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清江

清江是長江的一顆明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她發源於鄂西利川市龍洞溝,流經恩施、長陽、巴東,在枝城注入長江,全長423公里,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畫”的盛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江
  • 全長:423公里
  • 屬於:長江
  • 發源於:鄂西利川市龍洞溝
清江概覽,其他信息,

清江概覽

江西清江
就這樣,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劉洪進對石頭日久生情。藏石悄悄地成為劉洪進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每個周末,劉洪進都會雷打不動,扛上鋼釺,遊走在宜昌大大小小的水道旁,從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清江、響石河、招徠河、丹水、九灣溪、雪山河到宜都市的九道河,碳木溝,從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乾溝河、漁洋河、灣潭河到興山縣的香溪,秭歸縣的童莊河、楊林河到夷陵區的黃柏河,無不留下他的足跡。為覓石蹤,他幾乎將宜昌的河渠溝壑走了個遍。有一次,一個石友從一本小冊子上發現了一位老師描寫宜都市潘家灣鄉炭木溝石頭“漆黑如炭”,立刻告訴了劉洪進,劉洪進如獲至寶,欣喜萬分,因為到目前為止,宜昌尚未發現漆黑如炭的玄石。兩人迅速邀約周末探寶。
炭木溝是個荒無人煙的偏僻溝壑,溝里荊棘鎖道,羊都走不過去,更別說人了。他們只好僱請了一位當地農民作嚮導,拿著鐮刀劈荊斬棘,開道行進。艱難行進10多公里來到谷底,他們傻了眼,失望迎面襲來,這裡的石頭全是灰色岩石,一點也不是他們想像中的漆黑玄石。20多公里荊棘路,回到山上,身上的衣服、皮膚已被荊棘拉剌得“破綻百出”。
如果說下溝渠已是萬難重重,那么比起下深洞還是大巫見小巫。2001年春的一天,劉洪進來到清江榨洞,這裡正在興建旅遊景點——女神寨,為了考察洞穴,同時尋找奇石,劉洪進與幾個農民在沒有任何道路和光線的情況下,僅靠手中的數根蠟燭深入洞中數公里,洞中行走險象環生,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為了探個明白,劉洪進沒有膽怯,硬著頭皮堅持考察到底,在洞中他驚喜地發現了雪白色鐘乳石和梅花樣的奇石,但洞中僅行走就是手腳並用,根本無法搬運物品,更何況石頭了,這些精美的石頭只能讓它永遠留在洞穴深處了。劉洪進遺憾之餘卻又別有一種甜蜜在心頭,藏石天地間不更是一種疏狂自在么?
只因為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氣。 最浪漫的事

其他信息

論起石頭道行來,劉洪進只能算個晚輩,但劉洪進的那分執著與投入很快使他成為三峽藏石界的一面旗幟。且不說他短短數年的功夫,就收藏奇石300多種5000多件(其中三峽雨花石3000多件),有300餘件奇石作品在各種報紙、雜誌、網站上發表。單單說在他主持宜昌日報三峽旅遊上開闢的奇石估價欄目,就在宜昌颳起了一陣藏石颶風。
2001年前,宜昌藏石者不到兩百人,且主要是一些文化藝術界人士,奇石作為天然的藝術品並不為廣大老百姓所接受。同樣是藝術品,為什麼畫家一幅畫就可以賣到成千上萬,而石頭僅僅因為是佚名作品就賤了?劉洪進憑著自己對奇石的獨特認識,首次在報紙上對單件藏石進行估價,他參照奇石在世界已開發國家銷售情況,按品相好壞評估,成為三峽第一個民間估價師。每塊奇石動輒萬元,幾十萬元,極大地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三峽奇石一時間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同時,在藏石界也掀起了譁然大波,褒貶不一,議論紛揚。一些經營戶對估價提出抗議,因為過去他們從農民那兒收購石頭,每塊奇石頭僅幾元錢,最多十幾塊錢,如今卻漲到了幾十元,幾百元,甚至數千元上萬元。一些農民則發出了由衷的讚嘆聲,來自河道附近的農民,更因此找到了新的謀生致富門路,長陽一些售賣奇石的農民稱劉洪進是他們的“大恩人”。
正是劉洪進賦予了奇石的價值概念,使許多老百姓在這奇石經濟的吸引下,也開始涉足藏石。不久宜昌便湧起一股藏石熱,不到3年,藏石戶就多達兩萬多戶,僅藏石在四十枚以上的大戶就有2000多戶,三峽奇石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而凡經劉洪進認可的奇石更是身價倍增,經過他估價的奇石大多賣出了好價錢。
劉洪進不僅在宜昌颳起了一股三峽奇石風,又打開窗戶,讓這些風吹向全國、全世界。他一邊藏石,一邊研究,一邊撰文,只要哪兒有好奇石,他就不遺餘力,上門給人家拍照片。四年多時間,他在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海外版、收藏雜誌、花木盆景雜誌、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楚天都市報、宜昌日報等全國數十家媒體發表奇石新聞、圖片、通訊、小論文600餘篇,向世人宣傳三峽奇石的魅力。其中《三峽奇石價值評估十看》、《三峽奇石魅力無窮》、《打磨拋光,三峽奇石“璞”變“玉”》、《賞石,宜昌新時尚》等文章還被港澳等多家媒介多次轉載。他所宣傳的“三峽奇石王”李發軍,“萬枚奇石萬頭豬”呂宗林,“石瘋子”石文雙,“奇石新品發現人”張元林,“投資百萬建家庭奇石館”的胡波,“三奇”人物汪元海,“深山奇石王”李德佳,“清江奇石翁”楊遠壽,“石頭夫妻”范波、何秋雲,農民進城辦奇石館的楊傳松,建奇石賓館的李正倫,下崗工作辦石館的蔣宏武等一批奇石人物為公眾所熟悉,人們稱劉洪進為“奇石記者”,並贈給他“劉石頭”、“劉發現”一批雅號。
只要一提起藏石之趣,劉洪進就滔滔不絕,他說:“橫看成嶺側成峰,如果你是個藝術家,入眼的就是一幅畫,雖然佚名,但有些圖案和筆觸連最出色的畫家也不見得能畫出來;如果你是個商人,它就是掙錢的工具,撿一塊好奇石,無異於買中了頭彩,價值連城;如果你是個收藏家,你可以看到它身上乘載的歲月之歌,久遠悠長,且世間絕無僅有;如果你什麼也不是,那么周末為覓芳蹤,溯洄從之,求石也可鍛鍊身體,愉悅心身,讓你忘情山水,陶然自得------”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不僅印有奇石圖片,還印有“以石為友,心曠神怡;以石為師,心靈神慧”的感語,以表明他對奇石的情感或評價。
再敘藏石之樂,劉洪進概括有三:一是在尋尋覓覓終相見的發現之中;二是在磨磨琢琢芳容始現,擺上家中展櫃的獨賞之中;三是在參加各種展覽、藏石賽獲得好成績的眾樂之中,和自己的孩子出去比賽得了獎是一個道理。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勞者以歡樂,如果你懂得它的珍貴啊,山高路遠也能找到它……”
劉洪進無疑是勇敢者、智慧者、加勤勞者,所以我們相信不管山多高路多遠,最美的石頭總在等著與他相逢。
與石頭一起慢慢變老,是他最浪漫的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