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縣蟠龍鄉蠻子洞

江安縣蟠龍鄉蠻子洞

蟠龍鄉蠻子洞,指分布於綿溪河上遊河岸、蟠龍小山峽景區內的石窟群。當地傳說這些石窟是古代生活在這裡的蠻子(古代少數民族)開鑿的,所以稱之為“蠻子洞”。其數量眾多、結構複雜,令人稱奇;隨著蟠龍鄉政府依託綿溪河和生態農業大力發展以鄉村旅遊業規劃的提出和綿溪河下游七洞溝旅遊景區興起,蟠龍鄉蠻子洞其獨特的人文旅遊資源價值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蟠龍鄉蠻子洞
  • 地理位置:宜賓市江安縣蟠龍鄉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螞蝗洞
詳細位置,兩者區別,推測由來,血統關係,

詳細位置

蟠龍鄉
從蟠龍坐車,十多分鐘就能到合麻口。小山峽的蠻子洞群一共有兩處。
一處位於江安鎮紅岩村與蟠龍鄉李岩村的結合處的山麓地帶,從合麻口河這面順著一條小水泥板路進山,翻過中國移動基站信號塔所在的那個坳口就能看見。這處蠻子洞群當地人又叫它“螞蝗洞”,分布在石崖腳下。據當地村民講,此處蠻子洞群傳說一共有36個,但迄今發現的只有35個。不過目前容易直接看到的只有最左邊兩個,其餘的由於森林茂密、雜草叢生不易發現。
一處位於罈子頂爐缸附近河岸唐岩壩的石崖中部,距綿溪河直線距離不足一百米。此處的蠻子洞群大小不一,在長約300多米的崖石上,分布於有20多個石窿。

兩者區別

雖說都叫蠻子洞,但這兩處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江安縣蟠龍鄉蠻子洞
江安縣蟠龍鄉蠻子洞
第一、整體大小形制不同。螞蝗洞的蠻子洞群整體偏大,以最左邊的兩個為例,其長不短於7米,寬不短於6米,洞內面積大約在50平方米左右;一個地勢稍高,洞內平整寬敞,洞頂較高,光線充足,視野開闊,看起來像是集會的大廳或警戒的瞭望台;一個地勢稍矮,洞頂較低,靠近洞壁還有類似長方形的石頭打制的睡台,應該是夜晚睡覺的休息室。
第二、在石崖上開鑿的位置不同。螞蝗洞的洞群位於石崖底部,出入方便。唐岩壩的洞群位於石崖中部,洞口很高,不像是用來居住的。所以,這兩處在用途上是根本不一樣的。螞蝗洞的洞群是蠻子生活用的,而唐岩壩的洞群則是用來作為墓葬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崖墓。江安縣的考古權威曹家樹也明確地說:“蟠龍鄉綿溪河兩側的崖洞,是東漢時期的崖墓,與長寧縣古河發現的七個洞是同一個時期的崖墓”。

推測由來

據推測,這些洞穴大概是東漢至魏晉時期生活在這裡的一個消失了的古代民族“獠族”開鑿的。獠人是指漢唐時候我國古代西南華南地區分布廣泛的少數民族,系百越的一支,也就是今天仫佬族的前身。獠人入蜀是古代西南地區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事件。這個民族,身材比較矮小,但強壯有力,好戰,而且習慣山地生活。他們保持著氏族社會的特徵,生產力低下,生產關係落後,刀耕火種,在石崖上鑿穴而群居也反映了這一點。獠人最早出現於史籍記載是在蜀漢統治期間,西晉永嘉五年(302年)後,四川南邊的犍為郡、僰道縣就有大批僚人入住;僰道,就是今天的宜賓縣。他們從貴州進入巴蜀,沿著長江向上游遷徙。生活在蟠龍鄉的這批獠人,應該就是在江安上岸,然後從南屏深山裡一路遷徙過來的。夕佳山境內的綿溪河上遊河岸上的洞子、蟠龍鄉小山峽內的蠻子洞和綿溪河下游古河境內的七個洞,都是獠人活動留下的遺蹟。

血統關係

史料表明,獠人曾在蜀南地區活動了很長的時間,《新唐書·南蠻》有記述:“戎、瀘間有獦獠,居依山谷林菁,逾數百里。俗喜叛,持牌而戰,奉酋帥為王,號曰婆能,出入前後植旗。”這裡的“戎”指戎州,州治在今四川宜賓;“瀘”指瀘州。說明至晚在唐代,生活在蜀南的獠人並未完全消亡。而“蠻子洞”稱謂的由來就說明獠人跟生活在這裡的古代漢人應該有過一段時期的共存。不過獠人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它這個族群難以發展壯大,隨著之後獠人的遷徙和與其他民族在融合中被同化,加上宋末元初和明末兩次戰亂的影響,四川原住民人口驟減,生活在四川南部的獠人漸漸從歷史上消失,而其他地區的獠人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仫佬族人。今天四川人主體來自於清初湖廣移民(湖廣填四川),因此僚人對今天四川人的血統並無太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