
第四節 圩區管理
第五節 施工管理
第十三章 水政執法水資源管理
第一節 水政執法
第二節 行政許可
第三節 水資源管理
第十四章 水利經濟
第一節 綜合經營
第二節 水費徵收
第三節 堤防占用費徵收
第四節 閘費徵收
第十五章 科技教育
第一節 科技組織
第二節 科技隊伍
第三節 科技成果
第四節 人才培訓
第十六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黨群組織
第三節 直屬事業單位
第四節 鄉鎮水務(利)站
第十七章 人文
第一節 藝文選
第二節 古蹟
第三節 人物
第四節 先進名錄
第五節 天氣諺語
附錄
索引
編後記
序二
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自然概況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氣候
第四節 土壤植被
第二章 水系水文
第一節 水系演變
第二節 長江水系
第三節 淮河水系
第四節 分片引排水系
第五節 湖泊
第六節 水位流量
第三章 水資源
第一節 水資源總量
第二節 水資源供需平衡
第三節 水質監測保護
第四章 流域性河道治理
第一節 裏運河
第二節 通揚運河
第三節 新通揚運河
第四節 三陽河
第五節 新三陽河
第六節 高水河
第七節 淮河人江水道
第八節 鹽邵河
第九節 泰州引江河
第五章 江堤護岸工程
第一節 江堤建設
第二節 嘶馬彎道
第三節 護岸工程
第四節 沿江涵閘
第六章 骨幹河道治理
第一節 白塔河
第二節 紅旗河
第三節 野田河
第四節 小涵河
第五節 邵仙引河
第六節 向陽河
第七節 灰糞港
第八節 瀂汀河
第九節 龍耳河
第七章 自流灌溉工程
第一節 灌區建設
第二節 總渠主要建築物
第三節 灌區補水站
第四節 灌區管理
第五節 灌區水利科研
第八章 農田水利
第一節 圩區治理
第二節 河網建設
第三節 田間工程
第四節 農田排灌
第五節 高產農田建設
第六節 試點工程
第七節 水土保持
第八節 橋樑建設
第九節 小農水改制
第九章 城市水利
第一節 城區河道
第二節 城區涵閘
第三節 城區防洪
第十章 防汛防旱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水情調度
第三節 經費器材
第四節 自然災害
第五節 重大抗災紀實
第十一章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
第一節 泵站工程
第二節 配套工程
第三節 工程效益
第十二章 工程管理
第一節 堤防管理
第二節 涵閘管理
第三節 河道管理
第四節 圩區管理
第五節 施工管理
第十三章 水政執法水資源管理
第一節 水政執法
第二節 行政許可
第三節 水資源管理
第十四章 水利經濟
第一節 綜合經營
第二節 水費徵收
第三節 堤防占用費徵收
第四節 閘費徵收
第十五章 科技教育
第一節 科技組織
第二節 科技隊伍
第三節 科技成果
第四節 人才培訓
第十六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黨群組織
第三節 直屬事業單位
第四節 鄉鎮水務(利)站
第十七章 人文
第一節 藝文選
第二節 古蹟
第三節 人物
第四節 先進名錄
第五節 天氣諺語
附錄
索引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