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華橋胡氏大宗祠

汕頭華橋胡氏大宗祠

汕頭華僑胡氏大宗祠,是胡氏宗族的祖祠,為明代恩襲璣閣使、文學士胡華溪於1397年所建,祠堂至今完好保存600餘年,是潮汕地區明代的工藝代表作品。胡氏大宗祠至今仍保留非常傳統的胡氏宗族祭祀活動,每60年與雞年均於此舉辦潮汕傳統大型“迎大旗”英歌舞等活動,是潮汕人最代表一個姓氏的精神傳承,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汕頭華僑胡氏大宗祠
  • 地理位置:汕頭潮南區峽山街道
祠堂介紹,人物簡介,地理位置,

祠堂介紹

華橋胡氏祖祠位於峽山街道華橋鄉寨內,坐東南向西北,為明代恩襲璣閣使、文學士胡華溪於1397年所建,是潮汕地區明代的工藝代表作品。祠址是從練江發源至此99彎而定,木石柱99根、瓦楞81槽,取《九九歸原》法,按高與低、長與寬2:1比例,建成三廳、雙天井、兩庫房、四插廂的獨特官祠結構。祠堂前後廳為木架結構,清末修建內外三山為石架結構。祠平面為三進院落加拜亭四合院式布局,建築面積1132平方米。主體建築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明間為抬梁式結構,次間兩側為穿斗式梁架結構。梁枋、斗拱、爪柱、雀替等處有精美木雕,工藝簡樸大方,渾厚堅實;大門石欄板飾有通雕和浮雕,集明代民間技藝大成,精美細緻乃潮汕罕見,聞名遐邇,且恢宏雄偉。
汕頭華橋胡氏大宗祠汕頭華橋胡氏大宗祠

人物簡介

胡華溪屬舜帝、陳侯、唐朝開漳聖王、北宗狀元、南宋忠臣之後裔。恐秦檜迫害,其先祖於公元1156年南逃惠潮,1278年分遷華橋隱居。歷經宋亡,元侵艱苦歲月,至朱洪武(朱元璋)起義,胡華溪與族兄胡祿,揭竿抗元扶明保潮汕義旗。朱明興起,胡祿受封都統元帥,胡華溪承恩襲之職,建祠堂竣成,祠中奉祀南宋忠臣資政殿大學士胡銓遺像,追源祟恩。

地理位置

華橋(Huáqiáo)鄉寨在汕頭市潮南區峽山街道,練江南岸。人口0.69萬。村址四周地勢低洼,溪流環繞。如一風景秀麗小洲,故初名華渚。又因東門外地勢較低,門前石橋兩端常積水,行人須涉水過河,明代曾名下橋。至清代,美稱華橋。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福建漳浦顯宦胡建潮遷此建村。聚落集中,呈塊狀,房舍多為磚瓦木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110.67公頃,主種水稻,是鎮水稻高產村之一。有竹木加工、石料加工、五金塑膠、服裝製造等廠。有國小1所,1976年旅外僑胞捐建教學樓。村中胡氏大宗祠,明永樂四年建,其建築面積之大,為潮陽農村祠宇之冠,保存完好。村人胡萬洲是同盟會會員,曾協助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有公路通峽山,並接324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