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位於江西靖安縣水口鄉水口村李家自然村,2006年12月30日發現,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於2007年1月6日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縣博物館正式發掘。李洲坳東周墓葬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形墓葬。墓葬形制奇特,埋葬風格獨具特點,為全國僅見。出土的絲織品文物,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絲織品,其中的染色織錦服飾,是我國發現的最早服裝,可以改寫中國紡織織造歷史和文化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
- 地點:江西靖安縣水口鄉水口村
- 發現時間:2006年12月30日
- 發掘時間:2007年1月6日
- 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
文物簡介,考古發現,文物保護,專家點評,
文物簡介
墓葬位於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李家村茅屋組李洲坳山東坡,是有封土的大型土坑豎穴墓葬。原封土高約12米,封土底部為圓形,直徑30-35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長方形豎穴土坑作為墓穴。墓穴南北長14.5米,東西寬11.3-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約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層青膏泥作為保護。墓葬東壁南端挖建一東西向斜坡墓道,與東壁基本垂直,墓道寬度3.2米,坡度25度。
墓穴底部東南高,北部低,不甚平整。填埋時,先在墓底墊厚40-60厘米的青膏泥,使底部平整。在青膏泥上放置棺木47具。在棺木底部,普遍墊有一層竹蓆;竹蓆上還保存有十分清晰的捆綁棺木的竹繩。這些竹繩、竹蓆層次關係清楚,沒有明顯的打破關係。棺木用多層竹蓆包裹,下葬之後,再次用青膏泥覆蓋墓葬及棺木;之後用厚約10厘米的黃土覆蓋棺木及墓底,夯打並火烤,形成緻密的包裹層。黃土包裹層比較明顯的分3個區域。主棺所在的C區,首先封裹並火烤,單獨享用墓葬東南一角,單獨成小冢,然後是A區和B區。埋葬後墓底形成3個小冢。
墓穴內填土由北往南逐層夯築填起,分4層,每層填土顏色均有所不同,各層之間有大塊石塊間隔。填土深度達到墓葬開口後,開始擴大面積封土。棺木主要為東西向分布,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大多數保存完好。棺木均上下半圓形結構,用原整木對半剖開,然後用斧、錛類工具挖成。棺木多數東西向,少數南北向;死者多數頭東腳西,仰身直肢,少數為側身屈肢。下葬時使用紡織品匹料或竹蓆包裹屍身,有的可能未穿衣物。隨葬品放置在死者腳邊或腳邊的竹笥之中,最多隨葬19件,最少3件。隨葬品組合有小型青銅手工加工工具、木質紡織工具、竹質紡織工具和陶紡輪、漆勺等。少數隨葬原始青瓷器、青銅鼎、彩繪漆劍。棺木中有22具發現有人類遺骸。人類遺骸能夠檢測的個體均為女性,年齡15-25歲。死者少數為側身屈肢,多數仰身直肢。
出土各類文物650餘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銅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屬器5件以及紡織品300餘件。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人體骨骼標本。
李洲坳墓葬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結構最為奇特的一坑多棺的墓葬。
從考古學層面分析,李洲坳墓葬出土文物與江西貴溪崖墓出土的同類器物基本一致;與湖南地區越人墓葬的隨葬品組合也相似,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團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現象;同時,從墓葬結構,漆器文物的某些特點分析,又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東周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風格影響的新型青銅文化。它也反映了在春秋時期,在贛西北地區可能還存在過一支具有高度青銅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團。
依據墓內出土的年代特徵鮮明的原始青瓷器、越式青銅鼎,經過與江西及周邊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同類器物相互比較,初步推斷,李洲坳墓葬的年代當在春秋中晚期,年代距今約2500年。
考古發現
2007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縣博物館聯合對靖安縣水口鄉東周墓葬進行發掘。
這種“一坑多棺”的葬俗在我國考古史上屬首次發現。保存的大量人類遺骸,填補了中國南方地區先秦人類遺骸研究的一項空白,為先秦時期南方地區體質人類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標尺。
靖安東周墓葬群出土各類文物650餘件。這些文物大致可以歸類為:
金質飾物1件,圓形金質飾物,直徑達30厘米,表面用鏨刻技法裝飾出三圈龍形紋飾;外圍環以雙層陶製裝飾品,其上刻有精美的雲雷紋飾。這組器物造型獨特,工藝考究,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同期體量最大、裝飾最為繁複的金器。
竹器,竹器品種有竹笥、竹蓆、竹扇、竹勺等。便面(竹扇),長37厘米,用精細的竹篾編成,保存完好,為我國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扇類實物證據,堪稱中華第一扇。竹蓆,發現並成功取出3床竹蓆,長約180、寬約80厘米。織法講究,保存相當完好。竹笥,出土有方形和圓形。有的四周襯以絲織物,有的四角包裹了金屬附飾。圓形竹笥,用0.4毫米的竹絲編織成,製作極其精巧。
漆器,漆器品種有漆勺、漆盒、彩繪漆劍、漆盤等。漆勺,扁腹、曲柄。造型奇特,數量較多。長約40厘米。異形漆盒,長 17厘米,高6厘米。保存完好,造型奇特,表面裝飾規整的凹凸弦紋,髹黑漆;在黑漆表面刻劃有極其精細的刻飾線紋,刻飾線紋等距,間距1毫米,深淺如一。在中間的凹形方框內還鑲嵌有極其精巧的箭鏃狀飾物。堪稱髹漆製品的精品佳作。彩繪木劍,長約50厘米,保存完好。通體飾彩,鮮艷奪目。
木器,木器品種有紡織用具、木盒、木梳等。
青銅器和原始青瓷器,青銅器出土多件。造型簡單,沒有裝飾紋樣,屬越系青銅器的製作風格;原始青瓷器製作較精美,既有越系青瓷的造型特點,其瓷胎、釉色有具有強烈的本地文化特色。
出土了300餘件紡織品,品種有桑蠶絲和麻兩種。G11號棺木出土的一塊184厘米X133厘米的方孔紗是中國紡織品文物出土最早、面積最大的整幅拼縫織物。還出土了中國最早的織錦實物,且是由硃砂礦物顏料染線織造花紋,這是中國第一塊密度最高的織錦實物,每厘米織物經線240根,花紋有各式幾何紋和動物紋樣。值得驚喜的是,古墓出土了中國最早的服裝,同時還出土了幾種複雜的紡織新品種,完全可以改寫中國的紡織織造歷史。
文物保護
2007年7月29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黃景略、徐苹芳、張忠培、徐光翼4位先生同機到江西,深入到李洲坳實地指導。這4位國寶級的專家,一般情況下是很少出現其中兩人同乘一架飛機到同一個地方的,可是為了李洲坳墓葬,他們卻破例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嚴格遵照國家文物局“邊發掘邊保護”的精神,邀請了眾多國內一流多學科專家到李洲坳指導並具體參與發掘工作。為此,該所所長樊昌生經常坐鎮考古工地,協調各方關係,統籌發掘進程。“一流文物保護專家到來後,很多看上去是一攤爛泥的東西,被專家們清洗整理、科學保護就變成了國寶級的文物。這裡出土的文物很多就成了全國第一或是唯一的文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如此感嘆道。文物保護專家第一時間參與發掘,使得平時發掘中容易損毀的文物得以科學保護,是此次考古發掘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智勇在全國兩會期間專程到國家文物局匯報工作,並聽取國家文物局領導和專家們的意見:該墓葬的性質尚未明確,今後應配合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對墓葬周邊地區進行重點考古調查,尋找與墓葬相關的古文化遺址;要繼續加強出土文物的科技保護和多學科研究工作;要組織專家對李洲坳東周墓葬原址保護的可行性及博物館的選址進行論證。
根據這個意見,江西省文化廳正在著手規劃下一階段的文物保護及文物普查工作。李玉英指出,要以全面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為抓手,進一步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力度,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應對李洲坳周邊進行調查,尋找更高等級的城址、宮殿和文化遺存。調查結果也是令人振奮的,在附近方圓10公里的高湖、煙竹、雙溪鎮等地漫山遍野分布著數十個從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有一些面積達到數千平方米,具有相當等級的聚落形態。相信不久的將來,關於李洲坳以及周邊古文化的謎底也會一一解開。
李洲坳東周墓葬“一坑多棺”的埋葬形式和埋葬遺存都是全國僅見的,如何加以保護?這裡還出土了珍貴的席、劍、扇以及有可能改寫紡織品歷史的絲織物等,如何進行有效保護?這些都是擺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難題。為此,江西省文化廳專門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土遺址保護、竹木漆器保護、絲織品保護、體質人類學研究等方面的專家制定相關保護方案,並準備在原址建立大遺址博物館。一場更為宏大的文物保護工作已經拉開序幕。從這個意義上說,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的文物保護還剛剛起步,文物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專家點評
李洲坳東周墓葬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墓,其奇特的葬制和葬俗,均為國內首見。保存較好的人類遺骸,在南方酸性土壤環境下尤為難得,為先秦時期南方地區體質人類學提供了重要標尺。該墓葬對研究越系文化及其與周圍青銅文化的關係,也有重要價值。
李洲坳東周墓葬被評為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