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錦屏磷礦

江蘇錦屏磷礦

江蘇錦屏磷礦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始建於1919年,於1956年重建,我國第一座大型磷礦。作為我國“一五”計畫重點工程之一,1959年建成為年產原礦112萬噸,磷精礦粉30萬噸的現代化採選聯合企業。40年來這個礦援建了全國所有的化學礦山,被稱為“中國化學礦山的搖籃”。

錦屏磷礦為國營大型企業,曾為國家稅收及發展做過巨大貢獻。隨著地下礦粉不斷採掘稀少,2004年宣布破產重組,改制後的成立錦屏礦業集團,下轄錦屏選礦廠、錦屏化工總廠、明達爆破公司、明達工貿等6家子公司,員工1100餘人,年產值近2億元,是錦屏工業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錦屏礦業集團
  • 地點連雲港海州區錦屏鎮
  • 建立時間:1919年-1956年-2004年
  • 公司性質:國營企業
  • 年營業額:2億元
  • 員工數:1100餘人
簡介,磷礦開發過程曲折漫長,日寇對磷礦瘋狂掠奪,錦屏山上的“布達拉宮”,

簡介

江蘇錦屏磷礦原為國營大型企業,主要從磷精礦粉採掘,曾為國家稅收及發展做過巨大貢獻。隨著地下礦粉不斷採掘稀少,2004年宣布破產重組,改制後的成立錦屏礦業集團,下轄錦屏選礦廠、錦屏化工總廠、明達爆破公司、明達工貿等6家子公司,員工1100餘人,年產值近2億元,是錦屏工業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錦屏磷礦舊照錦屏磷礦舊照

磷礦開發過程曲折漫長

地質研究發現,十幾億年前,連雲港市的錦屏山地區是一片廣闊的淺海,魚、蝦等富含磷物質的生物軀體在此沉積,海底沉積物經過前震旦紀變質岩過程,形成了豐富的磷灰石礦藏礦。
錦屏磷礦的史志記載,它的開發經歷了曲折漫長的過程。1918年,海州錦屏山南麓酒店莊發現赤鐵礦,引起了曾任清署理商部侍郎、吏部右侍郎沈雲霈的注意,他利用一些關係,聯合地方地主創辦了錦屏公司開發鐵礦,公司經理為沈雲沛長子沈蕃,駐軍師長白寶山也參與其中。
由於該礦錳鐵貯量少、品位低,加之次年沈雲霈病死天津,剛剛起步的錦屏公司進退維谷。幸運的是,當年冬天,一位叫於庭華的礦工在生火取暖時意外發現火中有綠色火光,仔細觀察乃山土燃燒時所致,便馬上向上匯報。隨後,公司總經理沈蕃派人將山土送到當時的國家農商部工業化驗所化驗,確定此地有品位很高的磷灰石,磷含量甚至高達38%。於是,1920年沈蕃等人正式成立“錦屏礦務有限公司”,改開磷灰石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開採磷礦石的公司。

日寇對磷礦瘋狂掠奪

1939年3月,日軍占領海州不久,就把錦屏礦物公司占為己有,組成一個會社實行瘋狂的掠奪。為了運輸方便,1941年前後,日本人還在錦屏山和海州火車站之間修築一條小鐵路,把大批礦石通過鐵路、輪船運往日本。對於那段慘痛的歷史,連雲港市的張學賢老人還記憶猶新,他曾目睹了日軍在錦屏磷礦的殘暴。“大約在1943年春,我在海州魚市口國小四年級讀書。有一次學校組織到磷礦遠足。我們好不容易抵達磷礦,先是看到一大群工人擠在一個深塘里幹活,塘邊有兩個粗壯大漢,手拿皮鞭,來回巡視,不讓他們靠近。”張學賢回憶道。
“我們擠到大塘邊,大家一看傻眼了,礦塘有兩人多深,工人用鐵鍬、洋鎬挖石頭,挖出石頭裝進大筐里,兩人一副筐,走在狹長的跳板上,晃晃蕩盪,讓人提心弔膽。再看看挖礦的工人,個個面黃肌瘦,衣衫破爛,許多人都是赤著腳幹活。”張學賢說,礦塘周圍環境特別髒,垃圾成堆,到處都是糞便。我們還看到了一顆死人頭骨,嚇得汗毛直豎。
當時,老師詢問一位老工人幹活累不累,老工人看周圍沒有監工才偷偷告訴老師,這礦是為日本人開的,挖出的礦石都運往日本了。老人喃喃道:“工人特別苦,每天從日出乾到日落,想歇一下,日本鬼子的監工就用皮鞭抽打我們。生病沒人管,病死了用張蘆席一卷,往東邊那個大坑裡一丟就算了結了,不知哪天能熬到頭!”
錦屏磷礦老工人劉應俊曾回憶說:“現在的6號塘就是日本人侵略後留下的深坑。過去日本人不擇手段,哪裡有礦就在哪裡采;哪裡的礦富就在哪裡采。”從1940年到1945年,根據日本戰敗後留下的採礦坑大致計算,六年間他們在錦屏磷礦掠奪了30餘萬噸磷灰石。
有一張照片由我市歷史愛好者網友“翻山客”提供,記載了民國37年(1948年)錦屏磷礦被接收以後的情景。當時,錦屏磷礦全體職工以礦山為背景,拍攝下慶祝元旦的情景。照片中,礦山後的廠房、煙囪和礦口清晰可見,兩邊甚至可以清楚看到在當時比較先進的卡車,當時磷礦的員工人數眾多,有了一個大型礦業企業的樣子。

錦屏山上的“布達拉宮”

“這座依山而建的建築,像不像一座宏偉的‘布達拉宮’?”一位帶著孩子前來參觀的港城市民說。是呀,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的錦屏磷礦依山而建,層層往上,夜晚燈火通明,夜空被照射得明亮異常。
1948年11月,海州(連雲港)解放,錦屏磷礦獲得新生。
解放後,錦屏磷礦首任礦長叫陳守鴻,他曾專門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回憶:“由於日本侵略者掠奪和國民黨統治的破壞,錦屏磷礦一片淒涼,到我們接管時已是一副爛攤子。西山礦本部僅存三四十間破舊不堪的小平房,兩架台虎鉗,三台破工具機,兩台破小火車頭,一台柴油抽水泵,三輛破汽車,兩間舊車庫。此外,有一條不到一尺寬的羊腸小道沿錦屏山南麓從西山繞到東山,還有九個水深數丈的礦坑,七名舊職人員。”
這就是當時錦屏磷礦的全部財產。
為了醫治戰爭創傷和恢復生產,主管部門和中共新海連市委共同努力,投資250萬斤小麥,又從山東各軍工廠及本市公安大隊抽調一批幹部戰士到礦山工作,白天參加勞動,晚上保衛礦山。崔毓珊是我市錦屏磷礦的採礦高級工程師,他畢業於旅順工科大學,早在1944年就來到錦屏礦山。連雲港解放後,他當即投入革命隊伍,興高采烈地參加接管磷礦工作。在那些日日夜夜,他把日偽時期的技術資料翻譯整理出來,把散落的各種物資收拾管理起來,把毀壞的機械修配利用起來,使礦山很快恢復生產。
1949年,當時的新海連特委書記谷牧前來磷礦檢查工作,崔毓珊詳細介紹了磷礦資料、開發規劃和產品用途,谷牧對他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精神給與了熱情讚許。緊接著,錦屏磷礦由露天開採轉入井下開採,先在東山採礦場興建第一口豎井,井口搭起了第一排工棚。
1949年錦屏磷礦被國家列為“一五”計畫期間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該礦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大型磷礦企業,為全國其他磷礦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到1950年初,錦屏磷礦已有職工100餘人,正式組建了有關科室和工會、青年團組織。“1951年1月,華東工礦部礦山總局給錦屏磷礦下達第一批任務,為波蘭生產3萬噸磷灰石。為了確保完成這項出口任務,市委幫助礦上從錦屏農村和海州搬運工會招收1070名工人,經過短期培訓就上崗了。”張學賢介紹道:當時還是露天開採,每人一把鐵鍬、一把鎬、一個護肩,兩人一副抬筐。工資也很低,每天八斤苞米。由於思想發動工作做得好,加上招收進礦的人都是窮苦農民和失業工人,勞動熱情特別高!
原錦屏磷礦礦長歐日旭介紹了當時的情況:“施工到最高潮的時候,有將近一萬人的隊伍。當時最大的困難是住宿條件比較簡陋,大部分工人是住在臨時工棚里,還有的住在農民家裡。通風條件、照明條件都十分差。但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難。那個時候的錦屏地區,整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日日夜夜燈火通明。”
很快,錦屏磷礦和雲南昆陽、貴州開陽、四川金河、湖南瀏陽、湖北荊襄的磷礦並稱全國六大磷礦,成為新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柱。
一份工業資料顯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錦屏磷礦為支持國家農業建設,根據國家統一安排,很多磷礦石都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僅此一項磷礦就為國家貢獻了好幾個億。
其實,錦屏磷礦的轉機發生在1953年。“國家在制定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把錦屏磷礦列為國家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當時這些項目通稱為‘156’項,指接受蘇聯援助的大項目。”張學賢回憶道。1956年,他被調到市委宣傳部通訊站工作,因多次參加有關錦屏磷礦的宣傳報導,對此後的大事小情都心知肚明,尤其對“培養人才”這一塊。
上世紀80年代的錦屏磷礦,夜間燈火通明上世紀80年代的錦屏磷礦,夜間燈火通明
他翻出一些資料給記者看:1979年,全礦有領導幹部和業務技術人員520名,80%以上是本礦培養。多年來,這個礦不僅為全國兄弟礦山培訓了4000多名業務幹部和技術工人,而且還陸續支援兄弟礦山各種人才1175名。這些人才遍及全國15個省市,成為發展我國化學礦山的一批骨幹力量。40年來,這個礦援建了全國所有的化學礦山,被稱為“中國化學礦山的搖籃”。
張學賢說,“錦屏磷礦所以能為國家培養出這么多人才,首先是礦黨委把發展生產和培養人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當時,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這個礦不僅要為國家生產較多較好的磷精礦粉,而且要為國家培養較多較好的技術人才,在加快發展我國化學礦山中起到‘老母雞’的作用。”此外,為了更好地開發磷礦和培養建設人才,1958年以後,國家化工部又在這裡建立了礦校;“文革”後成立礦業工人大學,1980年5月成立連雲港化學礦業專科學校(即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8月併入淮海工學院)。
不過,興許是“盛極而衰”,至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錦屏磷礦主採礦區礦藏日益枯竭,大量埋藏地下且品位不高的磷礦石基本無法開採。企業於2004年破產重組,這座標誌性的選礦場和地下部分作業逐步停產,遂有了時下的蒼涼景象。“當聽說錦屏磷礦宣布破產、關閉的時候,我並不感到意外。問題是錦屏磷礦的開採歷史能不能讓後人知曉,留下的老廠房、老設備能不能充分利用。”張學賢說。令人欣慰的事,目前,錦屏磷礦安置房二期工程正緊張施工,一期1900餘套安置房已全部交付,1700餘戶老礦工已遷入。
錦屏磷礦遺址錦屏磷礦遺址
而相較老礦工們圓滿的歸宿,這座死寂沉沉的“布達拉宮”卻仍舊默默忍受著風雨的剝蝕。在半山腰,記者偶然發現一塊石碑倒伏在地,並被落葉掩蓋;撥開這些泛黃的落葉,那是政府近些年立的一塊記事碑。
當前,錦屏磷礦迎來了新生,以地下530米礦下體驗和傳統採礦工藝參觀為主線,利用極具特色依山而建的老礦車間,今後將成為一項旅遊項目。礦山遺址專題展覽逐步成為錦屏磷礦工業遺產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