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乾臣(1906—1982),原名江濤,化名江瑞卿、汪賦誠。出生於安徽省宣城縣孫家埠江家場的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任中共縣委書記。安徽省財辦原顧問。1982年3月初在參加省政協會議期間,突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在合肥逝世,終年7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乾臣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82年3月
- 出生地:安徽省宣城縣孫家埠
人物生平,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江乾臣(1906—1982),原名江濤,化名江瑞卿、汪賦誠。出生於安徽省宣城縣孫家埠江家場的一個農民家庭。1921年考進宣城縣立第一國小,1925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安徽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很快結識了共產黨員田道生、王子堂等一群風華正茂、立志報國的熱血青年,在他們的影響下,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思想受到薰陶。1927年3月初,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在師長戴岳、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蕭勁光的率領下抵達宣城,他聯絡幾套棗欠位學生直接去面見宙阿充灶蕭勁光,表達自己的報國之情,受到蕭勁光的勉勵。在北代軍駐宣部隊的支持下,他參與組建“國民黨(左派)宣城縣黨部”被選為組織部長兼農工部長。“四·一二”大居殺以後,革命形勢逆轉。左派宜城縣黨部被國民黨右派篡奪,他隱蔽到農村。1927年冬,經田道生、祖晨的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與祖展、田道生等成立了宜城第一個中共地方組織一中共宣城領導小組,不久改為中共宣城獨立支部,祖任書記,江乾臣任組織委員。1928年1月,獨立支部遭國民黨破壞,他於同年秋由組織安排赴安慶安徽大學預科班學習。因積極參與學罪糠生運動,受到國民黨當局的通緝,被迫離校。1930年1月,赴上海閘北區作學運工作。1930年秋,化名江瑞卿,以教師身份赴太和縣張村師範任教,黨內身份為豫皖邊特委巡視員,協助當地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因被人告密,遂於次年春離開太和縣,由中共安徽省委派遣回家鄉宣城。始任共青團縣委書記,後任中共縣委書記。他的革命活動引起當地國民黨當局的恐慌,曾多次密令搜捕,而他都在民眾的掩護下巧妙脫險。1932年冬,再次赴上海,在中共上海閘北區委擔任交通兼作黨的報刊和宣傳資料發行工作。1933年初,他在轉移黨的宣傳材料時,被上海北火車站附近路警發現,以“通共”之嫌押至公安分局,被定為政治犯,解至蘇州監獄,轉入吳江監獄,最後押進蘇州反省院。在獄中,他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氣節,化名汪賦誠,積極參加獄中的幾次絕食鬥爭,加入獄中秘密組織一衛生會,開展難友間的互濟活動。1936年秋,在其親友多方疏通和黨組織的營救下,被釋放出獄,回到家鄉。此時,宜城黨組織已遭破壞,他一時難以找到黨組織,遂在家開個坊,掩人耳目,待機找黨。
1937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2月,日軍侵占宣城。國民黨縣政府倉惶遷到南鄉周王村。在國榜槓去土淪喪、同胞受辱的危難之際,他在孫家埠組織“七人七槍”抗蜜臘剃日游擊隊,發動民眾保衛家鄉。國共合作以後,國民黨宣城縣長鬍鐘吾邀請他出任沈村區區長。他利用這一合法身份,發動民眾,建立抗日武裝,籌備支前物資,慰勞抗日軍隊,使沈村區的抗日鬥爭得以蓬勃發展。1938年7月,他得悉新四軍軍部遷到涇縣雲嶺後,遂利用組織抗日武裝之機,暗地輸送幾批青年去新四軍教導隊受訓。他的兄弟江煮射堡定州、侄兒江興、表弟余華以及鄰居楊霽舒先後被他動員去軍部教導隊受訓,走上革命道路。此事被國民黨縣黨部覺察,撤去了他的區長職務。1939年2月,他隻身赴涇縣雲嶺白果樹,找到中共皖南特委,特委命他回孫埠組建當地民眾抗日組織並籌辦一所國小,作為特委派人去工作的落腳點。同年4月,皖南特委先後派羅白樺、孫宗溶、洪琪(女)到孫埠開闢工作。由於江的精心安排,羅、孫以動委會幹事,洪琪以國小教員的公開身份,開展抗日工作。並由羅、孫、洪三人成立黨的“特別支部”。江乾臣利用其在當地特殊身份,密切配合“特支”工作,使孫埠鎮及其周圍鄉村的“青抗會”、“農抗會”、“商抗會”、“婦抗會”、“兒童團”等民眾抗日團精紙囑體迅速成立,民眾抗日活動日益高漲。1939年10月,經皖南特委研究決定,由於江乾臣被捕後脫離組織關係時達3年之久,須履行重新入黨手續。遂由羅白樺、孫宗溶介紹其重新入黨。同時將特別支部改為中共宣城地方工作委員會(簡稱宣城工委),江乾臣任統戰委員。不久,國民黨宣城當局認為孫埠區“完全被赤化”,強行解散“動委會”,實行白色恐怖。1940年10月,他奉命撤至雲嶺皖南特委學習班學習。12月初,被派往皖北果(縣)無(為)抗日游擊根據地工作。先後任巢無游擊根據地巢南第四區區長、廬江第一區區長、無為第七區區長、銅繁辦事處主任、湖東辦事處主任、繁南蕪行政辦事處主任、皖南行政公署代理專員、繁昌縣縣長長等職。他每到一地,工作都開展得有聲有色。儘管調動頻繁,他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1945年初,他由皖南行署代理專員調任繁昌縣長,職位雖然降低了,但他從未因此影響工作情緒,從而使新四軍北撤人員不僅從繁昌境內得以安全渡江並且及時得到經費和物資的供給,為皖江抗日根據地創建和鞏固,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46年4月,他奉命赴中共華東局黨校學習,同年7月派往山東渤海地區糧食局任科長,負責新區的糧食工作。1948年4月他參加南下大隊,負責全部後勤工作。淮海戰役勝利後,為配合大軍渡江,他被調到巢無地區支前司令部,負責組織船隊、訓練民工,籌集糧草,為大軍渡江作準備工作。4月中旬,長江南岸重鎮蕪湖解放,他隨軍接管蕪湖市,任蕪湖軍管會財經部長。1949年5月皖南行政公署正式成立,被任命為行署財政處長。
1952年7月,皖北、皖南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他受命出任安徽省人民政府首任財政廳長。自1953年至1963年的10年間,他相繼任省財委第二辦公室主任兼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財貿部副部長。他雖然身居要職,卻從不以權為自己及其親友謀私利。其妻齊聲華,是農村勞動婦女,他從不嫌棄相伴白頭。他的3個兒子江順興、江平興、江福興在他嚴格要求下,都在家鄉農村務農至今。
1963年10月,他奉調至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次年,被任為全國農業展覽館黨組書記兼館長。1965年,根據中央指示,他領導籌辦了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全國第一屆農業展覽,形象地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農業戰線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周總理、譚震林等中央領導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雖受到衝擊遭到迫害,但對黨的信念毫不動搖。粉碎“四人幫”後,他調回安徽工作。省委、省政府委以省財辦顧問,他愉快赴任。雖居二線,但仍然堅持工作崗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悉心組織指導《安徽經濟植物志》的編纂工作。1982年3月初,他在參加省政協會議期間,突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在合肥逝世,終年77歲。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為他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號召全省黨內外同志向這位對黨忠誠、作風正派、廉潔奉公的優秀黨員學習。
人際關係
兒子:江順興、江平興、江福興
1946年4月,他奉命赴中共華東局黨校學習,同年7月派往山東渤海地區糧食局任科長,負責新區的糧食工作。1948年4月他參加南下大隊,負責全部後勤工作。淮海戰役勝利後,為配合大軍渡江,他被調到巢無地區支前司令部,負責組織船隊、訓練民工,籌集糧草,為大軍渡江作準備工作。4月中旬,長江南岸重鎮蕪湖解放,他隨軍接管蕪湖市,任蕪湖軍管會財經部長。1949年5月皖南行政公署正式成立,被任命為行署財政處長。
1952年7月,皖北、皖南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他受命出任安徽省人民政府首任財政廳長。自1953年至1963年的10年間,他相繼任省財委第二辦公室主任兼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財貿部副部長。他雖然身居要職,卻從不以權為自己及其親友謀私利。其妻齊聲華,是農村勞動婦女,他從不嫌棄相伴白頭。他的3個兒子江順興、江平興、江福興在他嚴格要求下,都在家鄉農村務農至今。
1963年10月,他奉調至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次年,被任為全國農業展覽館黨組書記兼館長。1965年,根據中央指示,他領導籌辦了國內外影響較大的全國第一屆農業展覽,形象地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農業戰線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周總理、譚震林等中央領導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雖受到衝擊遭到迫害,但對黨的信念毫不動搖。粉碎“四人幫”後,他調回安徽工作。省委、省政府委以省財辦顧問,他愉快赴任。雖居二線,但仍然堅持工作崗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悉心組織指導《安徽經濟植物志》的編纂工作。1982年3月初,他在參加省政協會議期間,突患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在合肥逝世,終年77歲。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為他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號召全省黨內外同志向這位對黨忠誠、作風正派、廉潔奉公的優秀黨員學習。
人際關係
兒子:江順興、江平興、江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