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鎮團結村

該行政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屬獨立的行政村。地處鄉(鎮)北邊,距鄉(鎮)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路況差,距縣64公里。轄彭家、石家 、蚌東等27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1102戶,有鄉村人口4194人,其中農業人口4194人,勞動力282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710人。全村國土面積56.43平方公里,海拔1085米,年平均氣溫20.6 ℃,年降水量1200 毫米,適合種植 糧食、甘蔗、果蔬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0124畝,人均耕地2.44畝,林地73445.3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2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養殖業、松脂等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平鎮團結村
  • 所屬地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面積:56.43平方公里
  • 人口:4194人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24畝(其中:田4542畝,地5582畝),人均耕地2.44畝,主要種植糧食、甘蔗、果蔬等作物;擁有林地73445.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22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8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43.9畝,其中養殖面積24.4 畝;荒山荒地8畝,其他面積51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1102戶通自來水。有1102通電,有80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0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26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2輛,農用運輸車31輛,拖拉機447輛,機車24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232畝,有效灌溉率為31.9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8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1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4戶。全村有2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全村委會沒有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0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44萬元,占總收入的61.4%;畜牧業收入172 萬元,占總收入的1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33頭,肉牛220頭,肉羊33頭);漁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243萬元,占總收入的17.7%;第二、三產業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2.3%。農民人均純收入1802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松脂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1102戶,共鄉村人口4194人,其中男性2127人,女性2067人。其中農業人口4194人,勞動力 2826人。該村以漢族、傣族和彝族為主(是漢族、傣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208人, 傣族1202人、彝族1784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91人,參合率83.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7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245人,距離鎮中學1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71人,其中小學生245人,中學生226人。

人文地理

團結村委會駐地距永平鎮集鎮14公里,下轄26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農業總戶數1102戶,4194人。該村是漢族、傣族、彝族混居地。長期以來,村民們依靠糧食、甘蔗生產和水產養殖以及經濟林果、松脂、茶葉等特色產品來發家致富。各民族團結互助,安居樂業,共同發展。團結村委會有風景優美的勐賽水庫,它是整個團結壩農田水利灌溉的主流。這個村委會盛產酸木瓜,酸木瓜即可食用,又可藥用,酸木瓜酒可治療風濕病;酸木瓜煮雞、煮鴨、煮魚味道十分鮮美。這裡的村民熱情好客,著名的灌郎酒是村民木們自家釀製,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的水酒。這裡傣族的潑水採花節,彝族的火把節以及其他民族的重大節日(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是人們體驗田園生活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