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紅軍斗笠

永新紅軍斗笠

永新“紅軍斗笠”又名永新南鄉斗笠,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1927年毛主席帶領秋收起義部隊進入江西省永新縣三灣後,該縣南鄉人民為支援紅軍,動員了許多編斗笠能手,後經時任中共湘贛省委書記任弼時同志提議,永新南鄉斗笠便改名為“紅軍斗笠”。2012年,“紅軍斗笠”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新紅軍斗笠
簡介,所在區域及其他地理環境,分布區域,歷史淵源,傳承譜系,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工藝價值,經濟價值,

簡介

據永新縣誌載:永新南鄉斗笠產生於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永新建縣始,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到1927年毛主席帶秋收起義部隊進入永新三灣後,南鄉人民為支援紅軍,動員了許多編斗笠能手,給每個紅軍送去一頂斗笠。在井岡山鬥爭全盛時期,紅軍發展到數萬人,由於南鄉斗笠歷史悠久且又是所有南鄉人營生的一種手藝,鄉村中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知道編斗笠。一次動員,數萬紅軍的頭上都有一頂南鄉斗笠。當時,有首紅軍歌謠道:“小小斗笠頭上戴,避雨遮風防日曬,千難萬險全不怕,徹底打垮反動派。”後經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共湘贛省委書記任弼時同志提議,南鄉斗笠便改名為“永新紅軍斗笠”。
永新紅軍斗笠伴隨著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歷經磨礪,走過長征,走過抗日,走過解放戰爭,走進了中國歷史博物館,它跟隨著戰爭的硝煙歷經了解放全中國的艱苦歷程。解放初期,它又成了農村工作幹部的一種必備雨具而為新中國再立新功。
永新紅軍斗笠歷史悠久,製作精細,成本低廉,輕便耐用,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且是一種繼承紅軍精神的活樣本,對教育下一代繼承和發揚紅軍傳統有著極其深遠的偉大意義。因此,搶救和保護其製作技藝,意義重大又迫在眉睫。

所在區域及其他地理環境

永新紅軍斗笠原產地在江西省永新縣。
永新縣位於江西省西部,隸屬今江西省吉安市。地處北緯26°47′—27°14′,東徑113°50′—114°29′,東西長約160公里,南北寬約140公里,總面積為2187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加之它地處羅霄山脈中段,全縣境內山峰連綿,峰奇谷幽;天龍山、桃花山、萬年山、九隴山、綏遠山等山系逶迤伸展;曲江水、溶江水、虹橋水、禾河水蔚為壯觀。永新山多林茂,而井岡翠竹更為名揚世界。永新南鄉(才豐、煙閣、在中、龍源口、三灣等鄉)更是生產竹的天地,竹木滿山、鋪蓋天地。由於水源充足,氣候宜人,這裡竹子長勢迅速,是江西省竹木生產主要基地之一,這為整個南鄉人編織紅軍斗笠提供了無盡的資源。在永新的整個南鄉(以上5個鄉鎮)農村雖以農耕為主,但編織斗笠幾乎成了每家每戶一項不可缺少的副業手藝。改革開放後,由於許多年輕人都外出闖世界,小孩也都進了學校,目前,只有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仍在堅持著這門手藝。

分布區域

早在永新建縣初期,居住在永新南鄉的先人們利用當地的竹子開始編織斗笠遮風避雨。這項手藝一直沿襲至今,在永新南鄉的泮中、黃琪、南塘等地,幾乎男女老少都會編織斗笠。
新中國成立後,這項手藝慢慢擴展到整個南鄉五個鄉鎮,因為都只是家庭式操作,都系個體經營,分布區域也僅限於南鄉的5個鄉鎮之內。其中龍源口,在中尤為突出。隨後,周邊鄰近縣如吉安、安福、寧岡、蓮花、湖南茶陵、醴陵、酃縣都來南鄉學編斗笠,永新紅軍斗笠也就流傳到周邊各縣。

歷史淵源

據永新縣誌載:“斗笠生產於南鄉” 。該縣誌又云:“斗笠始於東漢”。由此,追溯永新的斗笠產生於近2千年以前。
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它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建縣初:南鄉的先人們大都居住山林,風吹雨淋體無遮蓋,他們便把滿山的翠竹和竹葉砍伐編織成遮風避雨的工具。從那時起斗笠也就有了最初的雛形。經歷了反覆實踐並不斷改進,便成了斗笠狀。這種遮風避雨避日頭的工具也就成了先人們必不可少的一種出門、上路、勞作的用具。
建縣後:斗笠在經歷了幾代人的發展,逐漸得到了完善和改進。在斗笠的編織上,更適合於人們外出勞作的攜帶和系戴。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多,編織斗笠的手藝由原先的李姓一村增加到了龍姓村、吳姓村、尹姓村等七八個大姓族民。
解放前:編織斗笠手藝很快成了南鄉人賺錢餬口的一種獨特的手藝;每年冬閒時節,幾乎各家各戶都要上山去砍伐竹子儲存在家中。男主人剖篾,主婦編織,有的家庭發展到七八歲的小孩也開始學會編斗笠。他們在一冬的編織後,每逢次年春天都挑到墟鎮去賣,換回家庭的所需用品和家用資金。也就從那時起,南鄉斗笠的手藝幾乎遍布整個南鄉五個鄉鎮,編織手藝普及到老至八、九十歲老人,小至七、八歲孩童,幾乎人人會編,個個會織。
一九二七年毛主席帶秋收義部隊來到永新三灣創建井岡山根據地時,南鄉人為支援紅軍,編織了大量的斗笠送給戰士們上前線,為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後經任弼時同志提議,永新南鄉斗笠改成了“永新紅軍斗笠”。
解放後:南鄉經濟比較落後,都是靠種幾畝薄地維持生計,唯一可掙錢的出路只有編織斗笠,故而斗笠的生產在整個南鄉一直沒有終止過。
“文革”割資本主義尾巴那陣,編斗笠手藝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尾巴而禁止編織,但南鄉人還是偷偷地編織,每到春上都會趁著夜色挑到事先約好的收購人那裡進行秘密交易,以賺回些零花錢。
現在的紅軍斗笠雖然也有不少人在編織,但沒有成為一種整體產品而加以扶植。因此,在南鄉,斗笠手藝雖沒失傳,但編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永新紅軍斗笠生產歷史悠久,是傳統手工業的典型代表,紅軍斗笠以竹子和竹葉為原料,先剖成一條條篾絲,然後按照事先紡織好的斗笠模型給予編織,斗笠為雙面模底,中間加進適量的竹葉,雙模纏邊而成,整個生產過程要通過多道工序完成,主要包括:
1、選料工序:
編斗笠:做斗笠的竹子一般應選用山上自生的白竹仔,這竹仔自生嫩滑,生篾率高,編織出來的斗笠模子耐用,在白竹仔缺少的地區也可用大竹、苦竹等竹種代替。
纏鬥笠:在兩個斗笠模子合成後,沿邊要用竹片纏緊,一是防止竹模中竹葉的脫落,二是加固斗笠的堅固性,纏篾在選料上不能用其它竹種,只能用楠竹剖成長長的又薄薄的竹片,繞斗笠纏上一圈紮緊為止。
2、製作工序
料選好後,必須有如下工序:
剖篾:把砍回來的竹仔鋸成約1.2米長的小竹棍,然後用篾刀將其剖成一條條篾絲(越細越好)。
編模:用剖好的篾絲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模型先編出一個底模,這個底模的篾絲比一般斗笠的篾絲要粗、要硬,不易磨損。這個模型一出來後,其他人便可以在這個模型上照編。
打雲刀:這是一項十分細緻的工序,大凡出賣的斗笠不會有這道工序的。凡年青女子送給未婚夫或戀人的斗笠一般才會有這道工序。打雲刀是用剖好的篾絲一根一根重新用篾刀重刨一遍,使篾絲柔軟發亮,光澤照人。
貼油紙:模子編好後就是貼油紙。油紙是用白色的有光紙刷上熬好的桐油,為讓戴斗笠者出門吉利,熬桐油時在桐油中必須滲入適量的珠紅粉,在桐油中攪勻後刷在白紙上。白紙刷上參入珠紅後變成紅色,這種油紙可抵禦風雨的侵蝕,保護夾層中竹葉的壽命。這種桐油刷後的紙要曬乾後按照斗笠的大小剪成斗笠的形狀,然後攤在模子的最裡層。
貼字:竹葉夾好後,斗笠手會用紅紙剪上幾個或幾朵花貼在竹葉面上,當年南鄉人送給紅軍的斗笠上都剪了一顆紅五星和紅軍萬歲的字樣。
夾竹葉:在編織好兩個斗笠模子後,便在一個斗笠模子上擺上均勻的竹葉,然後將另一個模子壓在貼好竹葉的模子上,使其合二為一。
纏邊:斗笠合二為一後,則用楠竹剖好的竹片把斗笠四周纏緊,這樣斗笠就被固定也牢靠了。
打頂:為了斗笠更美觀,斗笠手還必須在斗笠頂尖編織一個小小的十分精製的四方型的小頂。這不僅固定了斗笠頂端的位置不易變動,而且還十分美觀。但三角斗笠(也稱紅軍斗笠)是不打頂的,那是要浪費時間,又給紅軍行動帶來不便。

傳承譜系

序號
姓號
性別
出生年月
是否口傳
是否祖傳師徙
1
吳桂俚

生於清光緒年間,卒不詳

祖傳
2
李文生

生於清末民初,卒於解放前

祖傳
3
文潤里

1920-1976

祖傳
4
龍德桂

1938年

祖傳
5
尹龍生

1940年

祖傳
6
周卷妹

1941年

祖傳
7
吳球妹

1949年

祖傳
8
周學文

1958年

祖傳

價值

歷史價值

永新紅軍斗笠的歷史可追溯到商周年代,但它對中國革命卻有著不可取代的功勞,對於傳承井岡山精神,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了解中國歷史,它是最好的歷史見證物,為對後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是一本生動而鮮明的歷史教科書。

文化價值

永新紅軍斗笠的夾層,最早出現的是各個時代的圖案,這種圖案可跟隨每個朝代記錄著當朝當代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對考證當時的文化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工藝價值

永新紅軍斗笠工藝流程細緻,每個程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它工藝都不能比擬的。就說纏邊時的園型,是十分講究,稍有不慎,園型就會變型,這就造成了十分難看的結局,這些勞動技藝是永新南鄉人長期的智慧結晶,很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

經濟價值

長期以來,永新紅軍斗笠一直是南鄉人用以謀生的一種技藝,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斗笠的生產很大程度解決了當地很多人的就業問題,為家庭創造了財富,促進了山區農民的增收、增效。是當地一種不可缺少的支柱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