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前身為語言科學學院,目前已經建設成為特色明顯、省內一流、國內有較大影響、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語言學專業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
- 創辦時間:2008年
-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和平路57號
- 郵編:221009
- 院長:楊亦鳴
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前身為語言科學學院,目前已經建設成為特色明顯、省內一流、國內有較大影響、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語言學專業學院。學院在長期的建設過程中,一直堅持交叉綜合的研究取向,在前沿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建成了較為穩定、成果豐碩的神經語言學、工程語言學、理論語言學等若干研究方向,形成了以語言本體基礎性研究為主、兼顧研究成果套用推廣的交叉綜合的研究特色。學院擁有多項全國或江蘇省“第一”或“唯一”。
1)擁有國內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楊亦鳴教授。同時還擁有一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李平教授、江蘇特聘教授朱祖德教授。
2)成立中國大陸唯一的語言學專業學院。2008年,在原語言研究所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學科力量基礎上,成立了我國唯一獨立建制的語言科學學院,時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郝平為學院揭牌,並指出“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學院的成立是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3)首創中國神經語言學方向。江蘇師範大學的語言學學科團隊是我國神經語言學開拓者,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即將語言學理論知識與神經科學等相結合,設立神經語言學研究方向,招收和培養國內首批神經語言學博士和碩士人才。目前學科研究涉及閱讀障礙,神經辭彙學,神經句法學,神經語音學,手語、口吃以及失語症等語言障礙的神經機制等,取得了高水平研究成果。
4)獲得首批國家社科基金基礎類重大研究招標項目“神經語言學研究及學科建設”。其後相繼獲得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973”課題。
5)在國際腦科學頂級期刊Brain發表中國大陸第一篇語言學研究論文。論文發表後,2年內已被SCI期刊套用40多次。
6)研究成果獲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政府最高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以及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研究成果獎二等獎2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多項。
7)本科教學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4),研究生教學成果獲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4)。
8)主辦的《語言科學》期刊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期刊。《語言科學》在最短的出刊周期內,即已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等多個核心期刊庫。在國家社科基金首期和第二期資助的200餘種刊物中,《語言科學》是唯一獲“優秀”等次(200家中只有23家獲“優秀”)的語言學類期刊。
9)牽頭創建了江蘇省級、全國有影響的“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中心神經語言學研究團隊承擔了2014年由教育部和江蘇省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主辦的,以“語言能力與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為主題的首屆世界語言大會的主要籌備和策劃工作(詳細介紹請見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官網)。
10)擁有江蘇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重點學科、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首批及第二批江蘇高校優勢學科、首個以語言學為依託學科獲批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批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神經語言學團隊)。
11)擁有進行人腦功能研究的國內最為先進的平台。早在2002學科已經裝備國際最先進的、單體價值200萬元的Neuroscan 256導腦電系統(ERPs),2013年學科又購置了單體價值2000萬元的GE 3.0T磁共振成像系統(fMRI),這樣可以實現語言能力研究的高時間解析度(毫秒級)和高空間解析度(毫米級)的完美結合,代表著人腦功能研究的最先進的研究技術。
12)擁有國內最大的語言學學科研究空間布局。2013年新建了7000平米的語言能力協同創新大樓,加上原有3000平方米的學院大樓(獨立),從而使學院的空間布局總面積達到10000多平方米。為學院學生學習、研究提供了優越、舒適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