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蓮花中學志(1941-2011)》是江西蓮花中學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蓮花中學志(1941-2011)
- 作者:江西蓮花中學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
- ISBN:978-7-5115-0681-8
- 編纂人員:李炳恩、陳移新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蓮花中學志》遵循《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定》中提出的“存真求實”的方針進行編寫,旨在發揮資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二、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堅持黨的基本慨設只路線,立足蓮花實際,體現改革和創新精神,用新觀點、新材料、新方法,實事求是地記述蓮花中學的歷史和現狀,力求做到思想性、資料性、科學性相統一,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少罪請斷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借鑑和依據。
作品目錄
封面
蓮花中學志
《江西蓮花中學志》編纂委員會
《江西蓮花中學志》編輯人員
圖片
編委人員照片
蓮花中學位置圖
全校教職工合影
蓮花中學校園全景圖
2011年學校人文生態廣場刻石——厚德
七八屆校友捐建的“飛向輝煌”雕塑屹立於學校人文生態廣場前方
學校人文生態廣場刻石——感恩
90年代學校行政班子研究學校行政工作
1996年7月江西省政府副省長黃懋衡(中)在縣委書記甘良淼(左一)的陪同下視察學校學校
現任行政班子合影
2010年12月18日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虞國慶(中)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學校現任行政班子正研究學校行政工作
1995年冬江西省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盧秀珍(左一)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08年江西省教育廳工委書記楊壽慶(右三)來校慰問教師並指導工作
2011年3H18日江西省電教館館長陳學軍來校指導工作並觀摩電子門板輔助教學
2008年武漢大學汪向明教授(左二)來校調研教學工作
1995年萍鄉市副市長鬍慧賢(前排右三)在縣委副書記劉漢恩(前排左二)的陪同下來校視察
2010年江西省團委副書記郭美薦(右二)來校指導團建工作
2010年萍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芝鄉(右二)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07年萍鄉市教育局局長龍啟連(左一)來校指導教研工作
2010年萍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劉亞風(中)來校指導工作
2011年9月萍鄉市教育局局長易加耕(中)來校指導工作
1999年蓮花縣委書記周瑾晟(前一)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00年蓮花縣縣長劉曉萍(中)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05年蓮花縣委孫家群(右二)書記來校視察指導黨建工作
2005年蓮花縣肖放萍縣長(前一)來校視察指導“三講”工作
2007年縣委書記劉家富(中)來校指導工作
2009年蓮花縣委書記聶曉葵(中)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10年蓮花縣政府縣長孫金淼(中)來校指導工作
2011年8月25日蓮花縣委書記夏興鍵祖盛艱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11年9月9日蓮花縣政府縣長劉鄉(左)來校慰問教師並指導鞏良主工作
學校注重傳統教育,圖戀敬屑為組織學生敬謁蓮花縣歷史紀念堂並獻花圈
2008年舉行高一新生軍訓和入學教育閉幕式,圖為學生們匯報表演
加強校際交流,提高教學水平,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內容,圖為部分重點中學在蓮中舉行聯誼會
學校組織學生上街打掃衛生,為建設文明縣城做貢獻
2007年暑期清華大學來校進行英語輔導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
加強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圖為學生參加全縣柑桔造林勞動情況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保證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圖為2010年運動會學生賽跑情景
開展文藝活動,活躍學生生活,圖為文藝晚會學生大合唱情況
扶貧助學是人民政府的光榮傳統,圖為校團委向貧困學生髮放政府人民助學金
學校重視圖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圖為1988年台胞李球先生捐資興建的春農圖書館,藏書7萬餘冊
1988年創辦的《碧嶺》校刊
部分集體榮譽
江西省教育廳
題詞
中共蓮花縣委書記夏興題詞
蓮花縣人民政府縣長劉鄉題詞
蓮花縣人大常務委員會主任嚴漫泉題詞
蓮花縣政協主席劉挨影墊紹華題詞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嚷辨事記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節 位置區域
第二節 歷史沿革
一、蓮花縣立初級中學
二、蓮花中學
三、蓮花縣五七中學
四、江西省重點中學
第二章 教育方針
第一節 建校初期教育方針
第二節 建國後30年教育方針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教育方針
第三章 德育管理
第一節 課程設定和內容
一、建校初期德育課程設定和德育教育內容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育課程設定和德育教育內容
第二節 德育管理網路
一、建校初期德育網路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育網路
第三節 德育教育方法與途徑
一、建校初期教育方法與途徑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方法與途徑
第四節 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一、建校初期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三、新世紀校外教學社會實踐活動
第五節 勞動教育
一、參加生產勞動和勞動教育
二、勞動教育宣傳及政策
三、勞動課主要內容
四、義務勞動
第六節 德育工作評估
一、對學生評價
二、對班級集體評價
三、德育工作獲獎情況
第四章 教學管理
第一節 管理序列
第二節 常規教學
一、基本學制
二、常規課程
三、通用教材
四、招生工作(見第九章 第一節 招生)
第三節 教學管理
一、學籍管理
二、教學反饋
三、教師崗位責任制
第四節 教學成果
第五節 教學改革與試驗
一、教學改革
二、學科競賽
第六節 教研活動
一、活動機構
二、活動內容
三、活動評估
第七節 課外學科活動和科技活動
一、初創時期
二、建國後30年
三、改革開放以來
四、1998年至今
五、科技活動
第五章 科研管理
第一節 科研序列
一、設科研處
二、科研管理
第二節 科研製度
一、科研項目“立項實施結題”制度
二、學習交流制度
三、專家引領制度
第三節 科研活動與交流
一、教學實驗
二、教法改革與課題研究
三、課例研究
四、科研刊物
五、專家指導教科研
第五節 教科研文選
第六章 體育、衛生和文娛
第一節 體育工作
一、體育教學
二、體育活動
第二節 衛生保健
一、衛生教學
二、環境衛生
三、醫療保健
第三節 文娛活動
一、音樂教學
二、文娛活動
第四節 美術教學
第七章 後勤管理
第一節 管理序列
第二節 財務管理
一、經費來源與開支
二、經費管理與審計
第三節 後勤保障
一、教學服務
二、生活服務
三、規章制度
第四節 勤工儉學
一、目的和內容
二、途徑和效益
第五節 校園建設
一、校園總體規劃
二、校園建設歷程
第六節 安全保衛
一、安全教育
二、安全管理
三、安全保衛
第七節 興教新風
一、興教基金
二、興教單位
三、助學人士
第八章 教職工
第一節 任用
一、任用編制
二、任用資格
三、任用
第二節 管理
一、行政管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考評考核與獎懲
第三節 待遇
一、政治待遇
二、經濟待遇
三、其他待遇
第四節 職稱評聘及公共科目考試
一、職稱評聘
二、公共科目考試
第九章 學生
第一節 招生
一、招生機構
二、招生政策及計畫
三、招生考試與錄取
第二節 學生管理
一、管理系統
二、管理活動
第四節 扶貧助學
一、人民助學金
二、學雜費減免
三、其它扶助
四、捐資(見第七章 第七節 興教新風)
第十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黨的組織
一、機構
二、組織活動
第二節 行政機構
一、學校行政機構沿革
二、職能部門
第三節 群團組織
一、工會
一、少年先鋒隊
三、共青團
四、婦委會
五、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簡稱關工委)
六、老年體育協會
第十一章 校園文化
第一節 校歌、校徽、辦校理念
一、校歌
二、雕塑
三、校徽(證章、校牌)
四、校名題字
五、學校印鑑
第二節 文化交流
一、姊妹中學
二、西片聯考
三、校際交流
第三節 藝文
一、教師藝文選登
二、架設橋樑,理解內涵
三、校友藝文選登
第四節 校史展示
一、史料
二、部分學生畢業照
三、學校變遷照
四、母校回憶
第十二章 榮譽及人物
一、榮譽
二、人物
朱江戶
劉超寰
趙撥輪
李映庚
邱新民
賀俊昌
李厥德
徐晟
段之帆
肖孟俊
齊隆剛
周維民
劉琨
朱有傳
劉銀華
王昌泉
伍彬泉
苗岐生
周林桂
劉許昌
趙膏良
郭鳳梧
孫林成
朱福海
謝寶文
謝穩玉
郭開仁
曾揚儒
周伯光
劉金昌
朱全福
劉秉林
吳益林
馮智武
王家初
鄧若瑟
段初發
朱庭翔
謝鑫文
賀艷花
甘炳文
謝岳
譚如香
劉盛
金玉文
羅決誠
何黎明
王國強
尹繼國
尹炳桂
龍進
朱剛強
楊富榮
周新
賀水山
王水平
龍卿吉
賀浩華
郭高球
肖海田
賀喜燦
賀林華
李巍
劉建洋
彭國賓
劉志剛
劉雋
尹兵平
嚴勇
劉偉見
陳紅喜
李初陽
江志彬
李佳林
晏軍生
謝洪威
第十三章 文存
後記
附錄
蓮花中學歷年學生名錄
歷年教職工
江西省蓮花中學在舉行建校七十周年慶典大會期間發來賀電賀信單位及個人名單
2011年8月25日蓮花縣委書記夏興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2011年9月9日蓮花縣政府縣長劉鄉(左)來校慰問教師並指導工作
學校注重傳統教育,圖為組織學生敬謁蓮花縣歷史紀念堂並獻花圈
2008年舉行高一新生軍訓和入學教育閉幕式,圖為學生們匯報表演
加強校際交流,提高教學水平,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內容,圖為部分重點中學在蓮中舉行聯誼會
學校組織學生上街打掃衛生,為建設文明縣城做貢獻
2007年暑期清華大學來校進行英語輔導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
加強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圖為學生參加全縣柑桔造林勞動情況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保證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圖為2010年運動會學生賽跑情景
開展文藝活動,活躍學生生活,圖為文藝晚會學生大合唱情況
扶貧助學是人民政府的光榮傳統,圖為校團委向貧困學生髮放政府人民助學金
學校重視圖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圖為1988年台胞李球先生捐資興建的春農圖書館,藏書7萬餘冊
1988年創辦的《碧嶺》校刊
部分集體榮譽
江西省教育廳
題詞
中共蓮花縣委書記夏興題詞
蓮花縣人民政府縣長劉鄉題詞
蓮花縣人大常務委員會主任嚴漫泉題詞
蓮花縣政協主席劉紹華題詞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節 位置區域
第二節 歷史沿革
一、蓮花縣立初級中學
二、蓮花中學
三、蓮花縣五七中學
四、江西省重點中學
第二章 教育方針
第一節 建校初期教育方針
第二節 建國後30年教育方針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教育方針
第三章 德育管理
第一節 課程設定和內容
一、建校初期德育課程設定和德育教育內容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育課程設定和德育教育內容
第二節 德育管理網路
一、建校初期德育網路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育網路
第三節 德育教育方法與途徑
一、建校初期教育方法與途徑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方法與途徑
第四節 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一、建校初期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三、新世紀校外教學社會實踐活動
第五節 勞動教育
一、參加生產勞動和勞動教育
二、勞動教育宣傳及政策
三、勞動課主要內容
四、義務勞動
第六節 德育工作評估
一、對學生評價
二、對班級集體評價
三、德育工作獲獎情況
第四章 教學管理
第一節 管理序列
第二節 常規教學
一、基本學制
二、常規課程
三、通用教材
四、招生工作(見第九章 第一節 招生)
第三節 教學管理
一、學籍管理
二、教學反饋
三、教師崗位責任制
第四節 教學成果
第五節 教學改革與試驗
一、教學改革
二、學科競賽
第六節 教研活動
一、活動機構
二、活動內容
三、活動評估
第七節 課外學科活動和科技活動
一、初創時期
二、建國後30年
三、改革開放以來
四、1998年至今
五、科技活動
第五章 科研管理
第一節 科研序列
一、設科研處
二、科研管理
第二節 科研製度
一、科研項目“立項實施結題”制度
二、學習交流制度
三、專家引領制度
第三節 科研活動與交流
一、教學實驗
二、教法改革與課題研究
三、課例研究
四、科研刊物
五、專家指導教科研
第五節 教科研文選
第六章 體育、衛生和文娛
第一節 體育工作
一、體育教學
二、體育活動
第二節 衛生保健
一、衛生教學
二、環境衛生
三、醫療保健
第三節 文娛活動
一、音樂教學
二、文娛活動
第四節 美術教學
第七章 後勤管理
第一節 管理序列
第二節 財務管理
一、經費來源與開支
二、經費管理與審計
第三節 後勤保障
一、教學服務
二、生活服務
三、規章制度
第四節 勤工儉學
一、目的和內容
二、途徑和效益
第五節 校園建設
一、校園總體規劃
二、校園建設歷程
第六節 安全保衛
一、安全教育
二、安全管理
三、安全保衛
第七節 興教新風
一、興教基金
二、興教單位
三、助學人士
第八章 教職工
第一節 任用
一、任用編制
二、任用資格
三、任用
第二節 管理
一、行政管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考評考核與獎懲
第三節 待遇
一、政治待遇
二、經濟待遇
三、其他待遇
第四節 職稱評聘及公共科目考試
一、職稱評聘
二、公共科目考試
第九章 學生
第一節 招生
一、招生機構
二、招生政策及計畫
三、招生考試與錄取
第二節 學生管理
一、管理系統
二、管理活動
第四節 扶貧助學
一、人民助學金
二、學雜費減免
三、其它扶助
四、捐資(見第七章 第七節 興教新風)
第十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黨的組織
一、機構
二、組織活動
第二節 行政機構
一、學校行政機構沿革
二、職能部門
第三節 群團組織
一、工會
一、少年先鋒隊
三、共青團
四、婦委會
五、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簡稱關工委)
六、老年體育協會
第十一章 校園文化
第一節 校歌、校徽、辦校理念
一、校歌
二、雕塑
三、校徽(證章、校牌)
四、校名題字
五、學校印鑑
第二節 文化交流
一、姊妹中學
二、西片聯考
三、校際交流
第三節 藝文
一、教師藝文選登
二、架設橋樑,理解內涵
三、校友藝文選登
第四節 校史展示
一、史料
二、部分學生畢業照
三、學校變遷照
四、母校回憶
第十二章 榮譽及人物
一、榮譽
二、人物
朱江戶
劉超寰
趙撥輪
李映庚
邱新民
賀俊昌
李厥德
徐晟
段之帆
肖孟俊
齊隆剛
周維民
劉琨
朱有傳
劉銀華
王昌泉
伍彬泉
苗岐生
周林桂
劉許昌
趙膏良
郭鳳梧
孫林成
朱福海
謝寶文
謝穩玉
郭開仁
曾揚儒
周伯光
劉金昌
朱全福
劉秉林
吳益林
馮智武
王家初
鄧若瑟
段初發
朱庭翔
謝鑫文
賀艷花
甘炳文
謝岳
譚如香
劉盛
金玉文
羅決誠
何黎明
王國強
尹繼國
尹炳桂
龍進
朱剛強
楊富榮
周新
賀水山
王水平
龍卿吉
賀浩華
郭高球
肖海田
賀喜燦
賀林華
李巍
劉建洋
彭國賓
劉志剛
劉雋
尹兵平
嚴勇
劉偉見
陳紅喜
李初陽
江志彬
李佳林
晏軍生
謝洪威
第十三章 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