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大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京
- 出生日期:1948.12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江大“法中 個展,油畫家專訪,微茫氣象與純粹精神,奇蹟得作品,
人物簡介
1949年12月4日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
原北京市中央美院油畫系研究生教師
1980“同代人畫會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1981“中國現代藝術展”,美國,紐約
1982“中央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大展”,香港
1984“第六屆全國美展”
1987獲“布瓦西沙龍展”第一獎
1988法國“土魯斯國際現代藝術展”
1993台北時代畫廊
”外圍展 “義大利維羅納當代美術館展”
台北誠品畫廊個展
“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展”,北京 ,“上海第三屆國際雙年展”
2002“成都雙年展”
“廣東國際三年展” ,“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江大“法中 個展
江大海先生的畫展在中法兩國藝術“之間”的位置提供了一個跨文化的文本,也為我們認識和理解中法兩國藝術交往的因緣與相互的補益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實際上,從20世紀以來,視覺藝術就在中法文化關係上扮演了突出的角色,江大海先生的旅法經歷和藝術旅程就接續了這個傳統並豐富了其中的篇章,成為中國藝術家穿越文化邊界進行藝術實踐的一個例證。
----梅苑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03月06日第七版)
油畫家專訪
走出國門話多元——“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採訪手記
王琦旻
和一些雖在國際上受肯定,卻游離於國內主流美術界之外的畫家相比,江大海在國內畫界也享有很高的聲譽。這也許源於他的藝術理念,他反覆強調自己在藝術上的開放態度,吳冠中曾說“筆墨等於零”,得罪了不少同行,江大海卻表達了對此的理解,但開放地認可多元並存。他始終相信,欣賞創新發展並不意味著趕時髦甚至捨棄藝術的本質。
油畫藝術的本質在於其造型藝術語言的純粹性。江大海十分推崇康定斯基對音樂和繪畫的接近性解釋:造型、色調、色彩對應旋律、節奏、和聲,這些元素構成藝術秩序的規範與標準。偽前衛藝術家歇斯底里地自我表現扭曲了藝術本質;過分強調“生活處處是藝術”的泛藝術觀違背了藝術的本質。
江大海認為中國油畫對西方油畫的借鑑主要是技法、形式上的,而思想內容的民族性是無法靠“拿來主義”的。繪畫是各藝術形式中最具思想性的,它通過觀念
我國封建社會傳統文化長期的封閉狀態難以導出現代美學,藝術的長期單一化情況在西潮洶湧注入的今天正逐步改變。雖然現代主義並不意味著現代性,但作為多元化的一元,它是油畫藝術發展中不可迴避的。自稱接近西方現代派的江大海,期待著觀眾們欣賞他的參展作品《雲系列》(《朦朧》)。
----------------------《北京青年報》2000年07月10日
微茫氣象與純粹精神
——江大海的繪畫藝術
江大海先生的畫展再一次在中國舉辦,作為他的老朋友,我由衷感到高興。高興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他的展覽是在“中法互辦文化年”的背景下舉辦的。在中法兩國藝術相互向對方展現各自風貌的豐富節目中,將大海的畫展以在中法兩國藝術“之間”的位置提供了一個跨文化的文本,這就為人們認識和理解中法兩國藝術交往的姻緣與相互的補益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實際上,從20世紀以來,視覺藝術在中法文化關係上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特別突出的,江大海先生的旅法經歷和他的藝術旅程就接續了這個傳統並且豐富了他的篇章,成為中國藝術家 穿越文化邊界進行藝術實踐的一個例證。第二,江大海先生的這次展覽以他近些年的新作為主,讓國內的同行和觀眾看到了他藝術上新的探索和成果。在他的新作中,一種融括中西藝術精神的理想以十分清晰的感性方式體現了出來、一種蘊含著高文化品質的藝術境界與個性瞭然可見。我想,一個展覽能這樣在文化語境和自我世界的坐標上留下痕跡,它就有值得讚賞和研究的價值。
形態,以“雲”的一列為重點。在這個階段,法國天空一向多彩的雲氣成為造型的契機,而在他的描繪過程中,原本帶有自然屬性的形象變成了畫面整體抽象意味的組成元素,自然的雲影與抽象的形影相交疊映。此後在新舊世紀之交的日子裡,江大海將中國書法文字移植到畫作之中,朝向寫意與抽象地結合。中國文字在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間的形式感,正好滿足了江大海追求藝術意境而非具體描述的理想。在這類作品中,被強化了的中國文字展示了自己獨特的結構,書寫性的線條也展開視覺的旋律,作品自成一個自足的世界。在這個階段,江大海在西方繪畫材料基礎上融合使用中國繪畫材料如傳統宣紙,墨色等的試驗,使他的繪畫頓然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在中西繪畫藝術之間的現代形態。再此後,江大海似乎進入了一個更為自由和感性的世界,表達的主題更遠於現實的物象而愈發法接近純粹的精神,畫面的材料質地、肌理、色調也更加有機的組成一片渾厚、微茫的氣象,在視覺的屬性上達到很高的品質。這也是他不斷領悟法國藝術的真諦和不斷回返中國文化傳統淵源、在兩種文化的高層次穿行的收穫。
------------------------范迪安 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
奇蹟得作品
從巴黎畫室到上海美術館,一位定居法國的中國藝術家見證著兩種文化碰撞、交匯、並行中產生的偉大力量。江大海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來到巴黎的。在與中國傳統繪畫日復一日的接觸中,並 經過在北京的藝術專業學習,他獲得了豐富的傳統滋養。然而,可以說,西方藝術早已存在於他的記憶深處,因為他對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義大利繪畫以及法國繪畫深刻的了解。不僅他在中國藝術界的聲譽極為穩固,而且江大海己高度具備的這一如此樸實、如此顯然、如此絕對的素質、才華。
造訪一下江大海的畫室便可充分掂量出這一才華的份量。他在巴黎環城路與塞納河交叉處的伊夫利(Ivry)有兩處工作室。第一個畫室位於一棟大樓的中心。在那兒工作的五十位藝術家中他是唯一的中國畫家。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裱在畫布上的“小尺寸”水墨畫。另一個畫室位於一處廢棄的舊廠區的巨大空間內。許多藝術家在金屬橫樑下和混凝土牆頂的天橋上建起了自己的畫室。江大海的作品是一些巨幅油畫,或是在專門為他從安徽運來的幾米寬的宣紙上畫成的水墨畫。但是,無論在哪個地方,都發生了同樣的奇蹟:他的充滿抽象色彩、結構嚴謹的畫作均可以追溯至中國文化的精髓:書法。簡單的一個字,“書”或“無”,變成了一個雄渾舒展、邊跡游移不定的符號,即一個載體平面之上的平面。不過,也並非總是如此。曾幾何時,江大海也描繪過另一些不斷運動的平面:雲。然而,無論是小尺寸,還是拼接的更具活力的大製作,都具有同樣的對平面的探索和思考。這些平面互相作用,就象當年波利亞科夫(Poliakoff)所做的那樣,只不過在江大海這裡大多都是單色的。
色彩, 是江大海的第二個奇蹟所在。無論是水墨畫還是色調更為明快的油畫,都是淡淡的敷色,使我們感受到畫家對馬薩其奧(Masaccio)、弗朗西斯卡(PierodellaFrancesca)、莫朗迪(Morandi)等義大利繪畫大師的熱愛。江大海經常提到他們。從他的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巴爾杜斯(Balthus)名畫的背景,或是後者用海綿為梅迪西斯別墅(VillaMedicis)的牆面所作的華麗的塗染色彩。然而,在別人那裡被稱之為“軼事”的一切——當然這個詞並不合任何貶義,它僅僅指一個主題、一個喜愛的故事而已,在江大海那裡,則完全被抹去,代之以簡單的顏色,大多是華麗的紅色,哪怕是一種深
沉的黑色,或者是一種令人想起老北京胡同的明亮的灰色。湛藍的天空下,一枝探出牆頭的向日葵的黃點使灰色顯得更為珍貴,牆上和地上的纖塵則被藝術家化為紙上的水墨。 由此產生了江大海作品的第三個奇蹟:即便是他最不具象、最抽象、最超越時間、幾可稱之為“西洋”(這個詞也不合任何貶義)且超乎空間的作品,也散發著一種東西,一種中國特有的“氣”,即那種中國特有的氣韻和神韻。然而,這箇中國是透過塞納河畔和印象派畫家們的雲彩的灰藍光線重現的,值此中國舉辦法國文化年之際,它見證著中法兩國眾多藝術家共同的精神與夢想。
---------皮埃爾-讓·雷米(Pierre-JeanREMY)
-----------------------法蘭西學士院院士法中文化年混合委員會法方主席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