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五首

《江城子五首》是五代十國詞人和凝創作的一組聯章詞。這組詞敘述一位女子與戀人夜間約會相見的整個過程。五首詞分別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等待戀人、盼望見到戀人、與戀人見面、與戀人相處、與戀人離別等不同情況下的心緒和情態。它們既各自成章,又情脈相連,表現出這個女子的嬌、恨、笑、思、愁等不同的心態,從而展現出這個女子對戀人的一片深情。整組詞內容完整,情節曲折,在章法上,脈絡清晰、思路連貫,在細節和心理描寫上,細膩、生動、逼真,感情跌宕,形象鮮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江城子五首
  • 作者:和凝
  • 創作年代:五代十國時期
  • 出處:《全唐五代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江城子五首
其一
初夜含嬌入洞房,理殘妝,柳眉長。翡翠屏中,親爇玉爐香。整頓金鈿呼小玉,排紅燭,待潘郎。
其二
竹里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雲屏。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其三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西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其四
迎得郎來入繡闈,語相思,連理枝。鬢亂釵垂,梳墮印山眉。婭奼含情嬌不語,纖玉手,撫郎衣。
其五
帳里鴛鴦交頸情,恨雞聲,天已明。愁見街前,還是說歸程。臨上馬時期後會,待梅綻,月初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遠”“水晶簾”。單調三十五字,五平韻。
⑵爇(ruò):點燃,焚燒。
⑶金鈿:指嵌有金花的女子首飾。小玉:泛稱侍女。
⑷潘郎:原指西晉潘岳。潘岳年輕時長相俊美、舉止優雅,所以得名“潘郎”。後泛指為女子所愛慕的男子或貌美的情郎。
⑸竹里風生:風吹竹叢,竹葉瑟瑟有聲。月上門:月亮初生,照上門楣。
⑹理:溫習,重複地彈奏。秦箏:即箏,原出於秦地。《舊唐書·音樂志》:“箏,本秦聲也。相傳為蒙恬所造,非也。制與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弦,此乃箏也。”
⑺雲屏:用雲母裝飾的屏風,一說指上有雲彩圖飾的屏風。
⑻朱弦:用熟絲製的琴弦。
⑼恐:擔心。馬嘶聲:情郎來到時的馬叫聲。
⑽含恨含嬌:帶著怨恨和嬌嗔。
⑾今夜約:一作“今夜月”。
⑿太遲生:即太遲,意謂時間過得太慢。生,語尾助詞,無義。
⒀玉漏頻:指計時的漏聲頻頻傳來。均指時間的推移。
⒁歷歷:分明可數,形容馬蹄聲非常清晰。
⒂繡戶:繡花的門帘。 斂手:拱手,表示恭敬。
⒃連理枝:比喻相愛的夫妻。
⒄婭奼(yà chà):明媚、美麗的樣子。
⒅鴛鴦交頸:形容男女間恩愛親昵的樣子。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其一
夜色初降臨,她神態嬌媚地走進閨房,梳理殘妝,把柳眉描畫得又細又長。在翡翠屏中,她親手點燃玉爐香。整頓好頭飾,呼叫侍女擺好紅燭,等待情郎的到來。
其二
竹林里傳來陣陣風聲,月光悄悄地溜進閨門。她面對雲屏,調試秦箏。輕輕地撥弄箏弦,恐難聽見那馬兒的嘶叫。她含恨嬌媚地獨自言語:只怪我呀只怪我,今晚相約的時間太遲了。
其三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已經到了三更時間,面對對面樹上棲息著的黃鶯,獨自憂傷。在花的遠處,傳來一陣清晰的馬蹄聲。她不由得笑了,整理好衣襟配飾,面向他前來的方向拱拱手,走下台階走出庭院迎接他的到來。
其四
輕輕挽著情郎的手,一起進入錦繡的閨房,訴說相思情,發誓願為連理枝。鬢髮散亂玉釵斜垂,髻梳低落到眉頭。脈脈含情不語而嬌,伸出纖纖玉手,輕撫情郎的衣裳。
其五
帷帳里如鴛鴦交頸纏綿,恨那雞鳴聲不知趣,看看天色已明。見街前景象心發愁,但情郎還是說要回去。就要上馬時希望能有後會之期,等到梅花綻放,明月初升。

創作背景

和凝於後梁末帝貞明二年(916)登進士第。當時的鄆州節度使賀瑰了解到和凝與自己是同鄉時,便聘他為府中從事。或在這期間和凝為了敘一段男女戀情而創作了《江城子五首》。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和凝的《江城子五首》內容相連,是完整的組詞。它以一位女性為主角,從第一首“排紅燭,待潘郎”到第五首“天已明”,分別描述了她在與情人夜間約會過程中等待戀人、盼望見到戀人、與戀人見面、與戀人相處、與戀人離別等不同情況下的心緒和情態。這五首詞在內容上相連續,在文意上相貫通,在章法上脈絡清晰、思路連貫,是一部完整、優美的“敘事詩”。
第一首詞從初更的“排紅燭,待潘郎”寫起,描繪一個深情嬌柔的女子等待她的情人“潘郎”的種種情狀,有動作,有語言,非常形象,是全組詞的序曲。
第二首詞緊承第一首等待戀人的描寫,繼續對這個女子盼望戀人趕快到來時的情態以及由於戀人沒來而產生的含恨含嬌的意緒進行描寫。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描繪了一個初戀的女子在約會時,等待情人到來的焦灼情態。所寫時間是從月上中天到夜已三更,所寫情事是所約之人起初遲遲未來。詞由寫景入手。起句先描繪出主人公約會的環境和時間。風聲之由戶外進入耳中,暗示人已靜月亮之升高到照到門上,點明夜已深。一開頭就給人以夜深人靜之感。接下來的四句則從戶外寫到戶內,從景色寫到人物,從人物的動作展現其期待之狀、煩悶之情。主人公一心等待情人到來而遲遲不見其來,既焦急,又無聊,只有面對雲屏、試調秦箏等來打發時間,排遣愁悶,表現出主人公急切盼望與情人相會的神情意態。結拍三句以獨白方式表達了其人的怨情,使人如聞其喃喃自語之聲,如見其怨恨嬌憨之態。此詞語言平易流暢,無一難字奇字,卻極富情韻。
第三首詞緊承第二首,也採用了直陳其事的手法,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一系列動作的描繪,展示了青年男女密約幽會的動人意境。首三句從時間的推移下筆,起句寫斗轉星移、玉漏頻催,已由“月上門”到“三更天”了,女主人把視線由室內的雲母屏風移到室外棲息的黃鶯身上,不僅表示時間的推移,而且是感情的升華。獨坐三更,面對棲鶯,女主人公的情思可以推知。其遐思可以無邊無際,其怨情也看似無窮無盡。接著兩句打破了靜夜的沉悶空氣,掃去了她心頭的重重愁雲和臉上的怒容,成為全詞的起伏、轉折之點。“已三更”時她仍然還在傾聽著馬嘶聲,不過此刻從花間小路上傳來的不是老遠就可聽到的馬嘶聲,而是近處才可聽到的馬蹄聲。這分明是她一直盼望聽到的聲音。末尾三句則急轉直下:盼望已久的潘郎終於騎馬疾馳歸來,女主人公欣地的整理好衣服頭飾,打開門戶,輕快地走出房門,走下台階到庭院相迎,從而結束了大半夜的期望與等待。
第四首詞則具體描述女主人公與情人相會的情景。這首詞對戀人間兩情相悅的情狀描摹得十分生動,細節描寫非常傳神,很見功力。
最後一首詞描述女主人公與戀人相聚到離別的過程。兩情相投不覺時間太快,“恨雞聲,天已明”,郎君走時又約會期,寫得很有意趣,留下了裊裊餘音。
這五首詞內容相連,第一首寫理妝,第二首寫等待,第三首寫出迎,第四首寫歡會,第五首寫送別,寫出這位女子含嬌、含恨、含笑、含情、含愁的一個等待戀人時特有的心態流程。全詞在細節和心理描寫上,細膩、生動、逼真,因而人物形象非常鮮明,有呼之欲出之效。最後寫到“天已明,期後會”,短短一夜,情節有曲折,感情有起伏,刻畫細膩近於白描。因為作者採用組詞這種特別的方式,敘述了一件完整的情事過程,有首創之功,所以被稱為“聯章之祖”“言情者之祖”。

名家點評

清·況周頤《餐櫻廡詞話》:“和魯公《江城子》云:‘輕撥朱弦、恐亂馬蹄聲。’二語熨貼入微,似乎人人意中所有,卻未經前人道過,寫出柔情蜜意,真質而不涉尖纖。”“‘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尤為渾雅,進乎高詣。”
清·陳廷焯《詞則·閒情集》卷一:“五詞不少俚淺處,取其章法清晰,為後人聯章之祖。”
近代·吳梅《詞學通論》第六章:“《江城》五支,為言情者之祖。後人憑空結構,皆本此詞。托美人以寫情,指落花而自喻,古人固有之,亦未可輕議也。”
近代·李冰若《花間集評註·栩莊漫記》:“此五闋介在清與艷之間,《餐櫻廡詞話》摘其《江城子》‘輕撥朱弦’二語,以為熨貼入微。余喜其‘婭奼含情嬌不語,纖玉手,撫郎衣’,清中含艷,愈艷愈清。”
近代·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卷三:“(《江城子》其二、其三)二詞寫閨人期待所歡的情態雖不甚深刻,亦復真切自然。”
近代·吳世昌《詞林新話》卷一:“《花間集》中,有連續敘事之組詞。《尊前》亦有五更待郎故事詩。如和凝《江城子五首》(詞略)。”《花間詞簡論》:“和凝的五首《江城子》寫一個連屬的故事,正是後世《五更調》的重要範本。《花間集》中孫光憲的八首《浣溪沙》也是寫一個連屬的故事。這種用小令來寫故事的本領,後來柳永、秦觀、周邦彥還能繼承。”

作者簡介

和凝(898—955),五代詞人。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西北)人。年十七,舉明經;十九歲,登進士第。歷事梁、唐、晉、漢、周五代,累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太傅。好為短歌艷曲,布於汴、洛,契丹號為“曲子相公”。著有《紅葉稿》,不傳。其詞存二十九首,《花間集》錄二十首,《全唐詩》錄二十四首。今有王國維輯《紅葉稿詞》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