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背景
江蘇引江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開挖的邗溝,即引江水向北通航至淮安末口入淮。唐宋時期,在邗溝上興建各種堰、埭、壩、閘等建築物,實行渠化通航。旱時利用揚州五塘蓄水濟運,水枯時,則自大江中車水濟運。宋宣和三年(1121年)春,曾“詔發運副使趙億以車畎水運河”(《宋史·河渠志》)。黃河奪淮後,淮河入海尾閭被占,河床淤高,裏運河承擔部分洪水入江,引江歷史就此終結。
1958年,江蘇進行“引江濟淮,江水北調”規劃,與國家“南水北調”(東線)規劃緊密結合。規劃引江分兩路:一路由南官河自流引江入里下河地區;一路建抽水站由廖家溝抽水入高寶湖北送。
省水利廳1958年編制的《江蘇省水利規劃提綱》中,規劃引江濟淮(江水北調)工程的主要內容是:開南官河引水穿過通揚運河入里下河地區,幹線經鹵汀河、射陽河出海,拓浚通揚運河為輸水河道,結合航運,在南官河口及通揚運河西口各建引江閘。後因原通揚運河拓浚工程土方多、拆遷大,改為在原通揚運河北另開新通揚運河。並興建邵伯大控制工程,在邵伯、大汕子建抽水站。
1960年1月,國務院批准興辦蘇北引江工程,新建5萬千瓦電力抽水站,上半年先完成2.5萬千瓦。2月,省人委報送了《江水北調東線江蘇段工程規劃要點》和《蘇北引江灌溉電力抽水站設計任務書》。《規劃要點》提出,自流引江和抽提江水並舉;集中抽水和分散抽水同時進行;近期和遠景相結合,使之與國家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力求配合;蓄水引水並舉,既利用湖泊調蓄抽水向北,又利用湖泊蓄水互相調濟;抽水灌溉與除澇防洪結合,做到一站多用。4月,省水利廳又編報了《江蘇引江灌溉第一期工程濱江電力抽水站及高寶湖電力抽水站初步設計》。4月15日,水電部批覆,同意第一期工程按設計方案施工。濱江站於是年冬開工,計畫裝機1.25萬千瓦。後來,經研究將蘇北引江灌溉工程規劃與里下河地區規劃、濱海墾區規劃、高寶湖地區規划進行綜合考慮,統一安排灌溉、洗鹽、改良水質和港口沖淤等水源問題,並結合里下河排澇。為此,將原濱江站遷至江都縣西南,改名為江都抽水站,原計畫高寶湖站移至淮安,稱淮安抽水站,以京杭運河為輸水幹道北送,“四湖串連、八級抽水”,把江水抽送至微山湖,使江、淮、沂沭泗溝通,引水、蓄水、排水、調水相結合。
1961年3月,水電部召開六省市規劃籌備會議,研究認為:抽引江水到山東的工程規模巨大,決定暫緩考慮,抽引江水先解決蘇北地區灌溉用水。並於1961年4月,水電部批准同意江蘇實施蘇北引江灌溉工程。
1962年,江蘇根據水電部意見,對規劃又作了補充和修改,主要是對廢黃河以南的淮河下游,包括淮水北調灌區,增加灌溉、排澇和沿海墾區洗鹽、沖淤的綜合考慮,使引江規划進一步全面、合理。總的灌溉面積為:水稻1483萬畝,三麥670萬畝,秋季旱作物650萬畝,需水量180億立方米至236億立方米,需要抽引江水400立方米每秒,自流引江140立方米每秒,興建江都抽水站,增建淮安抽水站。1963年1月國務院批准江都站裝機規模第一步按抽排里下河地區澇水250立方米每秒,近期抽引江水灌溉限於250立方米每秒。如以後淮河來量減少,裝機需要擴大時,再行報批。
1959年以後,隨著淮河上中游工程的變化,下游缺水加重。1959年淮河斷流108天,1966~1967年連續斷流221天,洪澤湖乾涸,里下河地區水位低落,水質變壞,入海港口淤塞嚴重。為了解決蘇北農田灌溉、沖淤保港的燃眉之急,省水電局於1970年又編制完成了《江蘇省淮河地區骨幹工程規劃治理意見》,計畫在已建的江都抽水站一、二、三站共抽水250立方米每秒的基礎上,再增加150立方米每秒,達到400立方米每秒;並建泰州抽水站350立方米每秒,其中50立方米每秒給新通揚運河以南灌溉,300立方米每秒通過新通揚運河和規劃中的通榆河灌溉鬥龍港以南墾區,結合洗鹽沖淤和航運。為爭取增加淮水北調的水量,將灌溉總渠原用淮水的自流灌區,改從里下河河網提取江水解決。泰州自流引江除已建新通揚運河自流引江外,在南官河西增開引江河,兩河總引水能力為500立方米每秒。
引淮河余水沖淤有三條路線:一條是拓浚王圩河,從灌溉總渠引淮水送至射陽河;另一條從裏運河引淮水經高水河、泰州以東的新通揚運河、通榆河到鬥龍港以南;還有一條是結合白馬湖、寶應湖地區退水,在不影響里下河地區排澇的前提下,利用白馬湖、寶應湖兩座穿運地下涵洞引水入里下河地區。
1973年1月,省水電局和省治淮指揮部向水電部報送了《蘇北引江灌溉工程報告》。報告提出:向北送水仍以京杭運河為乾渠,第一級站的江都抽水站及萬福閘下的濱江抽水站,分別抽水400立方米每秒及420立方米每秒(濱江抽水站後因送水線路改變未實施)。向東送水計畫建馬甸抽水站,抽引江水350~400立方米每秒,後又改為從馬甸、高港兩處抽水。
1974年,根據水電部提出的《南水北調近期規劃設計任務書》,省計委向國家計委報告提出,在三四年內,爭取先送水100立方米每秒過黃河,如只建洪澤湖以北工程,送水出省沒有保證,要求除續建三陽河等引水河道外,需建大汕子抽水站,抽水200立方米每秒;向東送水工程應和向北送水工程同步興建。1975年8月,根據水電部《南水北調規劃任務書》,省治淮指揮部編報了《南水北調近期工程江蘇段規劃報告》,主要是增加北送水量至微山湖,從洪澤湖到駱馬湖分中運河、徐洪河兩路送水,駱馬湖以北分韓莊運河、不牢河、房亭河三路送水,並提出向東送水建設方案。1978年水電部批准徐洪河為南水北調輸水支線,送水200立方米每秒。1983年6月,根據國務院和水電部對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的要求,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於6月又編報了《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江蘇段規劃意見》。至1987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尚未起動,江蘇江水北調工程雖未能全部實施,但江水已可北送達徐州及連雲港市。
規劃情況
為緩解地區缺水狀況,合理配置水資源,從50年代開始,省水利廳先後提出“淮水北調,分淮入沂”和“引江濟淮,江水北調”的跨流域調水計畫。江水北調工程的主要任務是,以長江水補充淮沂沭泗水水量之不足和協調來水與需水在時空分布上的矛盾,為蘇北地區工農業生產、城市生活、航運和生態提供水源,並承擔蘇北地區部分泄洪排澇任務。
工程情況
江水北調工程是一項紮根長江、實現江淮沂沭泗統一調度、綜合治理、綜合利用工程。工程體系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抽引江水規模達400m3/s。通過由南至北布置的9個梯級泵站及總長404km幹線輸水河道,工程可覆蓋保障蘇中、蘇北7市50縣(市、區)、6.3萬平方公里、4500萬畝耕地、4000萬人口,向北最遠可送水至徐州豐沛地區,向東北最遠可補水至連雲港石樑河水庫。
江水北調工程以江都站為起點、京杭運河為輸水骨幹河道,經過洪澤湖、駱馬湖調蓄,可將江水送到南四湖下級湖,沿途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陰、泗陽、劉老澗、皂河、劉山、解台、沿湖等9級抽水泵站(見表1)。
表 1 江水北調泵站基本情況
梯級 | 站名 | 抽水流量( m 3 /s )) | 裝機容量( kw ) |
一 | 江都一站 | 81.6 | 8000 |
江都二站 | 81.6 | 6400 |
江都三站 | 135 | 16000 |
江都四站 | 210 | 21000 |
二 | 淮安一站 | 64 | 6400 |
淮安二站 | 120 | 10000 |
淮安三站 | 66 | 3400 |
石港站 | 120 | 13200 |
三 | 淮陰一站 | 120 | 8000 |
淮陰二站 | 100 | |
高良澗越閘站 | 110 | 15880 |
蔣壩站 | 100 | 14300 |
四 | 泗陽一站 | 100 | 10000 |
泗陽二站 | 66 | 5600 |
五 | 劉老澗站 | 150 | 8800 |
沙集站 | 50 | 8000 |
六 | 皂河站 | 195 | 14000 |
劉集站 | 33 | 3630 |
七 | 劉山北站 | 50 | 6160 |
劉山南站 | 30 | 3300 |
單集站 | 20 | 2240 |
八 | 解台站 | 50 | 6160 |
大廟站 | 20 | 2240 |
九 | 沿湖站 | 30 | 2100 |
工程效益
一是江水北調工程省內效益。江蘇江水北調工程經過幾十年的運行管理實踐,較好保障了江蘇省蘇中及蘇北地區防洪排澇、農業灌溉、抗旱調水、城市供水、交通航運需求,較好解決了工業與農業生產、城鄉生活、生態與環境用水問題。據統計,江都水利樞紐累計投入抗旱、灌溉等抽引江水1361.13億立方米;沿線各級泵站排澇400億立方米,為我省蘇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提供了重要保障,已成為蘇北全面小康、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二是2013年以來江水北調工程和南水北調新建工程聯合運行調水出省的效益。截至2016年5月,通過江水北調工程和南水北調新建工程聯合運行,累計調水出省12億方,相當於2個駱馬湖的正常需水量,有效緩解了我國北方地區缺水狀況。
工程建設
工程體系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主要是江都一至四站),由江都抽水站及其配套工程組成,江都抽水站由4座大型電力抽水站組成,一站興建於1961年12月,竣工於1963年3月;二站於1963年7月開工,竣工於1964年8月;三站於1966年12月開工,竣工於1969年10月;四站於1973年11月開工,竣工於1977年3月。至此,歷時17年,江都抽水站建成。該工程共安裝大型立式軸流泵機組33台套,總裝機容量為49800千瓦,總抽水能力為473立方米每秒。1994年至1996年、1997年至1999年一站、二站,2006年至2009年、2008年至2010年三站、四站先後進行了更新改造,使得江都抽水站在總裝機台數不變的情況下,容量擴大到55800千瓦,在機組淨揚程有所增加的情況下總抽水能力達到508.2立方米每秒。
淮安水利樞紐,1974年隨著分淮入沂、淮水北調工程和江都第一、二、三抽水站建成投產,在三堡鄉建成淮安第一抽水站,抽水64立方米/秒。1979年建成淮安第二抽水站,兩台機組共抽水120立方米/秒,排水180立方米/秒。
淮安第三抽水站,是我省利用世行貸款興建的大型抽水泵站,站址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南郊京杭大運河與總渠交匯處,它與已建成的淮安一站、淮安二站共同組成我省江水北調的第二級抽水站,也是我國即將實施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第二梯級泵站之一。本工程於1995年1月15日開工,1996年6月完成主體工程,1997年6月交付使用。
淮安三站自1997年建成交付使用以來,一直存在機組啟動困難、電機超功率運行、泵站裝置效率低等問題,影響工程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後經安全鑑定為三類泵站。為提高泵站運行效率,消除工程安全隱患,保障南水北調安全送水,淮安三站改造工程於2015年11月開工,計畫工期為22個月,目前工程正在改造中,工程概算總投資為6702萬元。
淮安三站原主機組為2台套燈泡貫流泵,採用32GWN-42型水泵水輪機,單機裝機流量為33m3/s,水泵葉輪直徑為3.19m,轉速為136.4rpm,燈泡比1.06,採用直聯方案配套電動發電機。
更新改造工程擬更換2台套主機組設備,仍採用燈泡貫流泵機組型式,設計單機流量為30.0m3/s,主水泵葉輪直徑為3100mm,轉速125rpm,單機配套電機功率為2180kW,電機與水泵直聯,機組採用變頻器組調節。
淮安第一抽水站(以下簡稱淮安一站)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南郊、京杭大運河與蘇北灌溉總渠的交匯處,與淮安二站、淮安三站及相關配套工程組成淮安水利樞紐工程,作為我省江水北調的第二級抽水工程,也是即將實施的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第二梯級站,同時淮安一站還承擔抽排白馬湖地區內澇的任務。淮安一站於1972年12月開始興建,1974年3月竣工。工程投資513.49萬元。該站現安裝1.75ZLQ11.2-5.3軸流泵,配用TL1000-24/2150同步電機8台,總裝機容量8000kW,設計流量89.6m3/s,泵站設計揚程4.89m。該站由淮安抽水站專用變電所直接供電,採用雙拼高壓電纜輸電,引入6kV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