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玄珠賦

《求玄珠賦》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求玄珠賦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求玄珠賦
至乎哉元珠之為物也,淵淵綿綿,不知其然。存乎視聽之表,生乎天地之先。其中有象,與道相全。求之者刳其心,俾損之又損;得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無音,聽之則希;珠無體,搏之則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體而得者非。倏爾去焉,將窅冥而齊往;忽乎來矣,與罔象而同歸。是以聖人之求元珠也,損明聖,薄仁義。索之惟艱,失之孔易。將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難得也,劇乎剖巨蚌之胎;其難求也,甚乎伺驪龍之睡。夫惟不不昧,至明至幽。將致之於馴致,豈求之於躁求。性失則遺,若合浦之徙去;心虛潛至,同夜光之暗投。斯乃動為道樞,靜為心符。至光不耀,至真不渝。察之無形,謂其有而非有;應之有信,謂其無而非無。故立喻比夫至寶,強名謂之元珠。名不徒爾,喻必有以。以不凝滯為圓,以不炫耀為美。蓋外明者不若內明之理,純白者不若虛白之旨。藏於身不藏於川,在乎心不在乎水。然則外其心,頤其神,韜其光,保其真,雖無脛求之必臻;勞其智,役其識,肆其志,徇其惑,雖沒齒求之不得。則知真宗奧秘,妙本冥默。珠者無形之形,元者無色之色。亦何必游赤水之上,造昆邱之側。苟悟漆園之言,可臻元珠之極。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下邽(今陝西臨渭區),一生經歷了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曾任過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太子少傅等職。自居易前期有熱情、有銳氣,是個同情人民,敢於反映民間疾苦、敢於揭露官場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詩人。他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後期銳氣消失,稜角磨平,潛心佛事,以知足常樂,“獨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詩歌以通俗淺顯著稱,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為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元稹編輯為“白氏長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