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漣水漣漪湖黃嘴白鷺省級自然保護區於2002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蘇政復200297號),總面積3433公頃,其中核心區100公頃,緩衝區3333公頃,範圍包括漣城鎮的五島公園及相連水域,城郊古黃河沿線的三百工程等林區和水域;縣境內河流、溝渠及沿岸100米範圍內所組成的林木、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鳥類資源16目33科15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和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等10種,林木樹種137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漣水漣漪湖黃嘴白鷺省級自然保護區
- 外文名:Egretta eulophotes natural protected area in Lianshui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 地區:淮安
- 地點:漣水縣漣城鎮
- 面積(公頃):3433
- 主要保護對象:黃嘴白鷺等鳥類
- 類型:野生動物
基本介紹,自然條件,核心區域,五島公園,廢黃河“三百”工程,保護對象,黃嘴白鷺,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澳候鳥保護協定,歷史沿革,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總體規劃,規劃總目標,分期目標,管理機構,管理現狀,建設現狀,生態環境現狀,
基本介紹
保護區地處徐淮平原東部,淮河下游,廢黃河與六塘河之間。位於北緯33°45’至33°65’,東經118°59’至119°35’之間。包括:漣城鎮的五島公園及相連水域,城郊廢黃河沿線的三百工程等林區和水域;縣境內河流、溝渠及沿岸100米範圍內所組成的林木、濕地生態系統。總面積約3000畝,其中核心面積約為170畝,是全國唯一的城市鳥類自然保護區。為江蘇省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遷飛過程中滯留保護區內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及其賴以生存的濕地生態系統以及國家一級、二級、江蘇省重點保護、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並探索其保護與增殖的有效途徑。
自然條件
漣水縣地勢平坦,周圍無自然隔離,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過渡帶,受季風環流影響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漣水縣生態農業意識強,林業綠化建設有良好基礎。保護區不僅林木成蔭,而且水資源充足,水面占整個面積的72%,湖泊、溝塘眾多,濕地資源豐富。其得天獨厚的林木、濕地生態系統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隱藏棲息場所和豐富食物源。此處既是我國東部鳥類遷飛滯留必經之地,亦是夏候鳥良好的棲息繁殖之地。
核心區域
五島公園
漣水五島湖公園建於一九三0年,占地1283畝,其中水面846畝,陸地437畝。由豐樂島、同樂島、米公島、西苑島、夕照島五島組成。
五島公園位於漣水縣城中心,公園風景優美,獨具特色。五個島由東向西依次排列,前四島相連,夕照島孤立於湖中,夕照山上草木茂盛,每年有成千上萬隻白鷺來這裡安家,這裡是白鷺的天堂,也是人們觀看白鷺的最佳去處。
廢黃河“三百”工程
廢黃河在漣水境內蜿蜒78km,流經7個鄉鎮,流域面積16533公頃,從1992年開始,漣水縣委、縣政府就在這裡實施營造“百里果園、百里林帶和百里魚塘”的“三百工程”,已建成以楊樹為主的生態成片林2667公頃,以蘋果為主的經濟林1667公頃。
保護對象
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是一種覆蓋冠毛、有黃色喙的白色白鷺。它在俄羅斯、朝鮮、南韓和中國大陸繁殖,然後向南遷徙,經過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主要的過冬場所為東米沙鄢(萊特島、保和 和宿務)。黃嘴白鷺屬於易危物種,最大的威脅是棲息地的喪失。目前估計共有2,600到3,400隻。其中,俄羅斯100隻,朝鮮900-1300隻,韓國600-1000隻,中國1000隻。目前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我國亦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二類保護動物。
屬鸛形目鷺科,為江蘇漣水地區夏候鳥,體長650MM。通體皆白,枕部有一條長而顯著的羽冠。頸部羽毛長而尖,覆在胸。每年三月下旬,鷺群即從南方越冬歸來,四月初在夕照山島上可見到大群大群的黃嘴白鷺在天空飛翔,相互追逐。黃嘴白鷺四月份開始築巢、產卵、孵化期一個月,因為其產卵有先後,所以孵化一直持續到八、九月份。喜在溝河的淺水邊覓食,食物以小魚、小蝦為主,也吃一些昆蟲和軟體動物。在親鳥育雛期間,由單親護巢,另一親外出覓食。黃嘴白鷺常飛到幾十里外的水塘、水溝覓食。幼鳥經60日齡後,可隨親鳥活動,九月開始南遷。
中日候鳥保護協定
保護區內有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綠鷺等62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是中國和外國簽訂的一個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雙邊條約。1981年3月3日.於北京簽訂,同年6月8日起生效,為期15年,但期滿前一年如果沒有一方通知另一方終止協定,則繼續有效。《協定》由序言、6條正文和附表組成。《協定》指出:鑒於很多鳥類是遷移於兩國之間並季節性棲息於兩國的候鳥,願在保護和管理候鳥及其棲息環境方面進行合作。《協定》對協定中所指的候鳥下了定義,並在附表中具體列出了要保護的227種候鳥。《協定》規定:除各自國家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禁止獵捕候鳥和揀取其鳥蛋,並由各自國家的法律規定候鳥的獵期;兩國政府鼓勵交換有關研究候鳥的資料、制定共同研究計畫、鼓勵保護候鳥、特別是可能滅絕的候鳥;為保護和管理候鳥及其棲息環境,根據各自國家的法規設立保護區。
中澳候鳥保護協定
保護區內有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一一朱背鷺等9種。
《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由中國與澳洲簽訂,目的是盡力減少對兩國間候鳥所到之主要地區的傷害。位於澳洲悉尼南部Towra Point自然保護區是候鳥所到的地區,也是協定的重點。根據協定,簽約國須禁止捕捉候鳥及其鳥蛋,但在該國法例容許下則例外:譬如為了科學及教育、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為維持每年生育數量而容許的狩獵等。該協定在1986年10月20日展開,1988年9月1日實行。
歷史沿革
白鷺鳥自然保護區是清朝年間兩次水災的產物,最初全部是水面,在乾枯一段時期後,發生洪害,後經人工堆積成為現在的五島(包括西苑島、米公島、同樂島、豐樂島等),建成於1930年,由於各個時期領導的重視,民眾的支持,保護區的環境一直得到較好的保護。
自然資源
保護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鳥類資源16目33科1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丹頂鶴;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大天鵝、小天鵝等10種;江蘇省重點保護的鳥類——小辟虎鳥、鴻雁鳥等17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綠鷺等62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一一朱背鷺等9種。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以百里生態林為典型代表,共有林木樹種137種。水資源充足,水面占整個面積的72%,水生植物有30多種,主要有蘆、荻、蓮、菱、慈姑、蒲等。魚類資源也較為豐富,有青、草、鱅、鯉、鯿、蟹等80種魚類。農作物病蟲害的主要天敵有20多種,主要有青蛙、黃鼠狼、貓頭鷹等。
社會經濟
保護區所在漣水縣土地總面積1676.34k㎡,人口102萬左右,其中非農業人口15萬人。2000年全縣社會總產值39.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51元。
漣水縣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農業生產以種植業為主,一般為稻麥兩季。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目前全縣已形成淺水藕、朝天椒、洋蔥等幾大產業基地,部分產品已進入國際市場。第二產業所占比例較小,為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提供很好的社會經濟條件。
總體規劃
規劃總目標
以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保護為中心,綜合考慮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以黃嘴白露為主的鳥類保護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科學地解決區內居民生產生活與自然保護區運作之間的矛盾,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聯繫實際、講究實效,通過5-15年的努力,把保護區建成蘇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範基地、名貴鳥類的增殖基地、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中心,形成一個集珍稀鳥類保護、環境建設、科學教育和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保護區。
分期目標
近期目標:完成保護區規劃,出台相應的保護對策,建成 省級自然保護區。完成人退鳥進工程的第一步,退出西苑島和米公島作為鳥類棲 息地。保持自然保護區優良的生態環境,穩定黃嘴白鷺等鳥類種群數量。通過就 地保護珍稀鳥類,成立一個鳥類保護基金會,接收社會各方捐資,用於保護區建 設和運行。
中期目標(2008-2014年):進一步完善保護區功能劃分,退出第三個島同樂島。理順保護區管理體制,加大科研力度,建成一個水生態示範區、鳥類科教基地(包括鳥類標本室、展覽廳等),和一個名貴鳥類馴養基地,作為大、 中、小學生第二課堂教育基地,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發展生態旅遊。
遠期目標(2015-2020年):退出第四個島即豐樂島,增加森林覆蓋率,營造適宜鳥類生存的棲息地。利用中期獲得效益,在原有工程上進一步加大規模, 提高標準,開展鳥類人工繁殖的研究,以點帶面,恢復保護區鳥類種群數量。使白鷺鳥的數量達到20-30萬隻。開展生態旅遊觀光活動,形成較大規模鳥類養殖中心,推動漣水縣社會經濟的發展。
管理機構
為了加強保護區的領導和管理,成立保護區領導小組,下設保護區管理處。保護區領導小組由淮安市領導、漣水縣政府和省、市、縣環保、林業等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聘請有關專家教授加入領導小組擔任常年顧問。
管理現狀
建設現狀
保護區邊界明確,部分地段已設有標誌,有待全面設定標誌;保護區內部區界清楚,結構較為合理。保護區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區管理、科研設備有待充實;保護區建設與漣水縣總體規劃相協調,與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不存在明顯矛盾。
保護區的管理受到當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管理方針也非常明確。在當地, 大多數民眾的愛鳥、護鳥意識強。為保護區建設與管理而制定的地方法規比較健全。但就目前而言,由於管理人員和經費相對不足,有待充實,並且管理工作尚未完全科學化、正規化,所以必須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有利於自然保護區的發展及進一步提高該保護區的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現狀
保護區內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植物資源多樣,基本上形成喬、灌、草立體結構模式,特別是廢黃河地區的三百工程(百里防護林、百里池塘和百里果樹林)距漣漪湖僅2.5km,水資源充足,其良好的林木、濕地生態系統為鳥類提供 了優越的隱蔽棲息場所和豐富的食物源。
保護區大部分地面水質為國家Ⅱ、Ⅲ類標準,大氣質量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噪聲控制達標。雖然在漣漪湖等部分地段,由於城區大規模改造、人口劇增、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漣漪湖水質有所污染,但在實施活水工程和人退鳥進工程,通過減少島內及周邊地區污染物排放量,強化環境管理力度,水域環境將得到改善。保護區所在漣水縣為教育之鄉,居民環保意識普遍較好,為白鷺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相當有利的條件。
總之,保護區所在自然環境優越,再加上良好的人文環境,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適宜自然保護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