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史志》是一部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江夏史志
- 類別:地方志
- 內容時限:公元前870-1995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江夏區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江夏史志
武昌縣行政區劃圖
武昌縣圖
凡例
目錄
大事記
建置沿革
一、位置面積
(一)位置
(二)面積
(三)縣域演變
二、歷史沿革
三、行政區劃
(一)明
(二)清
(三)中華民國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古今縣城
(一)塗口
(二)武昌
(三)紙坊
五、古今市鎮
六、人口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地理環境
一、地質
(一)地層
(二)構造
(三)岩漿岩
二、地形
(一)發育
(二)類別
(三)山脈
(四)平原
三、陸地水
(一)長江
(二)河
(三)湖泊
(四)地下水
四、氣候
(一)四季特徵
(二)日照
(三)氣溫
(四)雨量
(五)霜雪
(六)風向風力
(七)寒潮
五、土壤
(一)分布
(二)分類
(三)植被
六、自然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礦藏
(三)動物
(四)植物
七、風景旅遊資源
(一)龍泉山風景區
(二)白雲洞
(三)雲景山溶洞
(四)槐山
(五)青龍山森林公園
(六)熊廷弼公園
(七)賀勝橋北伐將士陵園
(八)保福祠抗日烈士紀念碑
政黨社團
一、民國時期的政黨社團
(一)中國共產黨
(二)中國國民黨
(三)社團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政黨社團
(一)中國共產黨武昌縣委員會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昌縣委員會
(三)民眾團體
政權
一、縣級政權的設立
二、元代政權機關
三、明代政權機關
四、清代政權機關
五、民國政權機關
(一)參政機構
(二)行政機構
(三)抗日民主政權
六、新中國成立後的縣政權
(一)權力機構
(二)行政機構
(三)檢察審判機構
軍事
一、建置
(一)晚清時期
(二)民國時期
(三)抗日人民武裝
(四)縣人民武裝部
二、駐軍
三、兵役
(一)募兵制
(二)抽丁制
(三)志願兵
(四)義務兵
(五)預備役
四、民兵
(一)組織
(二)訓練
(三)聯防執勤
(四)防汛搶險及參加大型建設
五、人防工程
六、戰事
附日偽罪行
農業
一、種植業
(一)耕地
(二)生產關係
(三)農作物
(四)農業調查
二、林業
(一)林業資源
(二)林業生產
(三)林業管理
(四)林特場簡介
三、牧業
(一)家畜飼養
(二)家禽飼養
(三)養蜂
(四)疫病防治
四、水產
(一)水產資源
(二)魚苗魚種
(三)成魚生產
(四)漁政管理站
五、水利
(一)堤防
(二)防汛
(三)排灌工程
(四)湖泊治理
六、農業機械
(一)民國時期的農業機械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農業機械化
七、土特產
工業
一、機械電器工業
(一)機械製造
(二)電器生產
二、煤炭冶煉化學工業
(一)煤炭開採
(二)冶煉
(三)化工
三、建材工業
(一)磚瓦
(二)石料
(三)石灰
(四)水泥
四、紡織縫紉皮革工業
(一)紡織
(二)縫紉
(三)皮革
五、造紙印刷工業
(一)造紙
(二)印刷
六、電業
(一)小火電
(二)小水電
(三)供電
七、糧油食品飼料工業
(一)糧油加工
(二)食品加工
(三)飼料生產
八、五金日雜用品
(一)五金
(二)日雜用品
附錄
(一)1985-1991年武昌縣名優產品目錄
(二)駐武昌縣企業
交通郵電
一、交通
(一)驛道
(二)航道
(三)鐵路
(四)公路
二、郵電
(一)郵政
(二)電信
城鄉建設
一、古城武昌建設
(一)明代擴建武昌城
(二)清代武昌城
(三)民國時期武昌城建設
二、山城紙坊建設
(一)古鎮紙坊
(二)山城紙坊
三、鄉村建設
(一)集鎮建設
(二)農村建設
四、建築業
(一)隊伍
(二)工程
五、房地產
(一)房產
(二)地產
(三)住房制度改革
六、環境保護
(一)農業生產情況
(二)工業污染
(三)綜合治理
財貿
一、財政
(一)收入
(二)支出
(三)公債國庫券
二、稅務
(一)田賦
(二)農業稅
(三)工商各稅
三、商業
(一)市場
(二)商業體制
(三)行業貿易
四、對外經濟貿易
(一)機構
(二)購售活動
金融
一、貨幣
(一)制錢
(二)銀兩、銀元
(三)銅元
(四)官票及信用票
(五)法幣(含關金券)
(六)邊幣
(七)金圓券
(八)人民幣
二、典當
三、銀行
(一)民國時期銀行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銀行
四、信用合作社
五、信貸 存款 儲蓄
(一)貸款
(二)存款
(三)儲蓄
六、保險
(一)機構
(二)業務
經濟管理
一、計畫管理
二、經濟技術協作
三、審計
四、統計
五、標準計量
(一)標準
(二)計量
六、工商行政管理
(一)市場管理
(二)企業登記
七、物價管理
八、物資管理
九、勞動管理
(一)職工工資
(二)待業就業
(三)社會保險
文化
一、教育
(一)明清時期的江夏教育
(二)民國時期的武昌教育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教育
二、科技
(一)晚清時期的科技
(二)民國時期的科技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科技
三、文藝
(一)唐清時期的文藝
(二)民國時期的文藝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文藝
四、新聞
(一)報刊
(二)廣播
(三)電視
五、衛生
(一)明清時期的醫療衛生
(二)民國時期的醫療衛生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醫療衛生
六、體育
(一)清民國時期的體育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體育
七、地方志
文物勝跡
一、古文化遺址
二、古城遺址
三、古陶瓷遺址
四、古建築
五、摩崖石刻石窟
六、陵墓
七、近現代舊(遺)址
八、紀念性建築
九、考古發掘
十、館藏文物珍品
十一、武昌的全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稱
民俗
一、家族家庭
(一)家族
(二)家庭
二、生產民俗
(一)農業
(二)山林
(三)漁業
(四)牲畜
(五)工商
三、生活習俗
(一)飲食
(二)服飾
四、禮儀習俗
(一)婚嫁
(二)喪葬
(三)慶壽
(四)生子
五、風尚習俗
(一)傳統節日
(二)時令節氣
(三)現代節日
六、改革陋俗
七、宗教
(一)道教
(二)佛教
(三)伊斯蘭教
(四)天主教
(五)基督教
人物
一、人物傳略
熊渠
熊紅
馬武
李通
孟宗
李邕
李(鄜)
周墀
馮京
韋炳
黃彬
朱楨
吳徹
吳偉
郭正域
熊廷弼
吳裕中
賀逢勝
劉湘奎
常正綱
葉存仁
崔應階
陳鑾
胡瑞蘭
張凱嵩
胡公度
馮特民
譚鑫培
曹南山
張仲炘
權量
黃負生
黃嘉今
李求實
惲代英
朱勉之
胡南生
楊承禧
唐義貞
余日章
劉家騏
鄭燮卿
程夔
曹琴萱
雷壽榮
項英
魏宸組
黃鎮馨
萬廷獻
唐義精
唐一禾
夏農苔
楊纘緒
楊經曲
傅岳棻
劉成禺
趙典之
黃吉亭
竇秉鈞
徐行可
沈祖榮
夏康農
周維新
張植安
劉驥
龍雲華
鄭凱卿
沈質清
周仲宣
邢遠長
熊秉坤
周蒼柏
許宗岳
尹呈輔
梁家瑞
張忠紱
李欽
姚開祥
熊子民
邱布
許大鵬
吳貽芳
祁曙東
二、人物簡介
馬廖
李善
劉元清
李(分)
杜洪
梅行思
黃休復
張淑夏
張舜民
劉允寬
張天佑
王竑
繼曉
張璞
如愚
李裕中
羅煉
段然
朱盛球
唐樹義
溫紹原
段燦
段而聘
段追文
肖逢春
余凌霄
胡振華
馮全勝
張文經
吳毛娃
熊廷燕
錢桂笙
徐振辰
胡大濂
胡汝衡
胡鹹林
黃正啟
鄭得清
汪幼愷
舒天鵬
陳亞平
盛胖子
劉鵠丞
胡大崇
程國璠
王益昶
管公度
況鏡臣
田申之
葉禹鐘
余龍翔
肖禹虔
熊霽澄
熊振亞
李紫雲
葛震寰
葉潤民
戴曉南
梅煥章
祝隆美
陳功滿
陳國華
左豪
石瑞庭
張士琯
劉家麟
周竹軒
胡竹蓀
楊朗廷
盛鳳來
楊堤
王健民
舒江皋
許保民
王近生
胡杰甫
周筱山
夏握之
塗文清
艾鳳林
葛達
董南方
郝貴林
帥少林
馬完甫
魯方才
萬葆元
羅逸吾
曾凡明
張念之
肖春庭
廖鏡川
王民朴
鄧柳五
胡亦愚
陳世彬
陸繼韓
劉華堂
胡聘三
魯壽安
張永陔
魯履安
孫海雲
崔燕華
伍禾
黃人傑
張敏
劉子堅
王俊生
胡宜釗
王成瑜
張家驊
夏昌友
田文俊
周順松
祝美丞
陳先盛
吳後鑫
張韻軒
李鴻斌
王志堅
劉培芝
蔡禮樂
丁為恩
祝振棣
陳安策
丁玉山
戴朝溶
王家建
童又康
閔瑞亭
李紹陵
艾先春
秦起麗
魏汝霖
張士嘉
李揚
三、《江夏縣誌》人物列傳名單
後記
作者簡介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