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鎮(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永平鎮)

永平鎮(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永平鎮)

永平鎮為鉛山故治,位於鉛山縣境中部偏東,鵝湖山北麓,是一座千年古鎮。全國第二大露天銅礦江西銅業集團永平銅礦座落境內。永平鎮地扼贛閩交通要道,鉛山河穿境而過,自古商賈雲集、市井繁華、商貿興旺,是鉛山縣東部的經濟中心、鉛山縣副中心城鎮。

全鎮下轄16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1個街道,1個墾殖場和1個林場,面積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5萬畝,山林面積8.62萬畝,水域面積6167.97畝,城區面積3.6平方公里,總人口62271人,城區人口3.7萬人。先後榮獲全國重點鎮、全省十大最具競爭力重點鎮、全省科學發展50強鄉鎮、全省最佳投資環境二十強鄉鎮、全省百強中心鎮、全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鎮,全市擴權強鎮試點鎮,全市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平鎮
  • 外文名稱:Yongpi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政府駐地:永平鎮沿河路1號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4505
  • 地理位置:贛東北
  • 面積:147平方公里
  • 人口:6.22萬(2015年)
  • 方言:吳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辛棄疾墓
  • 車牌代碼:贛E
鎮內樣貌,城鎮建設,經濟發展,獨特魅力,

鎮內樣貌

永平鎮 面積:147k㎡ 人口:62271人 郵編:334505 代碼:361124101
轄桐江、永銅、西門、東門、北門、五銅街道等6個居委會,花亭子、北門、楊家橋、安洲、永平、文家橋、陳家寨、盧家、八水源、排上、下畈、港洲、河背、林家、五都、橫溪等16個村委會,一個墾殖場一個林場。鎮政府駐沿河路。

城鎮建設

永平鎮是鉛山縣老縣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布局零亂、功能單一的城區愈來愈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加快發展,把城鎮建設作為啟動經濟發展的槓桿,通過“以路帶房、以房補路、以路興市、綜合開發、滾動發展”的方式,全力推動城鎮建設上台階。一是實行“多方籌資、多輪驅動”、“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經營城鎮,形成了以農民和外地客商投資為主,單位、個人共同投資的多元化投資新格局,從而解決了資金短缺制約城市建設的“瓶頸”,從1998年起,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土地實行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拍賣,其中水果批發市最高價賣到了每平米2200元的“天價”,創下了當年全區鄉鎮地價這最。近幾年,我們通過向上“爭”,對外“引”、對內“籌”,共籌措資金3000萬元,實施了亮化、美化、綠化工程,改善了濱江路、銅寶路、銅江路的基礎設施和環境。與此同時,還爭取縣直有關部門的支持,促進了工商局、地稅分局辦公大樓、永平汽車站、花亭子民眾文化中心和城北新區寬32米主幹道等項目建設;二是圍繞把永平建成上分公路沿線經濟重鎮的目標定位,聘請省城鄉設計院高起點,高標準制定2002—2020年城鎮總體規劃,促使城區面積由1.2km2發展到2.9km2,人口由1.2萬人發展到3萬人,從而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美化鎮容鎮貌;三是切實加強城鎮管理,制定了《永平鎮城管理規定》,對城區“髒、亂、差”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做到了垃圾歸窖、機動車輛定點停放,嚴禁亂擺攤設點,並經濟開展衛生檢查和創評“文明單位”、“衛生小區”活動,順利地通過了市、縣“文明衛生城鎮”驗收。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布局更加合理規範,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小城鎮拔地而起,矗立在鵝湖山下。

經濟發展

2009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5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財政收入10053萬元,同比增長44%;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029萬元,同比增長59%;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入3 億元,同比增長20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13元,分別增長8%、8.9%。
一、堅持主攻工業,謀求招商引資新突破,開創鎮域經濟新局面
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經濟發展主攻點,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個樞紐”、建設“四個基地”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國務院提出的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的有利時機,創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2009年,我鎮成功引進工業企業3個,總投資4000萬元的江西人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和投資1000萬元的鉛山三和水泥製品有限公司以及投資1000萬元的天信實業;物流項目3個,投資2000萬元的永平綜合建材廣場、楊梅嶺駕駛員訓練中心永平基地、金山駕校永平基地。
在引進新企業的同時,積極扶持重點企業做強做大,和源實業成功搬遷到縣工業園區,2009年,實現產值3.3億元,納稅5000萬元,成為鉛山縣回鄉創業最早、民營企業納稅最多、單位用地面積產生稅收最高、發展信心最足的“鳳還巢”企業。
二、堅持主攻農村,謀求三農工作新突破,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
我鎮一直將農村工作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始終把握國家安農、惠農、強農政策,擴大涉農資金投入,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三農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9年我鎮共完成新農村建設試點村10個,成立了民選、民辦、民管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參與建設管理,強化了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幹部服務機制,創新了資金來源形式,實施了“三清、六改、四普及、二綠化”活動,改善了人居環境和農村面貌。
——農村清潔工程項目紮實開展。我鎮自縣召開農村清潔工程動員會後,迅速行動,21個試點自然村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全鎮21個試點自然村清潔工程均已初見成效,得到縣委、政府的肯定,全縣農村清潔工程現場會在我鎮成功召開。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紮實推動。全長1500米,寬0.6米,總投資71萬元的沙園坂灌溉渠建設工程順利完工;總投資80萬元的沉潭壩灌區渠系整治工程如期完工;投資33萬元的安洲烏龍壩,安洲楊家橋鞏固退耕還林項目均已建成;完成了各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極大的改善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公路交通建設步伐加快。啟動國家重點工程上武高速永平段征地拆遷工作,上武高速途徑永平鎮12.87公里,共征地1215.285畝,拆遷房屋58戶,協調解決上武高速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確保上武高速建設順利進行。總投資733萬元的安洲渡改橋工程於2009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完成農村公路硬化30.1公里,上分線至陳家寨路基改造6公里,極大的方便了民眾出行。
——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卓有成效。我鎮按照“加大宣傳、創新機制、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思路抓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投資60萬元,高標準高品位實施城區綠化,完成“一線——永平大道,三區——城南休閒廣場、桐江休閒長廊、城西”綠化,提高了城區綠化面積和品位。完成山上高產油茶造林3000畝,其中,造林大戶富宇公司杜公富完成高產油茶造林2000畝。09年,我鎮總計完成了縣下達“一大四小”任務的126%。
1、三管齊下,推進農業產業化
永平由於人多地少,傳統農業經營規模小、效益差,難有大作為,面對“先天不足”,鎮黨委、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調整農業結構,按照一村一品、多種經營的思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精品農業、走優質、高產、高效的特色之路,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二、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村人口向小城鎮轉移和集中創造了條件,城鎮建設的加快,也加快了農民變為“市民”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適時推進承包土地使用權流轉,使土地逐步向種田能手和其他種植、養殖專業戶集中,促進農業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大大提高了農業效益,使農民收入大幅增加,進入城鎮的市民得到了更多實惠;二是大力實施農業區域化布局。根據永平的區條件、資源狀況、發展定位,因地制宜地培植特色經濟和特色產業,圍繞發展壯大優質稻、蔬菜、林果、畜禽四大支柱產業,在鎮區附近的尺平、花亭子、北門等村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建立千畝蔬菜基地,以五都村為中心建立15000畝優質稻基地,以盧家村為重點建立3000畝果業基地,以安洲、下坂村為中心大力扶持一批畜禽養殖專業戶。通過區域化布局,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2003,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中40%來自四大主導產業;三是大力培育各類市場競爭主體。圍繞四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該鎮先後興辦了4家精製米廠和農產品加工廠,有力地帶動了農業產業的發展。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大力扶持各類農產品流通組織,全鎮現有民間流通組織35個,農民經紀人達100餘人,帶動農戶數超過5000戶。
2、找準支點,唱響工業重頭戲
發展工業,是振興鎮域經濟的關鍵,為此,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比較優勢,促進龍頭產品和支柱產業的形成。一是依託城北新區,大力發展建材、化工業,配合城北新區開發,通過招商引資,促動投資過千萬元的江西盈洲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在永平安家落戶,新區附近的原縣屬水泥廠被民營企業玉平水泥廠兼併後,亦重煥青春,年創利稅1300萬元;二是依託城南延伸區,大力發展礦產品加工、麻紡織業,重點是以輕碳酸鈣廠和麻紡廠為龍頭,通過招商引資嫁接改造,使企業效益明顯提高;三是依託老城區,大力發展機械、糧食加工業,充分利用國有企業耐酸泵廠的技術力量,引導民間資金創辦了3家小型耐酸泵廠。

獨特魅力

在新形勢下如何增強鎮域經濟的發展後勁?鎮黨建、政府一班人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於得天獨厚的區位優質,堅持以培育和發展農村市場為重點,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商貿富鎮,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舊的思想束縛,全面放開,放活市場。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從政策上實行“三個放寬”、“四個打破”、“五個不限”,即:放寬審批手續、放寬經營範圍、放寬註冊資金;打破地域封鎖、打破行業壟斷、打破產銷分割、打破經營界限;不限發展規模、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產業、不限發展方式、不限發展人員、努力營造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寬鬆環境,使全鎮個體私營經濟戶以年均100戶的速度遞增,二是最佳化環境、改善服務,重點是狠抓市場建設,投資100萬元興建了占地面積達1.68萬平米的集貿市場,減少了流通成本,大大緩解了“農產品”賣難問題,有力進促進了農民增收。
北門大義橋北門大義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