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Jiangsu Luhe Senior High School),簡稱“省六中”,創辦於1941年。曾三易校址、五更校名,(曾用名有:六合縣中學、六合縣第一中學等)歷經60餘年風雨變革,不斷發展。1980年被省教育廳確認為全省首批辦好的95所重點中學之一,1991年通過省重點中學驗收。2002年4月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高中。2004年3月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 外文名:Jiangsu Luhe Senior High School
  • 簡稱:省六中
  • 創辦時間:1941年
  • 類別:公立高中
  • 屬性:江蘇省重點中學(1991年)
    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04年)
    國家級示範高中(2002年)
  • 主管部門:南京市六合區教育局
  • 校訓:強學力行
簡介,優秀教師,校園新聞,教師培訓,地圖信息,

簡介

學校占地210餘畝,校園山水相依,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宜人讀書求學。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學校以校風正、教風實、學風濃、管理嚴、質量高、校園美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學校現有70個班,4180名學生,316名教職工。264名專任教師中有全國 "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特級教師1人,市勞模2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58人,中高級職稱161人,畢業及在讀研究生15人。
學校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一直處於南京市前列。1998年高考一舉奪得南京市文、理、外三科個人第一名,2001年高考又奪得南京市文科個人第一名,2003、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名列南京市第三。
近幾年來,學校獲得的主要榮譽有:省文明單位、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省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貫徹學校體育衛生條例優秀級學校、省綠色學校、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市文明單位、市建設新南京先進單位、市校園景觀先進學校、市教育教學科研實驗基地等。

優秀教師

徐愛民 1969年生,六合人,中共黨員,南京國際關係學院畢業。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1992年工作,現任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校長、高中英語教師。中學高級教師。
曾獲“南京市勞動模範”、“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六合區優秀青年教師”等榮譽稱號。
孫貽勇 1969年5月生,1990年7月畢業於南京師範專科學校,後通過函授教育獲南師大英語教育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1990年8月分配至六合一中工作至今,歷任英語教研組副組長、年級組長、政教處副主任、主任等職,2004年8月任副校長,分管學校德育工作,2015年7月任黨委書記。自工作以來,先後被授予“南京市普通中學高中學科教學先進個人”、 “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六合區十佳師德標兵”、 “六合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六合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六合區先進教育工作者”、 “六合區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個人”、 “六合區高中教育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校園新聞

2019年9月29日,六合高級中學第十四屆體育節開幕。
2019年9月2日上午,在學校操場舉行了2019年秋季開學升旗儀式暨開學典禮。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教師培訓

一、課題界說
教師培訓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的規劃和指導下,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教育教學和教學科研活動來培訓全體教師的一種全員性繼續教育活動。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方式指培訓的形式和模式,即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各級各類的培訓分成若干種培訓的形式。途徑,這裡指完成各種培訓任務,實現培訓目標,所採用的具體操作方法。這兩個詞義有容易混淆之處,此處需辨別清楚。方式講的是“是什麼”的問題,途徑講的是“怎么做”的問題。
中學教師界定了研究的範圍,體現了與其他教師培訓方式同中有異的特點。
二、課題提出的緣起
1.學校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進入我校工作的年青教師達二三十人,如何讓這批教師迅速成熟起來,學校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平台,將他們個人在教育教學方面提升的願望與學校的發展結合起來。
我校有60多年的校史,教師隊伍承繼了優良的傳統,教育教學工作勤奮刻苦,但教育教學的科研能力不強,如何通過培訓,從整體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是擺在學校面前的迫切課題。
2.時代要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日益呼喚創新人才的背景下,教育呈現出落後於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明顯態勢。教育教學方法的因循守舊,難以滿足高校及社會對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需求,教師的知識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的能力需要不斷增強。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素質教育呼喚擯棄傳統的應試做法。長期以來,學校重中之重工作是追求高考升學率,忽視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要求重塑教師的教育理念,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實現師生的同步可持續發展。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師生關係,有別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情境,一時之間還難以讓所有的教師接受和適應。通過培訓,可以讓教師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中提出“跨世紀園丁工程”中重要內容之一是對全體中國小校長和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目前,各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將教師培訓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加以落實。如何協調好培訓與本職工作的關係,如何見出培訓的成效,都是教師培訓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三、理論基礎:
1.斯皮克為代表提出的教師素質優先發展理論。斯皮克指出: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教師素質提高的重心應定位在教師職業本位的發展。“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都不能給某種職業施以尊嚴。它不是外在的,與其說是外在的爭取的結果,倒不如說職業尊嚴體現在個人的每一個行動之中。”教師職業也不例外,教師素質的發展要建立一種“以學校教師為主導,根據學校教師的現實需要而設計的多範疇發展管理模式”,即要有一套完整的培養教師成長的方案,依據這一理論,對教師進行培訓,是促進其成長的必經之途。 2.終身學習的理論。我們處在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時代,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日新月異,各種學習型組織不斷誕生,教師原有的知識體系難以應付各類新出現的問題,需要不斷重構知識系統,終身學習是每一位從教者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徑和不可放棄的人生權利,強調教師的培訓,也就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3.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由實踐上升到理論,又從理論回到實踐,形成了一個認知的過程。認知的過程是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的。一名教師經過師範院校的學習儲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然後由理論走向實踐,在實踐中總會碰到書本知識以外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有理論的提升。再者,教學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一套經驗,也需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通過培訓的方式,可以讓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四、研究目的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中學教師培訓的主要方式與具體途徑,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上升到理論,再用理論指導教師培訓工作,使教師培訓工作步入良性軌道。
通過本課題研究,構建中學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造就一支“敬業愛生,學高身正,甘於奉獻,教有特色”的教師隊伍。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中學教師培訓體系的研究,構建教師培訓的網路,突出教師培訓的長期連續性特點。
2.中學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研究,牢固樹立中學教師敬業愛崗的意識,並通過有關職業道德的培訓,達成在教育教學中注重言傳身教,具有樂於奉獻精神的目標。
3.中學教師業務能力培養的研究,突出培訓工作的實踐性,將教師培訓與教學工作緊密聯繫,能及時地學以致用。
4.中學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培訓的研究,形成教師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5.中學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的研究,青年教師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關乎學校未來的發展,其培訓方式與其他培訓有交叉之處,但又具有獨特性。要做到通過系列培訓,讓青年教師達到勝任中學階段教育教學的目標。
6.中學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模式的研究,研究骨幹教師的成長軌跡,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經驗。
7.中學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培養的研究,從他們的成長經歷中總結出經驗,特別是發掘他們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特長,從而推動教學與科研的結合。
8.中學教師學歷進修的研究,研究教師專業知識提升與學科教學能力之間的關係。
9.中學教師校本培訓,立足於學校,探究各種培訓的方式和實施辦法,以達到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目標。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專題討論學習 經常性地召開課題組會議,進行專題性討論與研究,學習兄弟學校的好的經驗,並通過學習一些介紹教師培訓做法的文章,提高課題研究的理論水平。
2.調查法
對中學教師進行調查,了解中學教師對培訓方式及途徑的建議與要求。
3.實驗法:通過具體的培養方式進行實施研究。
4.個案分析法:分析個別骨幹教師的成長過程,探索中學教師培養的一般規律。
5.文獻法:檢索有關中學教師培養的文獻,借鑑別人的經驗,並尋求中學教師培訓的理論支撐。
6.經驗總結法:對中學教師培養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上升到理論,再由理論來指導教師培訓的實踐。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課題組於2001年向南京市教科所提出課題立項申請。僅通過立項評審以來,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成立《中學教師培訓方式及途徑》的課題組
課題組長由我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擔任,成員有學校各處室人員及各學科的骨幹教師,組成比較有力的研究隊伍。
課題組成立之後,通過上網方式,與兄弟學校交流方式,查找有關文獻方式,學習有關教師培訓的理論,認識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對教師培訓方式形成初步了解。
2.邀請專家為課題研究提供支持
雖然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由來已久,但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無序狀態,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教師對自身培訓的意義的認識,也有較大落差。課題組成員對開展課題研究經驗不足。學校邀請了市教科所宋寧老師和南師大的楊慶亮教授來校作專題講座,就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和如何由實踐上升到理論,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進行了指導,對本課題的研究啟發頗大。

地圖信息

位置:南京市六合區長江路116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