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晚芳分類的一個變種。灌木或小喬木,分枝較密;葉片中葉,少數大葉,葉長10厘米左右,寬4厘米左右,葉尖急尖或鈍尖,側脈7~12對,柵欄組織多為2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變種
- 界:植物界
莊晚芳分類的一個變種。灌木或小喬木,分枝較密;葉片中葉,少數大葉,葉長10厘米左右,寬4厘米左右,葉尖急尖或鈍尖,側脈7~12對,柵欄組織多為2層。
莊晚芳分類的一個變種。灌木或小喬木,分枝較密;葉片中葉,少數大葉,葉長10厘米左右,寬4厘米左右,葉尖急尖或鈍尖,側脈7~12對,柵欄組織多為2層。Camellia sinensis var.jiangnanensis ...
Hand. -Mazz.(1936)對本變種作過描述,譯錄於下:葉比原變種稍厚,通常寬橢圓形,漸尖。總狀花序長3.5-8厘米,有時成復總狀;苞片草質,披針形或寬橢圓形,長4-15毫米,通常有小鋸齒,久存;花梗長1-4毫米;花冠長8-11...
果實成熟後酸甜,可食;採摘枝、葉漬汁浸米,煮成“烏飯”,江南一帶民間在寒食節(農曆四月)有煮食烏飯的習慣;果實入藥,名“南燭子”,有強筋益氣、固精之效;江西民間草醫用葉搗爛治刀斧砍傷。30b. 小葉南燭(變種)與原...
小葉短腸蕨(變種),麥氏短腸蕨小羽變種(植物分類學報)葉較小,葉片長15-20厘米,寬7-10厘米,羽片通常長4-7厘米,寬約1-1.5厘米,邊緣呈鋸齒狀或淺波狀,每組小脈有2-3素材,通常有孢子囊群1條,偶有2-3條,大多單生,...
太魯閣艾(變種)是一種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桔梗目、菊科、春黃菊族、菊亞族、蒿屬類生物,分布於灣台中、嘉義、高雄、花蓮。形態特徵 太魯閣艾(變種)Artemisia somai Hayata var. batakensis (Hayata) Kitam. l. c. 9: ...
青團是江南清明的食物符號,南方地區僅就青團一樣,就有好些個“變種”,最常見的內餡里包裹著豆沙或者蛋黃,搓成一個圓鼓鼓的小糰子。這些年來經典款的青團也在不斷改進內餡,一些新奇的酸梅餡、鹹肉餡也出現在了市場。 南方地區還有一...
假江南短腸蕨(Diplazium yaoshanense (Y. C. Wu) Tardieu)是蹄蓋蕨科雙蓋蕨屬植物,本種與江南短腸蕨 A. metteniana (Miq.) Ching, 尤其是變種小葉短腸蕨 A. metteniana var. fauriei (Christ) Ching 形體外貌頗為相似,...
粗齒大茨藻(變種)(種子植物名稱)拉丁學名:Najas marina L. var. grossedentata Rendle 生於江南地區。形態特徵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外貌似小灌木狀;莖除節部之下常具1或2枚刺外,一般無刺棱;葉具大的截圓形葉鞘,葉片與葉鞘...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是:葉寬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上面脈上有毛,下面有疏短柔毛;枝條有密長柔毛;花序有密毛。花期8-9月,果期10月至次年春季。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1100米的山坡林緣。分布範圍 產自秦嶺以南和江...
名 稱: 佛面竹 學 名: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H. de Lehaie (竹的一種,為江南竹的變種。竹的斑紋仿佛人面,故名。)形態特徵 喬木狀竹種,稈節間稍短,分枝以下的稈節稈環平。基部以至相當長一段稈的節間連續呈不規則...
中國現知有3種1變種。毛鱗短腸蕨Allantodia hirtisquama Ching et W. M. Chu 江南短腸蕨Allantodia metteniana (Miq.) Ching 假江南短腸蕨 Allantodia yaoshanensis (Wu) W. M. Chu et Z. R. He 小葉短腸蕨(變種)...
灰鬃鵝是白鵝的變種,在江南廣大地區養殖,顏色為黑白或棕白相間,樣子威武漂亮。生活習性基本和白鵝一樣,成年體重可達4-8kg,肉味比白鵝更鮮美一些,羽毛可做衣服,長成後,肉瘤為黑色。灰鬃鵝是白鵝的變種,在江南廣大地區養殖,顏色為...
雅致木槿(學名:Hibiscus syriacus f. elegantissimus)為錦葵科木槿屬木槿下的一個變型。本變型花粉紅色,重瓣,直徑6-7厘米。產河北、湖南和江西省,均系栽培。形態特徵 本變型花粉紅色,重瓣,直徑6-7厘米。木槿(原變種):落葉...
生長於海拔1300-3150米的常綠闊葉混交林中。喜溫暖氣候和陰濕環境,適生於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適應性強,能耐一定程度的低溫、乾旱、瘠薄。性喜光,亦耐半陰。耐-15℃低溫,在江南一帶能露地栽植。夏季葉尖易枯燥。分布範圍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