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80厘米。主根粗壯,側根纖維狀。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幼枝有隆起的條紋,無毛或有極短的倒糙毛,或密被柔毛。葉螺旋狀排列,下部的早落;葉片卵狀橢圓形至長披針形,大的長可達17厘米,寬達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葉柄兩邊有翅,向基部變窄,柄長可達4厘米。
總狀花序頂生,長20-50厘米,花序軸無毛或有極短的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比花長;花梗長3-5毫米,有極短的毛和很小的小苞片1或2枚;花萼筒倒卵狀,長約4毫米,基部渾圓,被極短的柔毛,裂片條狀披針形,長5-12毫米,寬1-1.5毫米,邊緣有小齒;花冠紫紅色或紅紫色,長1.1-2.5 (2.8) 厘米,近二唇形,上唇裂片條形,下唇裂片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中肋明顯,無毛或生微毛,喉部以下生柔毛;雄蕊在基部以上連合成筒,花絲筒無毛或在近花葯處生微毛,下方2枚花葯頂端生髯毛。
蒴果球狀,直徑6-10毫米,底部常背向花序軸,無毛或有微毛。種子黃褐色,稍壓扁,橢圓狀,一邊厚而另一邊薄,薄邊顏色較淡。花果期8-10月。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江西,模式標本采自江西九江。
主要價值
根:用於癰腫瘡毒,胃寒痛。全草:辛、平有小毒。宣肺化痰,清熱,利尿,消腫。用於咳嗽痰喘,水腫,癰腫疔毒,胃寒痛,毒蛇咬傷,蜂螫,疔瘡。
物種分類
莖無毛或有極短的倒生糙毛。莖生葉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具不規則重鋸齒或者波狀而具細齒。花萼裂片長 (4) 8-12毫米。花冠長1.8-2.5 (2.8) 厘米。
產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和廣東。生於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地林邊或溝邊較陰濕處。
根供藥用,治癰腫瘡毒、胃寒痛;全草治毒蛇咬傷。
不同於原變種在於莖多少具微硬毛,莖生葉披針形,邊緣具細齒,齒尖朝向葉頂端,花萼裂片長5-8毫米,花冠長11-16毫米。
產廣西、貴州和雲南。模式標本采自貴州。
此變種不同於江南山梗菜和廣西山梗菜:植株密被柔毛,葉長橢圓形至長披針形,花序較長,花多而密集著生,花萼裂片長6-10毫米,花冠長1.5-1.8厘米,花葯管背部密生長柔毛,易於區分。
產四川。生於海拔2000-300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