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腺癌

汗腺腺癌是發生於汗腺分布區域的惡性腫瘤,此類癌臨床相當少見,男女無差異,多發病於中年以後,主要有大汗腺腺癌、惡性透明細胞汗腺瘤、惡性小汗腺汗孔瘤等類型。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多發病於中年以後
  • 常見發病部位:汗腺分布區域
  • 常見病因:病因尚不明確,一些由良性汗腺瘤惡變而來
  • 常見症狀:紅色或淡紅色結節,易發生轉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病因尚不明確,一些由良性汗腺瘤惡變而來。有些汗腺腺癌偶發生於既往放療的部位,也有在以往存在的器官痣基礎上發生的。

臨床表現

1.大汗腺腺癌
臨床罕見。常於40歲後發病,男性約為女性的2倍。好發於腋下、女陰、陰囊、乳頭、眼瞼和頭皮等大汗腺分布區域。皮損表現為單發或多發性腫塊,質硬,直徑在2厘米以上,可達20 厘米甚至更大,常與表麵皮膚粘連,表面膚色正常或者更紅,有時有毛細血管擴張,可破潰呈菜花狀。增長緩慢,也可突然增大。切除後易復發,常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轉移率達40%以上。
2.惡性透明細胞汗腺瘤
又稱透明細胞汗腺癌,臨床極罕見。多發生於中老年,好發於頭面部。表現為頭、頸、軀幹及四肢的單個潰瘍性結節。腫瘤呈深紅色結節,質硬固定,可分葉、有時破潰。一般由良性透明細胞汗腺瘤惡變而來,也可以一開始即為惡性,易發生轉移。
3.惡性小汗腺汗孔瘤
好發於足跖及手掌、大腿等部位,呈圓形淡紅色結節、斑塊或潰瘍性腫瘤,常在良性腫瘤基礎上發展而來。易發生轉移,約20%發生局部轉移,10%發生遠隔轉移。如發生轉移,死亡率為70%。

檢查

1.大汗腺腺癌
組織病理顯示:邊界不清的腺癌伴索狀和片狀細胞增生,腺腔可呈囊狀和分支狀。腫瘤細胞胞質呈強嗜酸性,含鐵陽性和耐澱粉酶性糖原染色陽性顆粒,可有頂漿分泌;肌上皮細胞缺乏。轉移性腺癌常難與大、小汗腺腺癌區別。
免疫組化顯示:細胞表達CAM5.2、 AE1/AE3、EMA、CEA、CK15和GCDFP -15,溶菌酶,部分腫瘤S-100蛋白染色陽性。
2.惡性透明細胞汗腺瘤
組織學上證實此瘤來源於小汗腺,其特點為大量透明細胞發生間變。病變侵入周圍組織,可侵及血管及淋巴管。核間變僅輕微或到中等程度,甚至缺乏;若見核間變,可限於透明細胞,或角質形細胞和透明細胞均受累。
3.惡性小汗腺汗孔瘤
組織病理顯示:為皮膚淺層的腫瘤細胞團塊,大部分團塊中央有一狹窄的管腔。可見於小汗腺汗孔瘤或純粹表皮內小汗腺汗孔瘤毗鄰處。在良性小汗腺汗孔瘤毗鄰處可見間變細胞,具有大而染色深的不規則形核,亦可見多核細胞,細胞內富含糖原。原發腫瘤的惡性細胞可局限於表皮或可擴展至真皮內。真皮內有一些游離的瘤細胞島。由於表皮內有許多界限清楚的瘤細胞巢增生,所以表皮常有相當部分棘層肥厚。表皮及真皮細胞巢腫可見囊腔。

診斷

汗腺腺癌診斷有賴於臨床皮損特徵與組織活檢的病理學檢查。

治療

治療應及早廣泛切除。特別是小汗腺癌,轉移發生較早、切除的範圍及深度要足夠。手術形成的局部組織缺損可即時行皮片移植。在一些特殊部位,如眼瞼、陰唇等,也可行皮瓣轉移,但術後局部復發難以發現,需密切隨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