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巴蝸牛

江西巴蝸牛

江西巴蝸牛(學名:Bradybaena kiangsinensis),俗名蜒蚰螺、天螺、水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柄眼目、巴蝸牛科,雌雄同體。貝殼較大,殼質厚,堅固,呈圓球錐形。殼高28毫米,寬30毫米。有6—6.5個螺層。頂部幾個螺層增長緩慢,略膨脹。體螺層增長迅速,特別膨大。殼頂尖。縫合線深。殼面呈黃褐色或琥珀色,有光澤,並具有稠密而細緻的生長線和皺褶。體螺層周緣有一條紅褐色色帶環繞。殼口呈橢圓形,口緣完整而鋒利,略外折;軸緣在臍孔處外折,略遮蓋臍孔。臍孔呈洞穴狀。

江西巴蝸牛是一些人和動物寄生蟲病的宿主和中間宿主,如住血吸蟲症、雙腔吸蟲病和貓圓線蟲病等,也是危害棉花、蔬菜等農作物有害動物之一。此外,它還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動物,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以蝸牛治病的記載,對多種疾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江西巴蝸牛
  • 拉丁學名:Bradybaena kiangsinensis
  • 別稱:蜒蚰螺、天螺、水牛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Mollusca)
  • :腹足綱(Gastropoda)
  • 亞綱:肺螺亞綱(Pulmonata)
  • :柄眼目(Stylommatophora)
  • :巴蝸牛科(Bradybaenidae)
  • :緩行螺屬(Bradybaena)
  • :江西巴蝸牛(Bradybaena kiangsinensis)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季節分布,行為,食性與危害,繁殖,防治建議,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江西巴蝸牛貝殼呈圓球形,頂端稍尖,貝殼向右旋,體螺層特別膨大。貝殼多呈黃褐色或淡褐色。殼高28毫米,寬30毫米。有6~6.5個螺層。殼口橢圓形,臍孔洞穴狀。軀體和外套膜全部隱藏在螺旋狀的貝殼內。當頭和足部活動時伸出殼外,不活動時縮進殼內。
江西巴蝸牛
卵呈圓球形,直徑約2毫米,前期乳白色,後期灰白色。

地理分布

江西巴蝸牛為我國特有種,在國內分布黑龍江、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廣西等省、市。在江西九江、都昌、波陽、餘干、南昌、豐城、清江、新乾、峽江、吉安、贛州等贛江兩岸一帶都發現,以沿江濱湖地區發生量多。

生活習性

生存環境

江西巴蝸牛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生活。溫度 25~31℃, 空氣濕度為80%時,江西巴蝸牛的活動度最大;溫度低於20℃或高於35℃時,活動度明顯降低;溫度低於12℃或高於40℃時開始休眠。夏日雨後江西巴蝸牛的活動度明顯加強,但連續的陰雨天氣江西巴蝸牛活動明顯減少,說明其喜濕但怕水。這是因為溫濕的空氣可促使其皮膚肌肉伸展,江西巴蝸牛的日常活動全憑自身分泌含水量較多的粘液,以保持身體的潤滑;另一方面又因為江西巴蝸牛依靠外套膜呼吸空氣,所以不能在水中生活。江西巴蝸牛對生存環境的選擇比較嚴格,喜歡在潮濕、有植物和含腐殖質多的土壤上活動,土壤的濕度為 30%~40%,而在乾旱的土壤上幾乎不可見。

季節分布

淮南地區每年從3~11月份均可見江西巴蝸牛活動,最早3月中旬可以發現,最遲到11月底仍可見其活動。3~5 月份種群密度較低;6~9月份種群密度較高,其中8月份最高。雨後江西巴蝸牛的種群密度明顯增多,可成數倍增加。

行為

江西巴蝸牛具有趨暗性,喜歡在光線較暗的地方活動。夜晚、早晨和傍晚它們的活動旺盛,特別是在降露水時、天將亮未亮時活動最頻繁。陽光強烈的時候都躲在樹蔭或草叢裡。江西巴蝸牛喜歡停留在樹幹、樹葉、雜草、枯葉、潮濕的土壤和牆壁上。對所停留的物體有選擇性,可能與其食性有關。江西巴蝸牛還喜歡鑽入具有含腐殖質豐富的疏鬆土壤中,以此來吸取養料、調節溫濕度、防禦敵害和產卵。江西巴蝸牛爬行過的地方留有一層無色粘液,俗稱蝸牛涎液,主要成分是水,此液起濕潤足部、減少摩擦和加快移動的作用。
江西巴蝸牛
淮南地區江西巴蝸牛還具有一個很重要的休眠特性。休眠性是江西巴蝸牛抵抗逆境,得以自保,從而維持生命的習性。江西巴蝸牛隻要遇到不適宜其生活的環境條件如高溫、低溫、缺食、乾旱等就要休眠。休眠時自身分泌出一種粘液結成膜把殼口封住,俗稱封口膜。封口膜中間留一小孔供微弱的呼吸。休眠時一切活動停止,僅有微弱的新陳代謝,因此消耗的能量較少,能維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12月以後,江西巴蝸牛就要鑽進土壤里,不吃不喝,度過漫長的冬季,等到來年3月天氣變暖以後才從土壤里出來。

食性與危害

江西巴蝸牛的食性較廣,植物的葉莖、腐葉、土壤中的雜質,甚至包括動物屍體。這可能是因為其沒有防禦能力,為了適應周圍的生存環境,而長期進化的結果。但江西巴蝸牛同時對食物也有選擇性,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吃樹葉、敗葉、雜草、農作物的葉和蔬菜,以綠色植物為主。但剛孵化出不久的幼體多為腐食性,以攝食腐敗植物為主。即使是樹葉也有選擇性,只吃某幾種樹葉。他們多在傍晚以後開始攝食,午夜時達到高峰,午夜後攝食量逐漸減少,直到清晨陸續停止攝食,潛入土壤中或隱蔽處。
江西巴蝸牛
江西巴蝸牛除危害棉苗、蔬菜外,還舔食豆類、油菜、馬鈴薯、麥類、瓜果、紅花、甘薯等多種作物。用舌齒將葉子班磨呈鋸齒狀或孔洞,僅留葉脈。嚴重的截斷嫩芽、莖嫩造成植株枯黃,缺苗現象。下雨和漲水後易造成江西巴蝸牛集中危害。

繁殖

江西巴蝸牛卵生、雌雄同體, 異體交配。每年的 3~11 月份均可見交配,但交配高峰在6~9月份。交配活動一般在黃昏、黎明, 少數在白天。交配時間一般2~4h。交配時,兩個江西巴蝸牛將身體前部相互結合在一起,觸角有規律的擺動。
江西巴蝸牛
受精卵在體內發育成熟後開始產卵,產卵時將身體插入鬆軟的土中,然後挖一個洞穴,把卵產在裡面。產卵完成後用土壤覆蓋洞穴。整個過程所需時間約1天,不同個體有差異。卵呈乳白色,米粒大小,每次產卵約150 粒。約經過1周時間幼江西巴蝸牛從卵中孵出,孵化出殼後便爬出洞穴自行覓食,不需任何照顧便可自己生存。

防治建議

  1. 壓:壓低越冬基數。入冬以後,江西巴蝸牛進入冬眠,蟄伏於土中或雜草堆。抓住時機,結合積肥,剷除雜草,能有效壓低越冬基數
  2. 耕:秋季翻耕土地,可將卵粒翻上地面暴曬致死。對躲在土縫中的成貝亦有一定啥上作用。
  3. 捕:在傍晚或清早進行捕捉。人工捕捉或設定誘捕物,利用瓦塊、大的樹葉、菜葉,放在田間可誘來集中捕捉。養鴨啄食也是一種生物防治辦法。
  4. 藥:在棉苗出土前後,每畝用生石灰15斤左右撒在作物附近,可減輕危害。還可配製含2.5-6%四聚乙醛的豆餅或玉米粉的毒餌,傍晚在田間進行誘殺。其他農藥如五氯酚鈉,甲基1605對殺滅江西巴蝸牛都有效果。

藥用價值

江西巴蝸牛的中藥化學成分為含酯酶(esterase)、氧化酶(oxidase)、等多種酶。含牛磺酸、r- 氨基丁酸、肌氨酸等多種胺基酸。含多巴胺、5一羥色胺、精胺、亞精胺等多種胺類。含黃嘌呤、次黃嘌呤等多種嘌呤。
【來 源】:為巴蝸牛科江西巴蝸牛的貝殼。
【功 效】: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主 治】:用於小便不利、 癤腫、痔瘡、脫肛紅腫者。
【性味歸經】:甘淡,寒。入心、肺、、膀胱、大腸五經。
【用法用量】:內服: 煎湯,5一10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