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廊橋營造技藝
- 批准時間:2018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
- 項目序號:103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主要特徵,梁架結構,屋頂式樣,建築形式,建築功能,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早在遠古人猿時代,就已有倒木為橋,閩西地區叢山峻岭、河流多,盛產木材,故就地取材建造橋樑,在山區最早的橋就是木橋,廊橋從石板橋、木板橋、石拱橋演變過來,美觀又不失其功能特點,例如遮風避雨具有防護功能、交通功能、作為風水功能等。為了綜合這些功能而發展成廊橋,客家廊橋也越做越精細與美觀。客家廊橋大多是明朝初期開始盛行,到清朝以後建造完善,閩西客家地區現存幾座獨具特色的廊橋建築,建築藝術特徵與功能上具有獨特之處。
工藝特徵
主要特徵
廊橋上部的廊、屋、亭、閣統稱為橋屋。綜觀連城廊橋橋屋的結構、造型和細部做法,主要的建築特色有兩個:一是內部構架,和其他傳統建築一樣,屬於木結構體系;二是外部造型美觀,屋頂形式因廊、屋、亭、閣的不同而變化多樣、絢麗多彩。
梁架結構
連城廊橋的梁架結構大多採用抬梁式木構架。用木材做成橋屋有三個優點:一是牆體不承重。古代木構架結構的建築有些類似現代的框架結構建築,即用木頭做成房屋框架,承重全在樑柱上,圍護的牆體可以任意處理。二是木構架的節點之間有若干的伸縮餘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地震等自然災害對建築的危害。三是材料供應比較方便。連城山區盛產木材,採用木結構建築比磚石建築省工、省時,可以迅速而經濟地解決建造廊橋的材料問題。
屋頂式樣
橋屋屋頂的式樣與其它古建築做法一樣,由“硬山”“懸山”“歇山”“攢尖”等構成。“硬山”是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兩側山牆同屋面齊平或略高於屋面。“懸山”的屋面也是雙坡,兩側伸出山牆,屋面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形式便於擋雨,在內地山區較多採用。“歇山”是硬山、廡殿式的結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垂脊下端處折向的戧脊四條。“攢尖”是平面為圓形或多邊形,上為錐形的屋頂,常用於亭、閣、塔建築。通常是一座橋的屋面分成幾段,多樣方式組合,作高低錯落處理。屋頂曲線和屋檐形式也富有變化。古建築常在屋頂轉角處進行特殊處理和創造,屋頂微微向上反曲,形成柔和的凹曲面,而屋檐的相交處突然翹得很高,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這種屋檐形式叫“飛檐”。把這種形式運用到廊橋上,使橋屋形成了層層疊疊、飛檐翹角的雄偉氣勢,顯得更加壯觀,更有生氣和活力。
建築形式
連城廊橋的梁架採用榫卯結合的樑柱體系聯成整體,多用九檁四柱、五架抬梁式。連城廊橋的形式從橋的下部結構來區分,多為平梁木廊橋類型。平梁木廊橋真正的名稱應叫“平梁伸臂式木構廊橋”。“梁橋”是以橋墩作水平距離承托,然後架梁並平鋪橋面的橋。“伸臂式木樑橋”又稱懸橋、挑橋、飛橋。為取得較大的木樑跨徑,橋工採用圓木或方木縱橫相迭,從兩岸層層向河心出挑,待兩頭相距五六米時,再以梁搭接,飛渡陡崖。從橋下看,它是從兩岸伸臂至河心相握,所以也稱握橋。連城的平梁木廊橋分布在各鄉鎮,單跨到多跨不等。建橋多選擇粗大的杉木為梁,梁木直接搭建在兩岸的塊石橋堍或河流中間建起的橋墩上。橋墩用塊石或條石疊砌成船形或半船形,以減輕洪水的衝擊力。如果跨度較大,為增加橋的承受能力,便在兩側橋堍或橋墩之上用2—5行的粗大杉木架構成伸臂。樑上橫鋪杉木板為橋面,橋屋也是木結構,穿榫連線,不施釘鉚。
建築功能
連城廊橋除了作為車馬、行人通道的主要功能外,往往輔以休閒、賞景的次功能。橋屋正中是一條長廊式通道,兩側有木護欄,沿著欄桿大多設定固定木座椅,由欄桿、座椅連結著柱廊,巧妙地將其使用功能和結構功能結合起來。路人可以坐在木座椅上停歇休憩,附近居民亦可來此納涼、賞景。為保護橋樑結構和橋面不受太陽暴曬和風雨侵蝕,欄桿外挑出一層風雨檐,橋身的外緣鱗疊鋪釘木板(俗稱風雨板)。風雨板用油漆漆成紅色或其他顏色,這既是廊橋裝飾的傳統手法,又是防腐處理的重要措施。為了讓橋屋內空氣流通和行人眺望風景,有的廊橋在封閉的風雨板上開出形狀各異的小窗,有扇形、六邊形、五邊形、八邊形、心形、桃形等。屋面形式以雙坡式居多,燕尾形脊,覆蓋青瓦。有的在橋屋中間和兩端高架起懸山式或重檐歇山式的樓亭,有的橋屋還建有牌樓式的橋門,斗拱重疊,飛檐翹角,氣勢不凡。
代表作品
連城廊橋實例有羅坊雲龍橋、莒溪璧洲永隆橋、四堡玉沙橋、蓮峰文川橋、賴源萬隆橋、朋口屋橋等等。其主要代表是羅坊雲龍橋和莒溪璧洲永隆橋。
羅坊雲龍橋
雲龍橋始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坐落於羅坊鄉下羅的青岩溪上,橋長81米,寬5米,高9.4米,5墩6孔。雲龍橋屬平梁木廊橋、石礅木構廊屋橋,東西走向,一端緊琳峭壁,另一端面向曠野。橋墩呈舟形,用花崗岩條石疊砌,上部用圓杉木分7層縱橫疊鋪,頂端3層為梁,形成下窄上寬的格局。橋面鋪鵝卵石,上覆橋屋,橋屋為穿斗式木結構。橋廊為抬梁式木構架,穿榫連線,不用栓釘。杉木立柱每排4根,計108根,成26開間,撐起卷棚屋頂。橋面中間為車馬道,兩邊為走廊。兩側設木柵欄、坐凳,上下兩層木雨篷漆成棗紅色,既能延伸橋屋面,又不影響橋上採光。斗拱雕飾蓮花狀花卉,廊頂椽板密鋪,青瓦覆蓋。在廊橋的首、尾兩端各豎一座牌樓式橋門,上面懸掛“雲龍橋”匾額。1996年9月,雲龍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莒溪璧洲永隆橋
永隆橋始建於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為閩西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廊橋,位於福建省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村尾北側的璧水河上。永隆橋屬平梁木廊橋、石礅木構廊屋橋,南北走向,橋長85米,寬6米,4墩5孔,是閩西現存長度最長的廊橋。橋面分設24楹穿枋架構,屋面築有3個兩層傑閣,雄偉壯觀。永隆橋屬平梁木廊橋、石礅木構廊屋橋,依山而建。橋墩用花崗岩條石砌成。橋身用優質圓枕木堆疊成倒三角形,分七層縱橫迭鋪。橋面遍鋪鵝卵石,橋上建橋屋,26對木柱支撐硬山式屋頂,屋橋兩邊各有20開間,外邊為雙層擋風薄木護板。橋頭建重檐歇山式頂閣樓,名“仙宮”,橋中和橋尾各突起一座歇山式較矮閣樓。為了保護橋墩不致被沖壞,橋以下約30米處,另築砌有堅固的石陂攔洪壩,以緩解水勢。該橋設計精巧,建築堅固,富有典型的江南古建築廊橋風格。永隆橋於1984年被連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曾重修,2001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連城客家廊橋營造技藝屬典型的中國江南古建築廊橋營造風格,又具有鮮明的閩西客家特色,是人類橋樑建築文化遺產,更是中國漢民族在世界橋樑史上的獨特創造,有著古代橋樑建築文化“活化石”的意義,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建築藝術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連城廊橋所代表的是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的建築形式。古樸而又典雅的造型、實用而又科學的結構、粗獷但不失細膩的風格,折射出客家先民的文化觀念、審美情趣和高超技藝。
傳承人物
吳友富,2021年7月19日被評為連城縣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客家廊橋營造技藝”。
社會影響
展覽活動
2019年5月18日,連城縣博物館、新泉整訓紀念館聯合舉辦閩西廊橋文化展、博物館裡的美術課、文博常識動畫展播、文物精品展和文博知識有獎問答等“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閩西廊橋文化聯展圍繞閩西廊橋文化主線,以橋為綱,以圖為輔,展示厚重的閩西歷史文化。
2019年,連城縣博物館、連城縣文化館深入冠豸中學、揭樂中學等學校開展“展覽進校園”活動。展覽內容分為:閩西廊橋文化聯展、綠葉對根的情意·華僑華人歷史展和連城非遺圖片展。其中,閩西廊橋文化聯展共篩選了52幅優秀攝影作品展出,涉及閩西廊橋共67座,展現了閩西獨特的廊橋建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