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師範學院通信與電子學院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創辦於1977年,當時名稱為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通信與電子學院當時稱為物理系,僅設有物理學教育專業專科。1984年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改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1986年9月物理系開始招收電子專業專科。1987年南昌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物理系同時改名為套用物理系,並於當年9月在套用物理系統招了學校的第一個本科專業——電子電器專業。1991年套用物理系獲工學學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6月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通過國家教育部的本科合格評估後,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04年10月套用物理系更名為通信與電子學院。2005年獲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通信與電子學院
  • 教學方式:全日制
  • 主管部門:教育廳
  • 院校類型:綜合
  • 校園環境:市區
  • 院校排名:暫無
學院概況,學院簡介,師資力量,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教學成果,科學研究,現任領導,專業介紹,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光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

學院概況

學院簡介

該院是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的老牌本科院系,有優良的教學傳統,嚴謹的治學態度,務實的管理作風,精城團結的進取意識,全院教工銘記“明德精業”的校訓,以“本科教育為中心,研究生教育要加強,職教套用為特色,綜合素質是根本,面向三產是方向,,服務地方謀發展”為辦學思路。
學院發展30多年來,堅持與時俱進,逐步建立了適合本院辦學特色和發展方向的運行機制,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制度建設上,一方面對常規教學秩序常抓不懈,另一方面,嚴格“三風”,即“教風、考風、學風”,杜絕學生考試舞弊行為,基本實現了各項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和科學化的運轉。在課程建設方面,目前該院有省級精品課題1門,校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重點課程3門,1項課件獲江西省高校第二屆優秀多媒體教學展示評比一等獎。在教材建設方面,近三年來出版教材9部,其中一部獲江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在教學改革上,近3年來,已申報獲批省級教改課題14項。
幾年來,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重套用”的全面素質教育原則,以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為目標,狠抓教學質量,積極推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特別注重學生專業動手操作能力、設計與創新能力、師範教學技能的培養。長期以來堅持做到這樣幾點,一是為提高學生的設計與創新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採用計算機仿真與實物實驗相結合的實驗方法,開放實驗室,引入EDA技術,創設虛擬實驗,增加設計性實驗,革新教學方法、模式,注重CAI課件建設。從教學手段上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二是以培養高素質、強技術人才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進行“專業+技能”型教學模式改革,合理安排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因材施教,突出技能特色,保證學生課餘自主學習、訓練時間。通過第二課堂,學生社團、社會實踐緞練學生的套用能力,通過技能抽測,競賽培訓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套用能力,已取得顯著成效。學生參加全國、全省電子設計賽,全省廣告設計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全省攝影作品大賽,全國挑戰杯賽,在無需集訓的情況下,均能屢獲佳級。 三是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堅持調查、跟蹤人才市場需求、專業技術發展方向,使人才培養定位準確、目標明確,並能與人才市場、社會需求和行業產業結構緊密結合,及時調整教學計畫及課程教學大綱,培養具有較強動手操作能力、設計與創新能力、師範教學能力的技術套用型人才。讓一些培養套用能力的課程進入人才培養方案,如電子專業的無線電基本技能、電視音響檢測維修、計算機檢測維修、製冷技術、電路設計CAD、EDA技術、單片機技術等;物理專業針對中學物理教師大多要兼學校電教、設備維修、網路維護等技術工作的實際,在物理專業開設了套用電子方向的諸多技術課程,培養了一批中學物理專業骨幹教師;教育技術專業為了擴大就業面,壓縮了教育理論課時,而突出了圖片攝影、影視製作、計算機圖像處理等三大技術課的安排,不僅明顯地提高了學生的技能,同時拓寬了學生的就業門路。
2004年至今,學生參加各類省級以上的技能比賽,如全國、全省電子設計賽,全省廣告設計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全省攝影作品大賽,全國挑戰杯賽,共獲一等獎20多項,二等獎30多項,三等獎80多項。

師資力量

學院各專業現有教師6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有博士學位18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學位29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其中有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井崗之星1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省高校骨幹教師5人。“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達70%以上。

辦學條件

學院有一個江西省高校示範實驗管理中心——電子電工中心,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光電子與通信實驗室,一個校級實驗管理示範中心——物理實驗中心。設有電子工藝、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基礎物理等基礎實驗室29個,通信原理、自動控制、信號處理、單片機、DSP、EDA、ARM等專業實驗室12個,還有智慧型信息處理、電子創新設計、課程設計等創新實驗室。學院與浙江亞龍科技集團共建製冷技術、電子器件組裝、機電一體化等6個實訓室。學院實驗面積達8000平方米,設備總值近1390多萬元。學院還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42個,完全滿足了實踐教學的要求。

人才培養

近年來,學院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重套用”的全面素質教育原則,在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面邁出一大步:2011年與浙江亞龍公司深度合作成立了“亞龍”教學改革實驗班,2012年電子信息專業成立了卓越工程師班,2012年物理學教學改革實驗區建立,這些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設計與創新能力、師範教學技能的培養注入新的動力;學院為了適應電子信息產業的新發展,2010年和2012年分別開辦了光電子技術科學和物聯網等兩個全新專業,為學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注入新活力。
30年來,培養各類畢業生8000多人,所培養的各專業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和行政管理的骨幹,有的已成為著名學者、企業家,可謂人才輩出。如現任中科院軟體所研究員、博導、人機互動國家實驗室主任的王宏安博士;曾任聯合國核裁軍組織科學家及項目負責人,現任美國惠普公司高級軟體設計師及項目負責人,名列美國名人錄和科學技術名人錄的汪進博士;現任加拿大蒙特婁心臟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心臟建模與仿真、信號分析與處理工作的鄒人強博士;現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通產品設計研究所負責人、總工程師、IP技術專家、軟體可靠性專家,15項(其中3項獲歐美授權)發明專利的劉君博士。特別是近年來已畢業的2000多名本科生,深受我省及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學校的廣泛歡迎,有的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有的已成各部門主管、技術骨幹。

教學成果

學院經過30年的改革和發展,已經積累和培育出一大批教學成果:2010、2011年分別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2011年獲江西省卓越工程師計畫項目1項、2012年獲江西省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江西省高校第二屆優秀多媒體教學展示評比一等獎、獲江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2007年至今,學院在競賽方面取得了全國大學生物理教師技能大賽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2項、二等獎7項;近三年來在省級電子競賽、物理說課競賽、數學建模賽中共獲一等獎88項。

科學研究

近年來學科成員共發表學術論文378篇,被SCI,EI收錄89篇;承擔並完成科研項目20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級科研項目54項,重大橫向課題1項,發明專利11項;承擔省級教改課題14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23部;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獲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現任領導

院黨委書記 廖雄飛
院長 殷志堅
院黨委副書記 孫振輝
副院長 詹華群
副院長 宗文軍

專業介紹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套用技術,接受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能力訓練,能從事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電子設備與系統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套用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能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領域方面廣泛的工作; 掌握典型的模擬與數字系統、電力與電子系統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實驗和安裝技能; 掌握電子信息系統的原理和設計、調試能力; 掌握信息獲取、處理、傳輸的基本理論和套用技術; 掌握電子電路和大規模積體電路系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技能。
主要課程
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工與電路、信號與系統、工程數學、數位訊號處理、高頻電路、微機接口與技術、單片機套用技術。
特色課程
提高動手能力的課程:基本技能訓練、微機組成檢測與維修 研究型的課程:資料庫原理、電磁場、信息理論與編碼 套用型的課程:單片機套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視機故障檢測與維修。
適應的工作部門和項目
(1)國內各工業園區、各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各經濟開發區的外資、合資及國營、民營企業製造行業從事電子產品、整機裝置、軟體、組件等研究、開發、套用、管理和經營工作;
(2)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和設計院、以及國家重點工程從事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紮實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理論和實驗基礎的,在光電子技術方面受到一定專門訓練,能在電子學、現代通信工程領域、信息技術領域從事科研、設計、技術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要求學生較系統地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適應電子技術、光纖通信和光電信息技術領域方面的工作;掌握電子技術、光纖通信和光電信息技術的原理和設計、調試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傳輸基本理論和套用技術;掌握電子電路和大規模積體電路系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技能;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及信息產業發展狀態;熟悉國家信息產業及國內外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規;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和撰寫論文的能力。
主要課程
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工與電路、信號與系統、工程數學、數位訊號處理、高頻電路、微電子技術、單片機套用技術、DSP原理與套用。
特色課程
提高動手能力的課程:基本技能訓練、微機組成檢測與維修 研究型的課程:資料庫原理、電磁場、信息理論與編碼 套用型的課程:單片機套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視機故障檢測與維修、DSP原理與套用。
適應的工作部門和項目
(1)國內各工業園區、各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各經濟開發區的外資、合資及國營、民營企業製造行業從事電子器件、整機裝置、軟體、組件等研究、開發、套用、管理和經營工作;
(2)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和設計院、以及國家重點工程從事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物理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能力,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掌握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接受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訓練,獲得基礎研究或套用基礎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與套用開發能力;對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等二級學科的前沿發展有一定的了解。
主要課程
普通物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工與電路;理論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工程數學。
特色課程
提高動手能力的課程:基本技能訓練、微機組成檢測與維修 研究型的課程:凝聚態物理、信息光學 套用型的課程:單片機套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
適應的工作部門和項目
(1)國內外各工業園區、各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各經濟開發區的外資、合資及國營、民營企業製造行業從事物理儀器設備、光電器件、軟體等研究、開發、套用、管理和經營工作;
(2)中學、科研院所和設計院、以及國家重點工程從事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光電子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光電子技術及套用領域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照明工程和光電子技術套用等領域從事生產、管理以及產品技術的套用與開發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較系統地掌握光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較強的綜合套用所學光電子、光通信、電子技術套用系統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實驗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了解光電子信息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
主要課程
電路基礎理論、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半導體物理、工程光學、單片機技術、光電子技術、光電檢測技術。
特色課程
提高動手能力的課程:基本技能訓練、電子技術實驗 研究型的課程:資料庫原理、電磁場、光電子學 套用型的課程:單片機套用技術、DSP原理與套用、光電檢測技術。
適應的工作部門和項目
(1)主要從事光電子產品、整機裝置、光感測器、軟體、組件等研究、開發、套用、管理和經營工作;
(2)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設計院、中職學校以及普通中學從事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物聯網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備紮實的電子技術、現代感測器和無線網路技術、物聯網相關高頻和微波技術,有線和無線網路通信理論、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系統工程等基礎理論,掌握物聯網系統的感測層,傳輸層與套用層關鍵設計等專門知識和技能,並且具備在本專業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能在物聯網領域從事系統設計、系統分析與科技開發及研究方面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系統地掌握物聯網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掌握必需的感測器、電子、通信、單片機,高頻微波,RFID技術等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基本物聯網節點,網關,網路協定棧制,主要無線有線網路技術原理,自組織組網措施和主要無線有線網路拓撲和網路安全技術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掌握信息採集、處理和融合、通訊傳輸等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物聯網工程套用、科學研究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物聯網科技發展動態;熟悉國家關於物聯網的標準,具有較強物聯網科研的基本能力,自學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的實驗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測試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和撰寫論文的能力。
主要課程
C語言程式設計、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感測器技術、數據結構、通信原理、物聯網導論、無線感測網路、射頻技術與無線通信、現代信息網、計算機系統原理及套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套用。
特色課程
提高動手能力的課程:基本技能訓練、電子技術實驗 研究型的課程:資料庫原理、電磁場、無線感測器網路協定 套用型的課程:單片機套用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與套用。
適應的工作部門和項目
(1)主要從事感測器網路產品、整機裝置、感測器、組網協定、組件等研究、開發、套用、管理和經營工作;
(2)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設計院、中職學校以及普通中學從事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