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一二·九運動組織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凌本姓劉,原名劉松雲,因革命需要,先後用過耶夫、柳也夫、江清風等名,但用時最長,最為人熟知的當數劉江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凌
  • 別名:劉江凌、耶夫、柳也夫、江清風
  • 出生日期:1909年12月
  • 畢業院校:天津南開中學、北京大學
  • 出生地:濟南市長清縣陡溝村
  • 主要成就:一二·九運動組織者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09年12月,江凌出生在原濟南市長清縣陡溝村(現市中區陡溝街道辦事處)一戶富裕的書香人家,後來遷到濟南近郊的南大槐樹北街。江凌在濟南國小畢業後,因為父親(曾在北洋軍中任職)的緣故,進入當時以追求思想進步聞名的天津南開中學讀書。當時南開中學校長張伯苓鼓勵學生組織各種社團。江凌不僅在學生會中非常活躍,負責南開中學編輯部,還加入了自治勵學會,成為南開諸生中比較有影響的人物。
1926年,經進步學者楊爾璜介紹,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後江凌如魚得水,經常與積極分子在一起討論如何做學生工作,如何具體地進行學校革命工作。他反對禁閉思想,反對讀死書,死讀書,與反動的學生走狗作鬥爭,因此惹惱了當局。1928年,江凌被南開中學開除。1929年,江凌考入北京大學後,常與進步學生吳硯農在一起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閱讀進步書籍。1932年1月9日,時任北平團市委宣傳部長的胡喬木與江凌徹夜長談,發展他入黨。第二天由胡喬木、林楓主持了江凌入黨儀式。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江凌的入黨是無候補期的,即沒有經過預備期而轉為正式黨員,這在當時需要嚴格審查的特殊歷史時期是非常罕見的,他以自己的表現贏得了黨組織的高度信任。此後,江凌先後擔任北平學聯、北平抗聯主席,黨內是黨團書記。
1935年“華北事變”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就在此時,傳來冀察政務委員會將於12月9日成立的訊息,北平學聯黨團決定在這一天舉行抗日救國請願。
12月9日上午9點,北大學生因軍警干擾尚未集合,正好東北大學同學沖入北大,先跑進去的學運骨幹黃敬與江凌兩人一起跑去敲響了北大的校鐘,指揮北大同學集合後衝出校門。10時許,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集中於新華門前舉行了抗日救國遊行。此後的12月16日,江凌又參與策划進行了一系列示威遊行。
兩次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得到了全國的廣泛回響和聲援,迫使日偽華北獨立的陰謀破產。國民黨當局極力拉攏學生去南京“聆訓”,企圖分化學生。12月下旬的一天深夜,北平學聯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行動。江凌發言說:我們不能對南京政府抱有幻想,我們必須到農村去宣傳抗日救國,喚起民眾。他的演講感動了許多人,話音一落,會場上“嘩”地一下高高地揚起了數十條手臂,終於通過了組織南下宣團的決議,國民黨的“聆訓”陰謀隨之破產。
1936年1月,“平津學生聯合會擴大宣傳團”正式成立,有4個團,共約500人,其中大多數都是一二·九運動中的骨幹分子。宣傳團內部組織十分嚴密,下設宣傳、組織、調查、交通四個委員會,江凌負責最重要的宣傳工作,對南下途中的宣傳發揮了領導骨幹作用。
繼而,江凌又赴濟南、徐州、南京等地動員學生參加救亡運動,其中還發生了這樣一段插曲。當時錢偉長和清華學生組織了“清華腳踏車南下宣傳隊”,騎腳踏車到南京去,抗議蔣介石賣國投敵。1936年1月4日在濟南,錢偉長接受了北平學聯代表江凌轉達給他的任務——要在1月15日前趕到南京,阻止蔣介石接見“偽代表”的“聆訓會”,揭露他鎮壓、破壞學生抗日運動的陰謀。江凌的上述活動大大推動了一二·九運動的深入發展。
一二·九運動後期,平津學聯決定發起組織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隨後派江凌前往上海籌建全國學聯,以推動全國學生運動的開展。當時劉少奇領導的北方局積極指導建立全國各界抗日救國會,他的秘書林楓專門為江凌開具了介紹信,讓江凌到上海去找時任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黨團書記的胡喬木接洽。
為了掩護自己的身份,江凌在上海舊租界中一家比較體面的旅館裡租了一個房間,他經常穿著整齊的西服,外加灰色人字呢的西式大衣,攜帶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打扮得像洋行里的職員。密探特務們怎么也料不到在他的公文包里,經常放著他們日夜想查獲的重要檔案。
1936年5月29日,“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在上海圓明園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借用那裡做會場)召開成立大會,與會者有各地學聯代表28人。江凌當時以北平地區代表的身份參會,在大會上被選為全國學聯主席,負責領導全國學聯的工作。由於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全國學聯只能半公開活動,他們隨時會遭到反動當局的抓捕,所以變換住址是常事,例如亞爾培路、馬思南路(均為舊名)等,他們都曾住過。當時上海的生活費用比較高,只好各自想辦法,除親友幫助外,江凌經常寫文章賺稿費維持。為了省錢,他們經常住亭子間,沒有衛生設備,小便靠自備尿盆,大便得跑到公共租界去,每次還要花幾個銅板才準入內。通訊聯絡只好借用沈鈞儒的律師事務所。
隨著全國救亡運動日益發展,在江蘇省委王翰和胡喬木的領導下,成立了一個由黃敬、胡喬木、吳硯農、江凌、張慧民五人組成的小組,在籌建全國學聯的同時參與籌建全國救國會。在各界“救國會”成立的基礎上,1936年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召開成立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近70人參加了會議,選舉宋慶齡、何香凝、馬相伯、鄒韜奮等40餘人為執行委員,沈鈞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時等14人為常務委員,江凌當選為全國救國會常務理事兼秘書主任。

人物事跡

1936年10月19日,文化界泰斗魯迅先生在上海病逝,全國學聯積極為魯迅先生送殯做準備。告別儀式在上海萬國殯儀館舉行,參加送殯的全國學聯代表有江凌、吳祖貽等人,他們舉著大幅挽幛隨大隊由萬國殯儀館出發,直到虹口公園安葬。莊嚴壯烈的送葬隊伍,像一股洪流,成為1936年下半年最大的抗日救亡示威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