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阜寧東園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古阜寧境域,數度“陵谷互易,滄桑改觀。”大海奪田時,“怒潮嘯涌,百里為墟”,陸地遂成淺水灣。海潮東退,水灣又成陸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6000年前的一次海潮東退,海岸線始長期穩定在北沙、羊寨、施莊一線。此後,滄海變桑田,海岸線逐漸東移。黃河奪淮後,黃水夾帶大量泥沙於河口附近沉積,“淤墊日遠,增地日多,”至清雍正九年(1731)立縣時,海岸線已東移90公里。古阜寧境域,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群活動。春秋戰國時,阜寧境域是吳國的轄地,吳亡屬越,越亡屬楚。西漢時屬古射陽、鹽瀆縣,晉屬山陽、左鄉、鹽城縣。此後,歷朝屬山陽、鹽城縣。清雍正九年(1731)析山陽縣東境馬邏、羊寨等圖,鹽城北境仁義、長樂諸里,合場灶及海灘新漲之地設縣,名阜寧縣,屬淮安府。彼時阜寧地域廣闊,東臨黃海,西以蘇嘴與山陽相連,南至草堰河與鹽城接壤,北以雲梯關與安東毗鄰,總面積5766.75平方公里。 江蘇阜寧東園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出現,更加說明了滄海變桑田的歷史。

詳細地點,遺址時代,發現經過,重要價值,一些問題,其它資料,

詳細地點

江蘇省阜寧縣東園(現雙園村東部)村境內
圖片圖片
東園遺址位於縣境內成陸最早的西沙崗(又稱南崗、大沙崗、闊沙崗,沙脊2.0-2.5 公里不等,北起阜寧羊寨,蜿蜒穿越施莊鎮境內,南接海安境內長江古沙堤而終)東頭,漁深河南,距通榆公路(即范公堤)約4公里,在阜寧縣城東南約11公里。

遺址時代

新石器時代
圖片圖片

發現經過

東園遺址發現經過是:
1985年5月21日《鹽阜大眾報》以《新石器時代石斧——出土於阜寧縣施莊鄉東園村》為題記述:“1978年10月,阜寧縣施莊鄉東園村民眾挖沙時,在面積約70平方米、深1米左右的黃沙中,挖出了石斧、石錛、石玦等石器近百件。其中1件穿孔石斧通長24.5公分,口闊11公分,是用石質頗為美麗的青綠石磨製,質量之高,型體之大,為我省所罕見。”此後,采沙民眾還挖出了石鑿、石刀、石環等等石器,共約1000多件。是時,由於社員民眾缺乏文物知識,沒把出土的石器當作一回事,紛紛拿回家給小孩作玩具或作生活用具,因而時間一長,大部分出土石器被丟失了。唯有家住東園大隊第六生產隊的新崗中學教師劉訓華收集了一些民眾不要的石器,並投書有關部門,但未有得到答覆。
1984——1985年文化普查中,施莊鄉文化站站長姚於榮積極上報,縣文化局派員到當地察看已出土的實物,同時新掘出了陶器,發現了古井,至此引起了重視。南京博物院和鹽城市博物館,先後3次派出考古工作者和專家學者深入東園村出土文物較為集中的第五、六、七村民小組實地勘察發掘,並取得了圓滿成功。《鹽城市博物館文化登記清冊》有載,1985年2月共登記了施莊鄉東園村出土的文物9件。
據《鹽城博物館文物清單》中開列:施莊鎮東園村出土的青石穿孔石斧長24.5厘米,寬11厘米,有傷殘;穿孔石斧長13厘米,寬10.5厘米,口殘缺;穿孔石斧長14米,寬10.5厘米,有傷殘;石錛長11.5厘米,寬4.3厘米;石錛長10厘米,寬4.9厘米,角殘;石鑿長11.3厘米,寬2.8厘米,高28厘米;玉石環外直徑9.9厘米,殘斷修復;青石環外直徑9.1厘米。1985年8月27日,縣博物館開據收到施莊鄉東園村出土的文物計14件。1992年出版的《阜寧縣誌》對東園出土文物作了記載,“岸外沙堤北段阜寧縣施莊鄉東園村,發現了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有大批石斧、石錛、石刀、石環等石器出土”。

重要價值

在以陸莊、東園為代表的阜寧縣境古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等文物,經14C科學方法測定,均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在史料價值方面,1995年7月9日《中國文物報》學術論文《阜寧陸莊遺址發現晚期良渚文化遺存的意義》中指出,經對陸莊文化遺址發掘,根據其堆積情況,地層可分為13層。第13層為粗顆粒海沙,表明其初為淺海大陸架;第12層為黑色淤泥,為水相沉積層;第11層為青灰色細沙土,並含大量蘆根,其時已為淺水沼澤;第10層是黃灰色沙土為陸相沉積,然又多次被水侵蝕;第9層為黑色泥炭層,表明又沒於水下;第8層為青灰色花土,亦多次被水侵蝕,然內含少量陶片、殘石箭等;第7層為黑土,含較多的炭屑、燒土塊和豐富的文化遺物;第6層為黃灰色花土,內含少量陶片;第5層為唐宋至明代中期的堆積;第4層為棕紅色軟性粘土,有流動性;第3、第2層為青沙和黃沙層,厚約3.2米,表明這一地區黃沙層的形成時間為明代中期之後的黃泛,而非以往認為南宋時期的黃河奪淮。1996年編寫的《鹽城市土地誌》對東園古文化遺址所在的西沙崗有載,西崗“形成時間約在6538±79年之前(經14C測定)”。《阜寧縣誌》第58頁記載,“阜寧縣有部分地區在五、六千年前已成陸,並有先民在此活動”。經過遺址的地層剖析和對遺址出土文物的科學測定,將位於江淮東部的陸莊、東園等地,乃至鹽阜地區的成陸歷史推前兩千餘年,成陸時間可以確定在距今6500年-4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就是遺址及其出土文物的突出史料價值所在。 就遺址及其出土文物的科研價值而論,南京博物院專家曾對陸莊遺址的遺物評價說,“如果這些珍貴文物早出土,在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中就很可能有陸莊文化,而無青蓮崗文化”。專家學者們在對陸莊文化遺址發掘中,實測了遺址文化層厚約20-30厘米,查明了在遺址遺存物分布不均,時代單一,無早晚之分,確認這類遺存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200年稍後。除陸莊遺址外,在阜寧縣境內還有東園、東溝、胡莊、停翅港等處遺址,基本上是沿射陽河兩岸分布。學術論文《阜寧陸莊遺址發現晚期良渚文化遺存的意義》指出,這些遺址與環太湖的良渚文化區並不相連,而是形成了良渚文化區之外的沿射陽河流域分布的一個小“文化區”,雖與晚期良渚文化遺存相類似,但它並不是良渚文化區的北緣。由於射陽河一帶為濱海沼澤環境,很不適宜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所以這一地區的遺址皆為延續時間不長的臨時性遺址。這為查明江淮地區東部考古學文化譜系和各文化類型的分布情況,以及南黃海海岸線的變遷情況,提供了實物根據。《鹽城市土地誌》記述,“1978年10月,在阜寧縣施莊鄉東園村第六組出土新石器晚期各種石器近百件”,“1991年在阜寧縣陳集鄉胡莊村出土2件石斧”,“以上出土文物的主人是外地遷徙而來,石器均為實用器,均為使用過的痕跡,先民以狩獵、捕魚為生”。學術界認為,江淮東部地區介於淮北的海岱文化區和江南的太湖文化區之間,對於這一地區古文化或文化類型的全面認識和正確把握,有助於對東南沿海地區古文化的全面研究,而這一地區的考古工作對今後的研究將起著積極的作用,並將產生深遠影響。

一些問題

《關於東桃園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一些問題》
文/劉文嬰
1、遺址的分布範圍到底有多大?
2、遺址的時間跨度是多少?
3、是否有精神層面的器物出土?
4、他們在這裡如何居住?
5、是否能在這裡找到他們的墓葬?
6、這裡與周邊的原始文化有什麼聯繫?
7、他們從何而來,是遷徙而來還是?最後又去了哪裡?
8、他們在這裡是否有農業活動?
9、從發現至今一共出土了多少器物?都有哪些?這些器物去了哪裡?
10、他們當時生活的環境是什麼樣子的?
11、出土的石器,石器的原材料來自哪裡?
12、出土的陶器,陶土來自哪裡?在哪裡燒造?

其它資料

資料整理/劉文嬰
1999至今東園境內發現多處漢代、明代墓葬遺存。
①1999年五組發現古墓葬,磚結構,出土器物頗豐。(漢,清)
②1999年四組發現古墓葬,磚結構,年代不詳。
③1999年七組發現古墓葬,磚結構,出土器物頗豐(漢)。2000年在此處又出土明代墓誌一方。
④2000年七組原打穀廠發現大量漢代陶製糧倉,排列有序,疑為隨葬,還發現棺木等遺物,年代不詳。還出土漢鏡兩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