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錫器

永康的錫器工藝俗稱打鑞,錫器製品多用於製作生活日用品、傳統嫁妝、儀仗道具及佛事法器等。我國錫藝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多年前,已熟練掌握煉錫技術,最晚至商代,已經有了錫制器物。先秦時期,錫業是由專門機構經營的,民間並無打錫器這門行當。直到宋代,錫器逐漸在民間普及,成為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時,打錫器才成為一門重要的民間手工藝。永康的錫器工藝,至少可上溯至宋代。在永康,打錫工匠世代相傳,從業人數眾多。永康風俗,姑娘出嫁,娘家人往往要送一套錫器。20世紀80年代末,永康從事小五金工藝的人數有4萬多(以打銅、打鐵、打錫人數居多)。永康芝英、峴口一帶打錫藝人較為集中。近年來,隨著塑膠製品、鋁製品等替代物的出現,作為日用品的錫器的市場需求萎縮,傳統的打錫藝人已很少了。著名藝人有芝英三村應業根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康錫器
  • 地區浙江永康
  • 分類:民間手工藝
  • 起源:商代
簡介,傳人,

簡介

浙江永康錫器從來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打錫器成為一門重要的民間手工藝。但隨著價廉物美的搪瓷、塑膠、玻璃、不鏽鋼等現代器皿的興起,全憑手工製作的錫器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成了稀罕之物。不過,今年已經80歲的應業根老人至今還在堅持自己手工製作錫器。

傳人

應業根的手中錫板被棒槌和榔頭敲打成粗坯,經拼縫焊接製成半成品。半成品經過反覆削磨後,雕刻上寓意吉祥的福祿壽喜或龍鳳花草之類的圖案,就做成了一件具有實用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的錫器。“我現在已經可以完全不看,全靠手上的感覺完成旋轉切削和浮雕圖案。”從13歲就開始拜師學錫藝,應業根老人曾挑著自己的“打錫”擔子行走了30多年,現在他更樂於向人們展示這一多年練就的絕活。
如今應業根不用原始模子,全憑想像就能用打、雕、塑等加工工藝製作出錫器。他期望著,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也能讓自己親手打制的錫器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