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成果
多年來,在省水利廳、省科技廳等的關心支持下,在水科院歷屆領導和全體幹部職工的辛勤努力下,省水科院科技基礎條件顯著改善,人才結構日趨合理,人才層次和和職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公益研究與服務的能力顯著增強,科研和服務的水平也大幅提高。
工作內容
在水利建築結構與材料、防洪減災、農田水利、水資源、水環境、水土保持、工程檢測、工程監理、水下探測、水利遙感、水利自動化和信息化等方面開展技術服務工作,為江蘇的水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促進了省水科院各項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獲得獎勵
特別是近幾年來,獲得各項科技獎勵14項,發表論文59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交流論文2次,國內學術會議10多次,獲得
發明專利4項,
實用新型專利6項,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12項,其中通過省部級鑑定和驗收的項目14項,有3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3項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內設機構
辦公室
建立健全單位內部財務制度,嚴格遵守財經紀律,抓好本單位財務管理及內部審計工作;協助院黨總支做好宣傳、學習、教育及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的布置和開展;負責新聞宣傳、重要事項的查辦、督辦工作及重要會議的籌備和組織、接待工作;黨風黨紀、政風政紀教育和監督檢查,信訪和內部審計工作;抓好後勤保障,車輛調度、維修和年檢,環境衛生、安全保衛等項工作,協助院領導抓好老幹部、工青婦工作,開展好各項活動。
財務部
負責院財務管理及內部審計工作;負責編制單位部門預算並監督執行;負責編制單位部門決算並上報。牽頭院部政府採購工作;負責各類資金的使用及監督管理;負責日常財務審核、報銷、記賬工作。
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研究所
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為水利室,於1958年成立。我所擁有省“333”工程培養對象和突貢專家領銜的專業科技隊伍,專業涉及
農田水利、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水文水資源等,擁有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文水資源調查、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
水利自動化研究所
水利自動化研究所主要從事計算機監控、視頻監控、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系統等信息化建設的專業技術工作。
水資源與水環境研究所
水資源與水環境研究所主要從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以及水工混凝耐久性等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諮詢服務工作。
江蘇省水利工程水下檢測中心
利用3S技術和水下探測技術研究我省主要湖泊、水庫水位—面積—容積關係,對全省河湖等級劃分,降雨、蒸發、徑流、泥沙、水位、流量、水質、水量及工程控制站點的布局最佳化和分類系統研究並進行河床變化趨勢的水下地形空間監測分析研究,水下地形掃測最優方案的比較及研究,ADCP用於走航式懸沙濃度測量與傳統懸沙濃度測量儀器的比較及研究,內河航道安全監測及導航系統研究。
河流湖泊研究所
河流湖泊研究所自2012年設立以來,建設了modis衛星接收系統和高解析度影像庫,搭建江蘇水利遙感套用平台,連續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在太湖藍藻監測、河湖水域動態監測、乾旱遙感監測、湖泊地理信息系統研發、無人機航拍、退圩還湖規劃等領域開展研究與服務,主要完成水利部“948”引進項目“分光輻射光譜儀/地物波譜儀”、省科技廳條件與設備專項“江蘇水利遙感套用平台建設”、省水利科研項目“基於多衛星的淮北地區乾旱監測研究”、“太湖藍藻水華Modis定量遙感監測及標準研究”、“江蘇省水面率遙感監測方法研究”、“平面水網地區淺水型湖泊水體改善研究與套用”等省部級科研項目,為太湖藍藻動態監測、里下河腹部地區湖泊湖盪保護範圍遙感勘界設樁、江蘇省管河流、湖泊年度遙感監測、江蘇省湖泊資料整編、里下河湖區管理與保護信息系統、大縱湖退圩還湖規劃實施無人機監測、射陽湖、固城湖等湖泊退圩還湖專項規劃等水利熱點需求服務。
材料結構研究所
材料結構研究所位於揚州市,主要從事水利工程新材料研究開發及技術服務、工程質量檢測、水利工程監理。
新材料研發及工程技術服務的主要產品及服務有1、HS環氧厚漿系列塗料,主要用於金屬結構防腐及砼防碳化、防氯離子侵蝕、防化學腐蝕等耐久性防護,具有保護周期長、施工方便等特點。2、蘇水ME系列修補材料主要用於工程結構加固中的砼結構或構件表面耐久性修補及鋼筋錨固,具有與舊砼粘結強度高、耐久性好等特點。3、砼裂縫修補及防滲堵漏技術服務。
設在本所的江蘇省水利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擁有水利部水利工程岩土類、混凝土類、金屬結構類、機械電氣類、量測類等全部五個甲級資質(資質證書號:水質檢字第20090045號,水質檢字第20100061號,),主要從事大中型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安全檢測。擁有江蘇省建設工程見證取樣類檢測資質以及主體結構、鋼結構、市政工程、牆體及屋面材料、
飾面材料、
防水材料、
化學分析等專項檢測資質(資質證書號:蘇建檢 K020ACE號、蘇建備 K020號),主要從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