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建築營造技藝

江南古建築營造技藝,常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古建築營造技藝
  • 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淵源
常州地區江南古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遺址至今保存完好的春秋淹城。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朝齊高帝蕭道成和梁武帝蕭衍,在家鄉常州建造了大量皇家宅邸和寺院,如位於孟河鎮的九龍禪寺和東嶽廟,常州紅梅公園內的文筆塔等古建築,被稱“齊梁故里”。此外,兩帝還在中國南方地區興建了大量寺廟,唐朝大詩人杜牧曾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明清,常州地區的江南古建築逐步吸收了各地優秀的古建築風格,兼具蘇州香山幫靈秀中見精巧、浙江寧波幫深拗中見個性、徽派建築田園中見奢華的藝術特徵。民國以後,又吸收了上海石庫門的西式建築風格,在交流中不斷融合,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如常州文筆塔吸收了蘇州香山幫的斗六式、斗九式木架式樣,天寧寺大雄寶殿吸收了浙江寧波幫獨有的斗五式木架式樣,青山橋附近的江西木業會館則吸收了徽派建築的青磚黛瓦式樣和上海石庫門的中西合璧式樣,均具有兼容並蓄的藝術風格。
當代,在常州江南古建築技藝傳習所,匯聚了一批傳承五代以上的江南古建築匠師群體,包含了大木作、水作、石作、小木作、油漆、花街鋪地、疊山、磚雕等門類齊全的江南古建築技藝,傳承人有莊新兆、過漢泉、王國平、顧春華、龔進華、徐華良、方家明等。他們曾主持或參與修復甦州報恩寺塔、拙政園、藝圃、上海豫園華寶樓、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明軒”、常州文筆塔、荊川公園、孟河醫派書院和江陰周莊寶宏寺等代表性的江南古建築。
2016年,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晉宏逵、中國文物保護研究所總工程師付清遠和主持維修天安門城樓、布達拉宮的高級工程師張之平,以及國家文物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梁立剛等古建築專家,專程來常州參觀考察孟河醫派書院,對其精美的建築造型和高超的營造技藝給予了高度認可。2017年,常州江南古建築技藝傳習所參加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九部門聯合舉辦的“首屆江蘇省鄉土人才技能技藝大賽”,省長吳政隆、常務副省長黃莉新等領導親臨現場參觀其選送的作品“木構螺旋藻井四方亭”,單位獲得大賽“江蘇省鄉土技能人才貢獻獎”,水作師傅徐華良、大木作師傅方家明分獲大賽三等獎和 “江蘇省鄉土技能大師”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