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月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與月似乎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江月、水月最為詩人所喜愛,歷來都是吟詠佳作。然而,在不同詩人的筆下,江上月景卻情態萬殊,各有各的風采情韻,鮑泉這首詩亦自有它的獨特風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江上望月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鮑泉
作品全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客行鉤始懸,此夜月將弦。
川澄光自動,流駛影難圓。
蒼蒼隨遠色,漾漾逐漪漣。
無因轉還泛,回首眷前賢。

作品賞析

詩人先用“客行鉤始懸”回敘一筆,點出離家遠行時的月景。那時只是越晚如鉤,懸在夜空,而今夜的月亮已將是半圓如弦了。從一彎新月到月將半圓,表明客行在外已有數日光景了。這是明寫月的變化,暗寫客行時日。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從首句開頭即說“客行”,接著又計數時日的心理活動來看,已經流露出望月思家的情緒,因此三、四句請辭低吟,寫出了“川澄光自動,流駛影難圓。”因江水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格外明亮,月色滿江,光波搖盪,一片清幽。在奔流不息的江水中,月影被波浪捵開了,總見不到圓月的形影。這是借月影難圓喻親人團聚之難,寫來清婉幽麗,隱約間有一種淡淡的愁情。
詩的六、七句:“蒼蒼隨遠色,漾漾逐漪漣”,仍寫江上月景。舟行江中,只見明月依人,隨舟而行,無處不在,清光悠悠,處處映照。在月光下,遠山蒼蒼,江波蕩漾,一靜一動,相映成趣。詩人不說月映遠山、照漣漪,而說它“隨遠色”、“逐漪漣”,明月就變得有情有意之物,仿佛它有意追隨青山,追逐江波,追逐著客途漂泊的詩人,誠是信手點化,別具情思。

作者簡介

鮑泉(?~551年),字潤岳,東海人也。父幾,字景玄。家貧,以母老詣吏部尚書王亮乾祿,亮一見嗟賞,舉為舂陵令。後為明山賓所薦,為太常丞。以外兄傅昭太常,依制緦服不得相臨,改為尚書郎,終於湘東王諮議參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